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三十年身份证明的变迁

 

CCTV.com  2008年10月14日 08:0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日报  

    【编者的话】

    封闭到开放的路标

    30年间,我们完成了“乡土中国”到“开放中国”的历史跨越。这些“身份证明”的变迁,悄然诉说着新时期中国社会与公民权利的前行

    出门在外,拿什么证明你自己?

    多数人第一反应是:还用说吗,身份证!

    静心思量,就在30年间,证明我们身份的这个小小物件,经历了多么巨大的跨越――

    30年前,我们出门总不得不带上一张介绍信;30年前,绝大多数中国人不敢想象自己会跟驾照、护照扯上关系。今天,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中国人的脚步越走越远,中国人的自由流动已成常态。

    曾记得,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国通行的身份证明只有一种:介绍信。薄薄一纸,离了它,出门、办事寸步难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固守乡土的人们有了频繁流动的需要,封闭的管理模式开始动摇。1985年,一人一证的居民身份证制度开始在全国推行。

    更便于个人使用和社会管理的身份证普及,“盲流”和“收容遣送”成为历史名词,暂住证和居住证成为人们生活在异乡的证明……普通中国百姓,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流动权利。

    今天,尽管户口仍是户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们对变革固有户籍管理制度的呼吁和努力从未停歇:城乡二元的户口体制正在突破,城市户口所附加的利益价值逐渐松动。

    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对外开放的扩大,护照走进越来越多普通中国公民的生活。一个民族,更加紧密地拥抱世界,一个时代,更加坚定地走向开放。

  2004年3月29日起,我国正式开始换发内藏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那时,出门必备介绍信

    本报记者 梁昌杰

    今年56岁的郑卫国,曾是湖北省黄梅县文化馆馆长,提起介绍信,勾起了他的回忆。

    “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1971年,黄梅县文化馆有机会去武汉参加文艺演出放电影,同事小袁老家在武汉,我们就让他拿着介绍信带着胶片去了。没想到小袁把介绍信揣在兜里,洗衣服时给洗坏了。正巧遇上工人纠察队,小袁拿不出介绍信,被当作‘黑户’给纠察去,单位领导赶去才把他接出来。”

    1985年之后,身份证逐渐普及起来。然而为了保险,那几年郑卫国出门还是会同时再开一张介绍信。1987年,他们去武汉参加一个戏剧节,就多亏了一张介绍信才避免流落街头,因为稍微正规一些的宾馆都必须有介绍信才让入住。“哪里像现在,带着一张身份证就够了,出行办事都方便!”

 抢眼新闻

黑瞎子岛一半今回归中国(图) 国防部:望美立即撤销对台军售  冰岛缘何一夜致贫    
卫生部通报西安交大一附院瞒报8新生儿死亡事件   韩4年间扣留2037艘中国渔船
国家公务员考试查询网站因访问过多出现瘫痪      日媒对麻生访华不乐观
北京车辆限行引法律争议 是否侵犯物权成焦点     公安部:轻微交通违法不罚
"挺扁大将"踢馆 爆民进党创党最大冲突(图)       陈水扁:“中华民国”早已灭亡
欧洲多国政府注资救市 总金额近2万亿$之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猛批布什政府
向华强京城请豪门宴 巩俐独领“风骚”(组图)     女尸臂上怪字无人能解(图)
村官贪600余万 辩解"非国家工作人员"坚称无罪    台湾女主播全裸出镜[组图]
岭南白眉派第八代传人被称“李小龙第二”(图)    三十年身份证明的变迁(图)
杨帆称不知为何遭停职 披露"抄袭门.杨帆门"经过  王菲流产风波后首亮相[组图]

1/8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