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六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首场集体采访,十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回答记者提问。备受关注的来自重庆康厚明(右)、广东的胡小燕(中)和上海的朱雪芹三位农民工代表集体亮相。 中新社发 吴庆才 摄
三位农民工代表的亮相成为2008年全国两会的一大亮点。学者认为,这充分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代表的比例结构,能更好地反映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
“当初只想打工挣点钱,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以全国农民工代表的身份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胡小燕身穿职业装,直发垂肩、面着淡妆。
今年“两会”,她和另外两名农民工代表朱雪芹和康厚明成了名副其实的“明星代表”。他们被媒体追捧的热度不亚于娱乐界“大腕”,也不逊于“两会”上的民营企业家和商人代表。
他们都不记得自己接受了多少记者的采访,康厚明直言:“接受采访,比干一天活还累。”
这3位农民工代表曾经是生活在中国底层的老百姓,如今走进了国家最高议政殿堂,站在他们身后的是两亿农民工。
3月7日,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内,温总理听完胡小燕的发言后感慨道:“5年前,我们这个会场里头是没有农民工代表的。今年有了3名了,数量还不够,因为他们有两亿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3名就代表着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代表着社会走向更加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