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今日关注]感受蒙古族原生态文化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1日 22:18 来源:

进入[今日关注]>>
专题:走进内蒙古――CCTV-4特别报道

    CCTV.com消息(今日关注8月11日播出): >>点击查看视频    

 德德玛在长调的歌声中长大

    布仁巴雅尔演唱民歌《富饶的巴尔虎》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李树榕教授评说蒙古族音乐

伴随着德德玛老师一首非常熟悉的《雕花的马鞍》悠扬动听,我们也进入了主题。我们这一期要谈的就是草原上的歌声、草原上的文化,一起感受内蒙古的长调、马头琴、安代舞。

德德玛将在马头琴的伴奏下,在浓郁的草原氛围中,现场倾情演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经典曲目,与您一同走进充满魅力的蒙古族艺术世界,并为您讲述她几十年的从艺生涯。
  吉祥三宝演唱者布仁巴雅尔也将现场演唱成名曲,并演奏内蒙传统乐器马头琴。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向您展示他鲜为人知的记者、翻译、主持人经历。 

 

详细内容:

 

主持人(鲁健):好,谢谢德德玛老师,伴随着德德玛老师一首非常熟悉的《雕花的马鞍》,悠扬动听,确实这期节目一下让我们特别有信心,因为我们这期主要谈的就是草原上的歌声、草原上的文化。 观众朋友们大家收看的是《今日关注》的特别节目――《见证草原60年》,这也是为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们《今日关注》特别录制的三期节目,而且把演播室搬到了草原上,今天我们就是第三集。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一位是刚才我们演唱歌曲的,而且是全国观众都非常熟悉的德德玛老师,您好。还有一位演唱《吉祥三宝》,以后又演唱《天边》等等很多优美歌曲的布仁?巴雅尔,欢迎布仁。另外一位嘉宾是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李树榕教授,欢迎李老师。

  今天在节目当中我们还特别请到了一位老师,我们要给大家隆重地介绍一下,他就是坐在观众席上的段廷俊段老师。段老师是马头琴的制作艺人,有很多年马头琴制作的经验,而且对于马头琴相关的知识的了解是非常丰富的。今天段老师要在现场为我们展示马头琴制作的过程和工艺,待会儿我们再和段老师交流,请他给我们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再次欢迎段老师。

  今天的观众朋友是来自各盟市的朋友,非常欢迎大家今天能够来参与我们的节目,我想首先要请大家来了解什么呢?了解一下内蒙古的长调,其实我想很多的观众毕竟是内蒙人,对长调是非常的熟悉的,而且也非常爱听长调。长调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是人类口头的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作,我们想先听大家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草原天籁――长调

  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种声音被传唱了千年,它有着优美舒缓的旋律和雄浑壮阔的格调,这就是被人们称为蒙古族音乐灵魂的长调。无论是放牧还是劳作,闲暇之余牧民们都会哼唱起那古老的歌曲。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上,诞生了像一代歌王哈扎布这样的蒙古长调演唱大师。

  长调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和世界上其它民歌不同的结构,它没有谱子完全依靠口传心授。一般歌词分为上下两句,绝大部分都是描写蓝天、牛羊、骏马这些草原上特有的景色,不少乐句都有一个长长的拖音,再加上起伏的颤音,演唱起来豪放不羁,挥洒自如,以哈扎布为代表的一批蒙古族老作家,整理和挖掘出了几十首长调古曲。

  主持人:

  长调可以说是蒙古音乐的灵魂,我听说德德玛老师您的父亲好像当年也是当地很有名的民歌手,而且也是唱长调的。

  德德玛:

  是。

  主持人:

  您是不是从小就学习长调?

