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劳动者之歌
“核工业大厦”上“螺丝钉”
――记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高级工程师张世平
新华网成都6月28日电(记者 陈凯)凭着坚韧不拔的工作精神,他三十多年如一日,立足本岗,刻苦钻研,从一名普通铣工,成长为核燃料元件制造领域卓有成就的高级工程师,成为管座制造行业中既懂程序设计,又会生产工艺,善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多面手”,为振兴民族核工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他就是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张世平。
1973年,张世平进入公司的零部件加工车间从事管座加工、设计工作,从此一干就是34年。无论在生产一线,还是在技术部门,他不仅机械操作技能和加工工艺设计能力精湛,而且极具开拓创新精神,在引进转化技术上再创新,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资金作出了很大贡献。
张世平在自己从事的工作领域不断学习、攻关。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数控车床逐渐进入生产一线,面对庞大、复杂的数控设备,中学毕业的他下决心自学数控专业理论以及计算机知识。上班时间忙工作,下班后他也总是拿出纸笔反复设计、制图、潜心攻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2岁的张世平现在已成为技术组里精通电脑设计、制图的“高手”。
从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始,到后来采用法国、俄罗斯技术的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田湾核电站,所有电站的工艺过程中的图纸和工装夹具的设计,张世平都根据生产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使整个管座生产线的生产更趋合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亚湾核电工程两个90万千瓦核电机组建设开工了。虽然制造技术是引进的,但是制定符合企业生产的工艺、转化技术相当困难。而且,如果到规定时间公司无法如期生产出大型核电燃料元件,法马通公司将紧急供料给大亚湾核电站。这不仅关乎企业经济效益,更关乎祖国的声誉。为掌握大型核电燃料元件制造技术,担任管座制造工艺研制负责人的张世平重新回到生产第一线,在各个机床上亲自摸索操作。就这样白天黑夜连轴转,3个月后,当法国专家看到工人们的实际操作和检测试样后,感到惊讶,认为公司一部分工艺和设备已经超过了法方工厂的水平,简直就是奇迹!
张世平没上过大学,他把一生交给了他深爱的核电事业,工厂就是他的大学,管座就是他一生倾心研究的课题。他是真正令人敬佩的专家,他是中国核工业大厦上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
责编:王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