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直通香港]传奇人生――田家炳(下)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6日 16:47 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在国内很多人,尤其是大学生都知道田家炳的名字,但并不知道他的财富是如何积累的,今天的直通香港就为您讲述他与财富的故事。
进入[直通香港]>>

    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

    

    主持人:继续来关注《传奇人生――田家炳》,在昨天的节目中,我们为大家讲述了田家炳先生为我国教育事业捐资高达10亿元,被人们称为“百校之父”。在国内很多人,尤其是大学生都知道田家炳的名字,但并不知道他的财富是如何积累的,今天我们就来给您讲述他与财富的故事。田家炳既不是化工专业科班出身,也没有专门学过管理,甚至连初中都没有念完就辍学了,但是他后来却成了赫赫有名的实业家,他是如何完成一个财富积累过程的?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北、华东和华中相继燃起战火。这年初秋,一只木船,从广东省东北部的大埔县出发,沿韩江顺流而下。船上,一位十七八岁的青年显得踌躇满志。两年前失去父亲,他被迫辍学,教室里的书声还在耳畔……两年过去了,年轻人要追寻无数客家先人的足迹,到海外谋求发展。这是他第一次远行,目的地是人生地疏的越南。

    田家炳:其实当时心情上面最舍不得的还是家里面有一个老母亲,我为了自己事业也不能不出去了。

    也许这位年轻人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次远行对于他今后的人生将意味着什么――

    十几个月后,他成为越南最大的瓷土供应商;

    十几年后,他成为印度尼西亚树胶行业的知名人物;

    二十五年后,他成为“香港人造革大王”;

    而今天,他的名字,镌刻在一栋栋建筑上,与天上的2886号小行星遥相辉映。

    他,就是田家炳。

    20世纪初越南西贡华人聚居区

    田家炳海外创业的第一站,是越南西贡。很多大埔同乡在这里做家用窑厂生意,年轻的田家炳以敏锐的商业眼光看准市场需求,将家乡的瓷土加工成面浆,运到西贡,卖给开瓷器厂的老乡。

    田家炳:我到了越南以后,因为我祖父留下来的那个瓷厂就是非常好的瓷土,自己又因为交通很方便,光是运输我就省了很多,所以做得很成功。那时候以前有三家同业,我是召集大家合作起来,我利润尽量让给他们,所以做得非常成功。

    对生意人来说,追逐尽可能大的利润,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田家炳却觉得,原料来自瓷土山,而瓷土山是祖传的,抱着薄利多销的原则,主动让一些利润给合作伙伴,更有利于生意合作。凭着睿智和豁达,他的生意做得一帆风顺。短短一年多时间,还不到二十岁的他就传奇般地成为越南最大的瓷土供应商。

    然而,好景不长,日本侵略军为了切断中国南面的补给线,调集大量兵力疯狂进攻华南。1939年6月21日,汕头沦陷。

    汕头港口

    田家炳的货运出海口被占领,蒸蒸日上的生意就此中断。

    田家炳:这是我第一次遭受小小的灾祸,迫使我转往市场更大、人口更多、前途更好的印度尼西亚,福祸总是相对的,只要努力,总会“因祸得福”。

    印尼万隆

    印尼万隆是田家炳海外创业的第二站。

    从越南漂洋过海,田家炳来到万隆下属的一个小镇,开始经营洋杂货和土特产。在这里似乎一切顺利,几年时间,他就积攒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资产,在当时对一般人来说,也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没想到的是,1942年春,日军占领了印尼,田家炳经商的地区被划入戒备森严的军事区,日军限令华侨一个月之内必须撤出,而且不允许带走任何财产。苦心积攒起来的财富没法带走,田家炳将辛苦挣来的钱就地掩埋,然后两手空空地离开了万隆。

    几年以后,日军撤离,印尼独立,田家炳赶回印尼,当年埋钱的地方已经建起了大片房屋,那笔凝聚他多年血汗的财产,早已踪影皆无,不知去向。田家炳一无所有。

    田家炳:既然是遗失了,也就算了,钱财身外物,自己总是还是可以努力去做回来的,而且既然已经变成事实,也就没有办法了。

    印尼首都雅加达

    田家炳再次转到印尼首都雅加达,去一家五金厂打工,开始从头做起。

    一个拥有大笔财富的人,突然变得身无分文;一个挺立商海潮头的人,突然跑去给人打工,这似乎是令人难以承受的人生低谷。但是,田家炳却看成是一个新的机会,看作是自己从商业转入实业的起点。

    田家炳:刚好我自己的同宗他自己有哪个工厂,他也很希望我去帮他的忙,我觉得从商转为工了,所以我好不介意说那个打工的问题。当时那时候,我什么事情都肯做。我虽然现在是一个富佬,如果有一天我变成穷光蛋,我一样可以去卖报纸、扫马路。打工并不是羞耻的事情,这没有什么。

    田家炳在五金厂从不计较薪酬的多少,也不计较职位的高低,只是尽心尽职,努力做到最好,因此深得老板的赏识。

    机会总是钟情于有远见而又有准备的人。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田家炳看到当时物资奇缺,毅然借钱投资办厂。他创办的第一家工厂叫“超伦树胶厂” 。

    田家炳:因为那时候战乱嘛,物质缺乏,你可以说做出什么东西,都好销,利润也非常好,24小时开工,那时候确实是觉得很成功,也觉得赚了一点钱,就继续一直发展。

    1952年春,他赚到钱后又创办了第二家工厂――南洋树胶厂。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树胶厂转为塑料薄膜、人造革厂,南洋树胶厂应属印尼第一家,三十多岁的田家炳也成为了印尼工业界无可争议的突出人物。

    在印尼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田家炳却突然决定转到举目无亲的香港去发展。这不仅是事业上的一次大冒险,而且显然也会造成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但是,田家炳并不计较眼前的一点利益,他还有更长远的考虑。

    田家炳:因为那时候看到排华的风暴就会来了,因为他逐渐逐渐很多限制,那自己看起来,自己华人将来是不仅是有一点会男立足下去,另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有9个孩子,那边几乎没有华人教育。华人学校基本上封闭的,觉得那个孩子应该让他多受点中华文化,华文教育。

    1958年,田家炳一家来到香港,在一个不同于雅加达的陌生城市。田家炳夫妇,带着九个孩子,挤在八十平米的小房子里。

    田家炳长子 田庆先:只有两三个房间,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是上下的床堆在一起住,生活看起来也比较紧张。

    生活和印尼相比,相差很远。建厂就更不如印尼方便了。香港寸土寸金,找一片厂房用地难上加难,选了又选,挑了又挑,田家炳又做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他在屯门买下一片海滩沼泽地,要填海建厂,生产塑料薄膜和人造革。

1/2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