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光明日报》文章:《论增强节俭意识》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3日 13:37 来源:新华网
     
    [内容速览]《光明日报》4月4日将刊登《论增强节俭意识》的文章, 论述节俭意识的时代价值和社会内涵。
专题:学习贯彻胡锦涛“三种意识”讲话精神

   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  《光明日报》4月4日将刊登《论增强节俭意识》的文章,全文如下:

  论增强节俭意识

    王伟

     内容提要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我国经济总量增大了,物质条件比过去大大改善了,但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还不算高,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节俭意识,在全党全国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大力增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风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代中国,节俭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增强节俭意识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政府必须不断加强自身改革,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指出:“越是形势好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是条件好了,越要发扬优良传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尤为重要。

     节俭意识的时代价值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增大了,物质条件比过去大大改善了,但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还不算高,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节俭意识。

    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的基本依据,也是节俭意识的时代价值之所在。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因此,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历行节俭、反对浪费。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中。没有生产力的持久大发展,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社会公平与正义;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就不可能充分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得到了较好的维护。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分配不公、铺张浪费、贪污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今天还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以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为例。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由于我国目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历史欠账较多,解决民生问题还需要作出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努力。要充分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扎扎实实地增强节俭意识,踏踏实实地努力艰苦奋斗。在总体上要坚持循序渐进,加快重点突破,实现整体推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逐步解决民生问题。当前,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生活困难群体。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我国将来进一步发展了,综合国力更强大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仍然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一种精神状态,能够起到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率先垂范。领导干部中是勤俭节约之风盛行,还是奢侈浪费之风泛滥,对整个社会风气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劳则思,思则善心生;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贯彻勤俭节约原则,精打细算,严格把关,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简言之,要在全党全国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大力增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意识,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风尚。

     节俭意识的社会内涵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代中国,节俭意识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内涵。其基本要求,就是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决好能源资源不足的矛盾,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当前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能源资源消耗的强度较高,特别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更加剧了能源资源供求紧张状况,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构成严峻挑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确定了“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的目标。这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必须突出强调的重要内容。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历史性错误。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一要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坚决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认真落实新修订的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用地的规定,特别要禁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高尔夫球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建培训中心等项目用地。二要抓紧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都要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三要切实控制工业用地,坚决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四要落实建设用地税费政策,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切实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的规定。五要严格土地管理责任制,落实土地督察制度,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要严肃查处。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尽可能小的能源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能源和保障能源供应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供应为基础、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为主线,加大国内能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清洁能源。要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全面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要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在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增强节俭意识 建设节约型政府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存在的严重铺张浪费问题。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制止。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大楼,严禁建设豪华楼堂馆所,切实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建立“廉价政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廉价政府”包括两大基本要求:一是政府要廉政,二是政府要节约。一些行政机关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阻碍了节约型政府建设。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

    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证。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用人制度。考核各级干部的政绩,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成果;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硬环境的加强,又要看软环境的改善;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要通过制度保证,使节俭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干部受到惩戒,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浓厚氛围。

    建设节约型政府还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大力开展增收节支是节约型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严格控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抓紧清理到期的优惠政策,禁止擅自减免税收。在财政支出方面,切实贯彻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着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完善预算制度和方法,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通过深化公共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铺张浪费问题,包括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滞后,投资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严重,乱占耕地、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原因在于体制不完善,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行政管理体制性的障碍是最大的浪费,行政管理体制性的节俭是最大的节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涵与价值目标是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型。这就迫切要求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构建节约型政府要求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公共行政体制强调政府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是降低行政成本、实现“廉价政府”的制度保证。以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必然选择。

    节俭意识与忧患意识、公仆意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忧患意识是哲学基础,它可以使我们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公仆意识是价值诉求,它可以使我们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节俭意识是实践动力,它可以使我们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新闻:

军报评论: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
人民日报评论员:增强节俭意识 始终艰苦奋斗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增强节俭意识 始终艰苦奋斗

责编:陈鸽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