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五个一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8:19 来源:河南日报

专题:《政策解读》专栏

    新华网河南频道6月7日讯  河南日报报道:“田成方,林成网,别墅建在水中央;村文明,人飒爽,处处都是新气象”。这里描述的是国家级贫困县固始县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发生的变化。

    固始县的变化是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河南省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效果显著:去年全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000亿斤历史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10年来首次达到两位数增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边远地区通了柏油公路、自来水、广播电视……河南的农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发,气象万千;河南的农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神采飞扬,对新生活充满自豪和希望。

    回顾总结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走过的历程,记者高兴地发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之所以开局良好,进展顺利,重要原因之一,是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在广大农村实施了“五个一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走出了一条立足本省实际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战略部署。这一重大决策,对河南这个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粮食产量大省来说,正逢其时,意义重大。

    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省委书记徐光春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河南各地,“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篇大文章”,一直是他萦绕于怀的问题。其间,他专程走访了全省20多个有代表性的村镇,如新乡县刘庄村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老典型,临颍县南街村、巩义市竹林镇、卫辉市唐庄镇等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好典型,濮阳县西辛庄村、武陟县西滑封村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典型,从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民情民风和党的政策贯彻落实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科学分析,找出这些村镇发展快、发展好的共性特点。

    要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篇大文章,必须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创业氛围、一套好的扶持政策。”这是徐光春总结这20多个先进村镇的成功经验得出的结论。这20多个先进村镇的经验,对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具有普遍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于是,着力实施“五个一工程”被正式写入了《河南省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成为指导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强大动力,在全省推广开来。

    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

    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是基层领导班子的主心骨,直接关系到基层组织强不强;是党员队伍的排头兵,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好不好;是发展经济的领头雁,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富不富;是村务管理的当家人,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不稳。

    纵观河南省农村发展历史中出现的先进典型,无论是刘庄、唐庄,还是西辛庄村、西滑封村、回龙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像史来贺、吴金印、李连成、王在富、张荣锁等这样的好带头人。

    在这些带头人身上,人们不仅看到了他们表现出来的共产党员的优良品格,还看到了他们具有的懂政治、善经营、讲奉献的时代特征。

    他们懂政治,做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明白人,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带领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他们善经营,市场观念和现代意识强,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抓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个重要责任不懈怠,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发挥领跑者、组织者的作用。

    他们讲奉献,有甘愿吃亏的精神。一个好带头人,服务广大群众,带动全村发展,必然要牺牲个人利益,影响自身收益,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操,勇于奉献。

    河南省9800万人7000多万在农村。建设新农村需要大批像史来贺、吴金印、李连成这样的农村带头人。

    近年来,河南省开始实施“带头致富能力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工程。各地通过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等举措,实施“四个培养”:即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双强”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双强”党员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人选。

    河南省积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每年选派一批大学生充实到基层,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在淇县西岗乡原庄村,大学毕业的介同彬,前年被选派到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他利用自己学畜牧的优势,承包了村里一个因亏损而闲置多年的养猪场,带头搞养殖,无偿向村民提供技术。在他的带领下,原庄村目前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全村仅100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就有9个,5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专业户60多户。

    如今,像介同彬这样能力强、头脑活、知识水平较高的“大学生村官”,活跃在河南省许多乡村,他们已成了建设新农村、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河南省的“双强”村支部书记已占到63.8%。

    建设新农村的保证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

    “农民要致富,全靠党支部;农村要发展,全靠支部管”,这句话恰当地道出了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个好的带头人固然重要,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还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好的村委会。只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坚强有力,群众信赖,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才能带出一个小康村,富裕一方百姓。

    围绕建设好的村级领导班子,河南省各地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村级组织中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和“四学双争”活动,解决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问题,提高基层干部加快发展的能力、执行政策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

    在林州市史家河村,村党支部7名成员均是从全村党员中挑选出来的骨干和能人,村委会一班人有的领办企业,有的是行业能手,全部达到“双强”标准。巩义市焦湾村则坚持从企业中培养和发展“双强”党员,进入“两委”班子。而竹林镇、西滑封村和舞阳县魏庄村、延津县王连屯村等,则通过从企业领导层、军队转业干部中选拔班子成员,甚至盛情聘请在县、市工作的国家干部回村工作,同时注重培养、选拔和使用素质高、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形成了一个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离不开团结协作和民主管理。团结协作是一个领导班子有没有战斗力、战斗力强不强的关键。而实行民主管理是村级班子团结协作的体制基础。

    全国闻名的西滑封村,综合办公楼门楣上悬挂着“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牌子。新任村支部书记王有利告诉记者:“与经济财富相比,西滑封的另一大财富是民主。”他说,村里的大事、要事和重大决策都要召开企业管理层、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企业职工代表会进行讨论,征求大家的意见,最后交由村民大会和职工大会表决,凡得不到70%以上代表赞成的事决不办。

    采访中,一个基层干部这样说,如果说一个村子是一个生命体,那么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就是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活跃了,村党委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新农村才能建设好。

    经验告诉我们,选拔配备好村级班子成员,要特别注重选那些具有改革开放头脑、市场经济意识、真抓实干精神的各种农村能人,真正形成优势互补、能力配套、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让他们成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是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

    民权县王公庄村地处黄河故道,原本是风沙盐碱肆虐的穷乡僻壤。而近年来,这里的农民一手拿锄头种地,一手拿画笔画老虎,画出了名堂,画出了一个新产业,画出了一个小康村:全村1000多口人,其中400多人从事绘画产业,从这里“跑”出来的“民权虎”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书画市场的青睐,每年约有2万幅画作远销全国各地乃至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在600万元以上。

    能把画虎这一民间爱好和工艺培育成致富增收的产业,就是因为王公庄村在建设新农村中理出了一个好的发展思路,选准了突破口、找到了关键点。

    发展不足是广大农村面临的根本问题。没有生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没有经济基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省长李成玉谆谆告诫各级干部,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就是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河南省的实践看,一些已经具备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的地方,无不得益于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能从各自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路子。

    鄢陵县姚家村充分发挥花木生产优势,把花木产业作为特色经济进行扶持发展,使其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一些地方则立足比较优势发展工业,如史家河村的汽车配件加工、西辛庄村的电光源产业、龙泉村的造纸业等都成了主导产业,走上了工业兴村的道路。

    应该说,无论采取哪种发展方式,最根本的一点是,他们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有的“一村一品”,有的“一村多品”,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从一些经济发展先进村的所走的路子看,他们的成功,一是靠发扬创业精神,二是有很强的市场意识,三是注重教育引导。毕竟当前广大农村基础相对薄弱、条件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农民自身素质和市场意识也相对较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好的发展路子,需要对农民进行教育引导。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引导他们开阔眼界、转变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计划,拓宽致富路子。

1/2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