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5日 02: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香港天主教公教教研中心神父徐锦尧六月十四日接受中国新闻社专访时?赞誉香港回归十年来,宗教自由如往常,并表示对于香港比较开放的天主教徒而言,香港回归是一种机遇,因为回归促进了这些天主教徒与内地的教会以及其它宗教的交往。中新社发 徐长安 摄
中新社香港六月十四日电 题:回归十年宗教自由如往常 --访香港天主教神父徐锦尧
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回归十年,香港变化万千,但在神父徐锦尧眼里,有一点没有改变:宗教自由,如同往常。
现年六十四岁的徐锦尧,一九四三年生于香港的大屿山大澳村,九岁丧父,与母亲和两个妹妹相依为命。受天主圣召,十三岁进圣神小修院,二十八岁升神父,历任副本堂、本堂、校监、校牧、行政总裁。用他的话说,“已经做了三十六年快乐的神父”。
宗教自由如往常
“回归之前,人心浮动,因为我主张不要移民,很多朋友和我翻了脸。”徐锦尧神父在香港天主教公教教研中心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朋友们当时对他说,很多人移民不过也是“要为孩子的宗教自由着想”。
“我告诉那些朋友,我们相信天主,只要我们做一个好的香港人、好的中国人、好的基督徒,在精神文明上建设我们的国家,谁能禁止我们的宗教信仰自由?我们不是相信‘天主是历史的主宰’吗?为什么要害怕九七呢?”
公教教研中心于一九八六年成立,现址是香港新界上水乡兴仁村,目的正是为了帮助教徒们积极面对“九七”。作为中心的“行政总裁”,香港回归十年来,徐锦尧坚持每个星期日上午为天主教徒做弥撒,每个月也到中国内地,关心祖国的教会。
“你说我们的宗教生活有什么变化?十年来其实一点变化都没有。”面对记者的询问,徐锦尧如此肯定地说。“没有人干涉我们的信仰自由,我们可以自由与教宗交往,自由进出香港、自由信教、自由传教。正常的宗教活动,全都如常;跟美国和欧洲等‘宗教自由’的地方没有分别。”
宗教文化更包容
多元文化并存是香港一大特征,其中也包括天主教内的多元并存。回归十年来,这一特征依然明显。“天主教内部从来就有两派,一派是保守的,是较自我中心的,主张天主教是唯一真理,信神与不信神水火不容。另一派是开放的,比较温和、包容,可以与其它宗教、甚至无神论者交朋友和互相学习。”
徐锦尧说,对于香港比较开放的天主教徒而言,香港回归是一种机遇,可以和内地的教会以及其它宗教加深交往,交更多的朋友。“这些人追求的是一个更丰盛的生命,包括身体、灵性、道德、理性、感情,他们愿意和更多的人、更多的宗教交流,在‘肯定自己、欣赏别人、学习别人、丰富自己’的前提下,追求一个包容、分享、爱的大同世界。”徐锦尧说自己就属于这一种,而十年过去了,“持有这种态度的人越来越多”。
三重身份不应忘
作为德高望重的神父,徐锦尧常常为信众授课,有三项内容必不可少。“我的讲义里,天主教、中国文化和理性三者必须并存。”徐锦尧拿给记者一本他撰写的名为《主日八分半》的教材,翻开一百八十篇中的每一篇,他都能以中国文化和社会科学与心理学等强调理性的学问,去解释天主教的道理,并教人如何活出一个积极、快乐而有用的生命。
“教材中的天主教东西,为我们保留宗教的灵性特质;有中国文化,则保证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有理性的思考,保证我们能与世界接轨。”徐锦尧认为香港的天主教徒应该具备这三点,而且应该具备“香港人、中国人、基督徒”三重身份。
“是香港人,所以我们不会移民;是中国人,因为我们的民族和文化的根都在中国;是基督徒,所以我们还有一个世界性的胸襟和视野。”
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为了表达庆贺之意,公教教研中心将于七月一日当天在德贞中学做弥撒为祖国祈福。徐锦尧说,这是他们爱香港、爱祖国的方式。“假如人人爱国家、人人爱香港,中国内地和香港一定会越来越好。”(完)
责编:石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