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6日 11:14 来源:人民日报
资料图片:牛群在内蒙古克什克腾塞罕坝地区的天然次生桦树林里吃草。
说起内蒙古草原,不少人会想到象征游牧生活的蒙古包和勒勒车。而今的蒙古族牧民,不仅过上了定居的生活,而且享受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勒勒车和蒙古包已成为草原旅游区的风景点缀和牧民心中的记忆。
一组数据让人惊讶:目前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每百户家庭轿车拥有量达到17辆,以“马背民族”著称的蒙古族,如今爱上了汽车。
走出茫茫草原的新牧民
敖云苏伊勒是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一位牧民,他们全家从曾经放牧的胡杨林区搬进了移民新村,住进了政府免费为他们盖的砖瓦房。她的身份从一名牧民转变成了小饭店老板。和她一样的老乡们,在政府的帮助下也纷纷放下羊鞭,开起了商店、旅馆、饭馆。
敖云苏伊勒说,他们原来居住的地方,年年干旱,风沙特别大,草长不好,到了冬春季节牲畜吃不饱,体质不好,卖不上好价钱,一年下来根本赚不到钱,待不下去了!
60年前,内蒙古草原只有20多万牧民,而现在已经增加到170多万人。因多年干旱和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13亿亩的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面积最多时达到5.8亿亩。
为了改善牧民生活,恢复草原生态植被,2000年以来,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在内蒙古草原开始了。“刚开始决定搬迁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最着急的是不知道出来后咋维持生存”,敖云苏伊勒说。这是世代以放牧为生的牧民们最担忧的问题。政府积极为搬迁出来的牧民谋求出路,专为牧民建设奶牛养殖新区,并给牧民协调贷款,引进优质高产奶牛;为移居牧民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享受养老保险。
现在,敖云苏伊勒完全不需要担心了。2006年,纳林高勒移民新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比搬迁前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000多元。
过去,由于生产、生活用水不方便,牧民一年内难得有机会洗澡,衣服也不能经常洗。如今,移民新村通了水、电和有线电视。生活条件的改变,使这些牧民衣着整齐干净,家里卧室、储藏室、厨房、餐厅、客厅分隔单设,居室窗明几净,房舍、畜棚布局合理,加工出的奶食品晾晒时都仔细用纱布盖好。
在十几万牧民告别祖祖辈辈放牧的草原,过上城里人生活的同时,区内各族人民也和他们一起享受着温馨和谐。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间,累计安置就业101万人,92万农牧民稳定脱贫,70多万城镇低收入人口享受到低保补贴,40多万特困农牧民得到困难补助,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从缺医少药到看病不愁
照那斯图是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辉和乡希苏图村的牧民。几年前,他的老伴患阑尾炎术后合并肠瘘,长年卧床在家无钱医治。去年,他们一家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照那斯图带老伴儿到旗医院诊疗,1.1万元手术费用,报销后自家只出了1000元。
2003年12月,内蒙古在全区范围推开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到2006年底,全区新农合试点旗县达到39个,全部覆盖农村牧区人口,参合率为82.3%;已补偿医疗费1.68亿元,受益面为35.4%。2007年,内蒙古继续全面推行新农合制度,力争年内使参合率达到85%。
困难人群看病也同样享受到了优惠政策。内蒙古积极推行惠民服务政策,开展助困医疗服务。2006年,全区共开设济困病房1081个、济困门诊3539个,为困难群众减免费用997.4万元,受益人次30.9万。张拴来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林县,这位50多岁的农民带妻子来到内蒙古医院做胆囊手术。在济困病房享受了10%的药费减免。他说回去以后,新农合还可以按比例报销部分费用。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前,疾病丛生、缺医少药。广大农村牧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甚至处于无医无药的局面。全区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日久,分布面广,发病率、死亡率高。其中,鼠疫、布鲁氏菌病等危害严重;天花、伤寒、痢疾、结核病等流行猖獗。
自治区成立后,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围绕危害严重的鼠疫、地方病,自治区有计划地开展防治工作。先后启动实施了“农牧民健康工程”、地方病防治、结核病防治、计划免疫、妇幼卫生等建设项目,强化了从自治区到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覆盖城乡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建设,为全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0年弹指一挥间,内蒙古有效地控制了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疾病:1957年消灭了天花,1993年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大多数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到2006年底,54个鼠疫疫源旗县中已有29个达到控制标准;94个布鲁氏菌病区旗县有81个达到控制标准;88个碘缺乏病区旗县实现了阶段性消除目标。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由自治区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6年的70.7岁,孕产妇死亡率从自治区成立前的约2000/10万下降到2006年的49.7/10万,婴儿死亡率从自治区成立前的430%。下降到2006年的16.9%。。
民族教育孕育草原新星
17岁的呼日勒扎那,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古中学读高中,现在他每年能够拿到1130元的助学补助和400元的伙食补助。为了让牧民子女能够得到更多的读书受教育机会,锡林郭勒盟2005―2006年共安排2200万元在自治区率先对高中阶段牧民子女进行补助。和呼日勒扎那一样,锡盟牧民子女都能享受到全部免除学费、全额补助书费和寄宿生住宿费的政策。
近年来,内蒙古认真实施免费提供教科书、免缴杂费、补贴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使全区200多万名中小学生得到实惠;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助学金补助也逐年增加,受助面不断扩大。其中,在民族中小学就读的学生全部受益,减轻了农牧民家庭教育支出的负担。2007年,内蒙古安排6436万元资金,提高47.8万家庭困难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补助,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轻松。
乌云娜布其从上百公里外的图古日格苏木来到锡林浩特市第一小学读书,新鲜的英语、复杂的计算机、先进的音响设备和繁华的城市景色,都深深吸引着她。天生一副好嗓子的她,理想是到大城市当歌手。在内蒙古“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下,乌云娜布其有理由憧憬自己的未来。截至2006年10月,全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有282所,民族中小学占53所。民族学校在当地同级同类学校中已经处于优质水平。
2006年,内蒙古启动了民族教育发展工程,专列了民族教育基本建设经费1150万元、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200万元,设立专项补助经费1000万元,支持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和民族学校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目前,全区中小学共有蒙古语授课专任教师2.6万余人,平均学历合格率达89.9%。
如今,建设特色学校已经成为全区1000多所民族中小学的立校之本。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等民族舞蹈融入课间操活动,少数民族生活用品、民族服饰品制作列为手工课内容,民族器乐、歌舞走进音乐课堂,作为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摔跤、射箭等成为体育课授课内容……40多万少数民族学生在这里得到全面发展,民族教育为更多的孩子铺就一条特色成才之路。
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地区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教育事业凋零破碎,千里草原上文盲、半文盲率高达90%以上。到2006年底,全区101个旗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达标,“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在西部地区位居前列。
60年来,内蒙古培养了大批高等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各方面人才。被誉为“试管羊”之父的内蒙古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在1989年成功培育出了我国首胎“试管绵羊”和首批“试管牛”,使我国成为在美、日等国家之后拥有这些技术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把草原悠扬的歌声传遍祖国四面八方……
截至2006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33所,其中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23所,本专科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5.29万人。人才的培养带动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仅在“十五”期间,全区高校累计投入科技人员9436人次,在研各类科研项目8249项,项目经费2.3亿多元,其中,国家“973”、“863”等重大科技项目20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67项,获得专利授权30项。(记者 辛阳 岳富荣 曾华锋)
责编:肖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