  德德玛:

  对,我倒没有从我父亲那学习长调,但是我是在父亲的长调音乐当中成长的。

  主持人:

  熏陶下成长的。

  德德玛:

  对,熏陶下成长的。因为父亲特别喜欢唱歌,而且咱们民间只有长调,我们家乡是东归回来的土耳扈特部落,在我们内蒙古自治区只有额济纳旗有,所以他在那经常演唱的就是土耳扈特民歌,我在这个声音当中长大。

  主持人:

  您曾经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的过程当中,后来又去向学习长调歌王哈扎布学习长调。

  德德玛:

  对。

  主持人:

  为什么又返过去学习长调?

  德德玛:

  因为我调到中央民族歌舞团以后,我觉得我是代表蒙古民族在这个多民族的舞台上表现,如果不会古老的长调民歌,最有代表蒙古民族的最古老的长调民歌,我觉得我就代表不了内蒙古自治区,所以我就找哈扎布老师去学习,学习以后对我的收获非常大。

  主持人:

  您当时唱的歌,比如没有学习长调之前和学习长调之后,有什么区别吗?

  德德玛:

  区别大,原来我开始学声乐的时候学的是美声,美声再改到民族唱法,从民族唱法又走到长调歌王那学习,这样的话,我两种唱法怎么样不打架,怎么样能够互相取长补短,这是很重要的东西。

  主持人:

  布仁应该是,我记得你很多歌曲里面都有长调的因素,你应该可能是从小学过长调吧?

  布仁?巴雅尔(蒙古族歌手):

  我也是在长调的熏陶中长大的,蒙古族长调学起来很小的年龄是很有难度的。我真正的学,自己能够发长调的,真正感觉自己能够演绎好,应该是十四五岁以后才能唱,但是小时候经常听的。我的姥爷是一个非常喜欢组织人员在自己家里热闹的人,他的主要崇拜者都是当地的一些非常著名的牧民歌手。他一般把牧民歌手请到家里,非常隆重,让我们的孩子们特别严肃、限制得特别严格,让我们不能说话也不能怎么的,唯一的就是好好地听。所以在草原上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姥爷组织的歌手唱的歌中长大。

  主持人:

  布仁所在的家乡是新巴尔虎左旗?

  布仁?巴雅尔:

  新巴尔虎左旗。

  主持人:

  新巴尔虎左旗现在要申办长调之乡,对吧?

  布仁?巴雅尔:

  应该是申办长调之乡。

  主持人:

  是不是那里人人都会唱长调?

  布仁?巴雅尔:

  对,这么说吧,新巴尔虎左旗和西旗几乎没有什么短调歌曲,是民歌都是长调,而且这里面有一个明显的音乐符号,宝音德力格尔就是我们新巴尔虎左旗的人,而且是左旗出来的一个国际级的人物。

  德德玛:

  这样来说,我在内蒙古艺校的时候就是在宝音德力格尔老师的歌声当中长大的。

  主持人:

  所以宝音德力格尔老师对您的成长也有一些影响。

  德德玛:

  对,对我的影响非常非常的大,因为她那时候是参加波兰国际第七届青年联欢节,拿了金奖回来,我们那时候简直是崇拜的啊,迷倒多少人。她那歌声,她《辽阔的草原》那首歌地宝音德力格尔老师在60年代、70年代唱的时候太美了,所以她就拿了金奖。咱们内蒙古自治区声乐界解放以来到现在为止,就这么一个金奖。

  主持人:

  但是长调有时候声音确实是很高亢的。德老师,您是唱女中音的,那您的哪些歌曲当中可以借鉴长调的唱法?

  德德玛:

  因为过去历史上,我们有一位女中音长调的歌唱家,她现在已经是当了牧民,回到了西乌旗去,她叫莫德格,她唱得非常好,她在50年代的时候灌了很多唱片,我也听过她的唱片,她就是唯一一个女中音唱长调的。后来我到锡盟去见她,现在都已经70岁了,我见得了她身体很好,我也非常崇拜她,她的影响对我来讲是很大的。所以我有些歌实际上我不能代表长调歌手,因为我是半路出家的,是学习长调的人,但是我的歌曲当中比如有时候前奏、间奏,中间的时候我加进去很多的长调,就是说《我从草原来》前面有一个长调,像《蓝色的蒙古高原》前面有一个长调,这样加进去以后再唱短调的时候,我的短调似乎很光彩。这样我明显地感觉到,我们的短调有色彩,因为它在提味。

  主持人:

  布仁,你的歌声里面应该有长调的?

  布仁?巴雅尔:

  这个应该有的。

  主持人:

  哪些部分有?

  布仁?巴雅尔:

  比如有些我用的少,我录的歌也少,没法跟德老师比。因为我也就那么几首歌,觉得我不是特意安排的,音乐制作人觉得这里面有一个你们长调的符号,明显地把我拉到草原上去,其它任何的东西好像代表不了,这个时候能不能让我加一下长调的时候,我就唱一下长调。

  主持人:

  但我听着好像歌里唱长调的也是在前奏有一个,不是你自己唱的,是一个很高的女高音,对吧?

  布仁?巴雅尔:

  对。那是道力金,是和我们一个学校的老师。

  主持人:

  是非常纯净的一个声音。

  布仁?巴雅尔:

  对,她的声音比较特殊。

  主持人:

  那你自己唱的部分有吗?

  布仁?巴雅尔:

  我唱的部分也有,有一段一段的不多。

  主持人:

  那给我们唱两句吧?长调。

  布仁?巴雅尔:

  长调啊?长调那个歌曲里飘的那一部分。一般歌曲里面用的长调都是我们随便的即兴地飘逸,就是根据它的音乐合声去飘,所以它不叫作曲,唱民歌还是真飘。

  德德玛:

  那就唱民歌。

  布仁?巴雅尔:

  民歌啊?民歌我最喜欢唱的是《富饶的巴尔虎》。

  主持人:

  《富饶的巴尔虎》。

  布仁?巴雅尔:

  对,因为它的音域特别宽,有两个八度以上,所以我可能后面我就不上了。

  主持人:

  但是我们已经能够领略到长调的魅力了。李老师,像内蒙的这种长调主要的特色是什么?因为给我直观的印象,我觉得它发声的方法,传达的那个乐曲特别的悠扬婉转,而且那个共鸣的方法好像和传统的唱法不太一样,我起不来,但是那种感觉有点像我们的拽着嗓子,就是那种。

  李树榕(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我觉得蒙古族长调有一种内在的特色和外在的特色,所谓内在的特色就是蒙古族的长调,从来就不是为了表演而唱的,它是为了自己的感情、为了自己的灵魂、为了自己的生活感受而唱,所以很大气、很本色、很天然。你到了呼伦贝尔就有这样一种感觉,到草原上都是这样的,就是有饭就有酒,有酒就有歌,有时候都不用别人来请,自己就说我唱一个,结果一个人在这儿唱唱,最后大家都一块唱,每个人都陶醉在音乐里面,它这个歌声你就分不清楚到底是在独唱还是在合唱。所以我觉得长调最大的一个内在的特点,就是它发自于情感的真实,所以非常非常动人。

  形式上的特点,就是作用于我们听觉的这个特点,第一个就是气息悠长,刚才你听布仁唱的时候,那个呼吸啊,支持得那么久。第二个就是节拍非常自由,节拍自由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它的流传是口传心授,它没有严格的记谱方法。它口传心授就给了每一个演唱者极大的发挥空间,你的老师这样唱,到了你这儿基本上不走样,但是你还可以按照此时此刻自己的真情实感再去发挥。

  主持人:

  如果我觉得自己这个时候感情非常地充分、气息又绵长的话,我可以把拍子加长。

  李树榕:

  对,可以加长。

  主持人:

  尽量地延伸下去,可能会更加悠扬。

  李树榕:

  对。所以在民间当中有劝奶歌――骆驼的劝奶歌、羊群的劝奶歌。

  布仁?巴雅尔:

  让野狼听到长调以后……

  德德玛:

  这就是人了!

  布仁?巴雅尔:

  它表现出一个牛仔的感觉,呼伦贝尔草原上有一个传说,所有牧民崇拜的一个人就是宝音德力格尔老师。宝音德力格尔老师她从巴尔虎草原走了以后,因为大家知道,

  在我们这出名,更大的地方出名了,去哪了?去呼和浩特了,然后牧民给她写信“呼和浩特宝音德力格尔收”,这应该在呼和浩特人都知道的。她的传说是什么呢?她小时候是个孤儿,只有她的父亲把她养大,他们俩经常走遍草原,有一天他们俩迷路了,晚上,有一群狼,最后七八只狼一直跟着他们,这时候宝音德力格尔是一个很小的小女孩,她就告诉爸爸,爸爸是眼睛不好的,看不见东西的,告诉他有一群狼一直跟着我们,我们怎么办?那狼跟着我们,我们两个人,牛羊怎么办呢?只能就地休息,然后怎么应付狼,你唱歌,我拉琴,一直唱唱到天亮的时候,这些狼好像是什么状态呢?现在的感觉有的躺着,有的坐着,很欣赏啊。完了以后,天亮的时候,这些狼伸个懒腰,不错啊!

  主持人:

  这么美的歌声第一次听到。虽然这是一个传说,一个故事,但是我们真的特别愿意相信它是真的,说明内蒙长调的魅力所在。

  布仁?巴雅尔:

  这个事后来我证实了一下,我小心翼翼地问宝音德力格尔老师,这可是我从小就听到的,这是不是真的?她说这是真的,没什么不说的,完全真的。

  主持人:

  而且我相信宝音德力格尔,因为那种生活是游牧的生活,她很有可能小时候有和狼群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也有可能和狼一起唱歌,但是狼是不是真的被人类的歌声所陶醉,这个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去验证。长调的唱法确实是一种口头心传的,就是完成凭自己的艺术感受去领悟,很难有一个科学地办法界定。

  德德玛:

  不过到现在已经开始发展了,现在可不是当年的口头传了,现在都有长调发声了,音节也有了,有音节来发声,我们内蒙古艺校的那时候照纳斯图老师、宝音德力格尔老师,一批老艺术家一直在传授着,也可以说培养了一批长调歌唱家。

  主持人:

  希望有一天能够有一个科学的办法界定出来,到底它的秘诀在哪呢?就是这个声带下半部分的五又四分之三处共鸣,如果有这么一个科学的数据,就好办了。所以说起长调来真的在草原上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我知道今天来的观众里,有很多都听过长调,有的擅长长调。我今天来看看现场的观众朋友,有谁能唱几句长调,我们今天一起也来欣赏欣赏。谁会唱?举手。你叫什么?

  乌尼尔:

  我叫乌尼尔。

  主持人:

  我们先请乌尼尔来展示几句长调好不好?欢迎一下。

  乌尼尔:

  谢谢,那我就在这里清唱一段,土耳扈特的长调《圣山之巅》。

  主持人:

  怎么样?唱得真的太棒了!其实说明长调听起来特别的好听,但是其实要学起来我觉得挺不容易的。除了长调以外,内蒙古族的民歌类型还有很多。李老师能不能也给我们介绍一下还有什么样的?

  李树榕:

  现在大家都熟悉的像呼麦、潮尔,然后还有短调民歌,它的很多叙事性的民歌都是出现在短调里的。

  主持人:

  但是他们演唱的这些内容是不是都很相似?有时候都是一些生活的场景或者是历史故事。

  李树榕:

  我仔细看了一下,刚才说的长调民歌它一般的歌词用的就是咱们所说的赋比兴,一般的是先是兴起,先言他物后引起所咏之辞。一般的就是上下两句这样的一个结构。但是短调民歌就多了,有些表现爱情的,有些表现历史故事的,然后有些表现对于老人的孝敬的,还有表现兄弟之间的这种友情的,我觉得还是非常丰富的。

  主持人:

  我们今天先请大家一起来了解了一下蒙古族的长调。观众朋友,您现在收看的就是《今日关注》的特别节目――《见证草原60周年》。稍候回来我们再和几位嘉宾一起聊一聊蒙古族的马头琴。

  蒙古族艺术

  蓝天、绿草、雪白的羊群,草香、花香和奶茶的飘香,毡包前悠扬的马头琴,述说着草原无限风光,欢快的安代舞释放出马背民族的热情豪迈。天籁般的长调吟唱着牧人绸子般柔软心肠。内蒙古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蒙古族艺术很早就被人们熟知喜爱,从上世纪50、6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到今天的《吉祥三宝》、《月亮之上》,总能勾起人们对草原的无限向往。

  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蒙古长调产生在锡林郭勒草原。有人说蒙古长调是天籁之音,有人说是草原文化的精髓,蒙古长调唱腔悠扬高亢、音域宽广、节奏舒缓起伏,仿佛忽而在蓝天白云中飘荡,忽而又在鲜花盛开的草原回旋,向人们展示了草原的辽阔。长调是蒙古民族的心声,表现了蒙族民族的气质和性格。

  安代舞以其浓郁的民间本色和豪放的民族特点备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不局限于人数,不拘泥于动作,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随着音乐踏足甩巾、翩翩起舞。一堆篝火、一碗马奶酒就能够让牧民们舞个通宵。美丽的歌舞更离不开琴声的伴奏,马头琴是蒙古族家庭必备的珍贵物品之一,象征着安居乐业、吉祥如意。在内蒙古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不断努力下,马头琴已经从草原走向世界。在内蒙古更多的文化瑰宝得到了传承和保护,蒙古族长调、马头琴、蒙古搏克、呼麦、蒙古四胡、乌利格尔、鲁日格勒舞等十七项民族文化艺术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持人:

  观众朋友,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今日关注》特别节目――《见证草原60年》。

  现在我们看到段老师在现场给我们制作马头琴,所以要请段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马头琴的制作工艺。比如说我看到这个,这个是制作了一半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马头已经雕出来了,这个马头是老师自己雕的,对吧,要用很多的工具来雕,最后还要经过上漆是吧?

  段廷俊:

  做完了还要打磨,打磨完了才上漆,现在还是半成品的时候,这个马头还没有完成。还有一颗头,这颗头就是一个龙眼睛、鹿角、驴耳朵、狮子嘴、人鼻子,它取了五个点。

  主持人:

  我们让观众朋友仔细看一看,上面是一个马头,但是大家仔细看的话,这也是一个头,就是这个头整体看起来首先是龙眼睛,大家看一下,这是龙眼睛,这个是鹿角,耳朵是驴耳朵,鹿角、龙眼。

  段廷俊:

  嘴是狮子嘴,把这个杆就咬住了,然后是人的鼻子。

  主持人:

  上边是马头,下边这个算什么头呢?

  段廷俊,

  这个叫四不像,辟邪的,就是民间讲究辟邪。实际我们都不说这个,但是它还有讲究。

  主持人:

  这么多年来这个工艺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吗?

  段廷俊:

  因为这个情况,应该是过去马头琴的前身叫“潮尔”,没有马头,应该这个马头叫还是近代叫出来的,不是说古代就叫了。这个还得说是近代,但是马头琴要提升起来了,现在我们把它分成多声部,因为我们做琴是为了音乐做琴,不是为了做琴而做琴,音乐是国际的,就是说国际里面,蒙古族的音乐是一个重量级的角色,所以说做琴 的人是围着音乐做琴,世界的主旋律就是提琴,提琴有四个声部,就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贝大提琴。

  主持人:

  但是一共就两根弦我们看到,它怎么能完成多声部呢?靠什么呢?

  段廷俊:

  这个是高音马头琴,这个我拿的是中音马头琴,这个比例也不一样了。

  主持人:

  它主要靠什么分声部啊?

  段廷俊:

  高音琴比中音琴高出五度来,中音琴外弦定的是5,高音琴里弦就是5,次低音是它的低八度,然后我们给北京东方神骏马头琴乐团做了一个贝低音的、两米多高的。去年我们给蒙专又做了一个中音琴的低八度,就是说这个原汁原味就5个声部了,再加上金属弦的一个低音和贝低音七个声部。

  主持人:

  所以我们现在马头琴可以达到七个声部了?

  段廷俊:

  七个声部,就说是世界之最了。

  主持人:

  好,段师傅有没有做好的马头琴?我们今天请布仁给我们现场演奏一下。

  段廷俊:

  我们这个中音马头琴我现场调试,调试完了就叫布仁上场了。

  主持人:

  好,那您现在帮我们调试一下。

  马头琴听说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是伴随着蒙古人民的生活,布仁因为拉马头琴拉得很好,待会儿我们请布仁给我们拉一曲。

  段廷俊:

  新琴跑音,得调试。

  主持人:

  好,谢谢段老师。段老师的新琴现在已经做好了,我们请布仁给我们演示一下,看看这个马头琴都能表现什么样的感情?

  布仁?巴雅尔:

  这个琴因为刚刚诞生,所以这是新鲜的一个琴,在我第一次拉这样的琴,因为老琴的话还标一些东西,现在我不知道它的发音区在哪,我就摸了啊,也许升降会多点,大家原谅。

  主持人:

  现场的观众有会拉马头琴的吗?有的话举手,没有,没事都没有会的。

  主持人:

  当然,在节目结束之前,我们也想请三位嘉宾每人用一句话来谈一谈我们今天聊到了内蒙古的歌、长调和内蒙古的马头琴。

  李树榕:

  草原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它是生命崇拜、英雄崇拜、母亲崇拜和崇尚自由的综合。那么这个灵魂会随着时代越来越茁壮,而且民族艺术就是它的载体,所以我们都祝福蒙古族艺术越发展、越辉煌。

  德德玛:

  草原母亲60岁生日的时候,我衷心希望我们年轻的一代能把我们古老的马头琴、优美的长调传承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哪一天没有人接班了,那就是非常悲的,所以希望我们的年轻人一定要坚持到底。

  布仁?巴雅尔:

  关注传统文化,关注我们的原生态。

  主持人:

  好,谢谢布仁。今天节目中我们是一起了解了蒙古族的歌、马头琴和安代舞,当然了,这仅仅是蒙古的文化艺术的几种表现形式,但是这远远不能够表现整个我们内蒙古的文化艺术的全部。但是毕竟通过这样的几种方式,让我们其实已经感受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纯朴、开阔、辽远的那种心态,以及他们享受生活、追求自由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非常感谢今天的几位嘉宾能够来到演播室,和我们一起来了解内蒙古的文化艺术。在节目的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安代舞,也邀请几位嘉宾和全体的观众朋友们在一曲欢快的安代舞声中结束我们这一次《今日关注》特别节目――《见证草原60周年》的全部节目的录制,谢谢大家。

  主 编:刘家俊 刘惠芬

  制片人:陶跃庆

  策 划:朱同合 胡雨华 段连敖

  撰 稿:闫 敏

  摄 像:朱 刚 纳日斯 布 仁 包呼生 李剑 李建波 赛西亚

  视 频:蔡易铮

  音 频:刘振东 钢 夫

  包 装:常 治

  推 广:张凯夫

  制片主任:昊搏雷

  剧 务:崔 竹 韩丽娜 郑永宝 顺布尔

  化 装:梦 静

  技术监制:白振东

  监 制:王未来 王世英

  总监制:盛亦来 关方方

  中央电视台 内蒙古电视台联合录制

  E-mail:jinriguanzhu@cctv.com

更多新闻:

[新闻周刊]北京:每一天都在准备奥运


[焦点访谈]魅力少年军校


第十集:通辽:内蒙古的"马王之乡"


第九集: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地――兴安盟

 

责编:崔颖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