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吉林市委副秘书长陈淳---用“四心”做好人民公仆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
面对下岗职工安置、再就业、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国有企业改制等老大难问题,吉林市委副秘书长陈淳想方设法化解社会矛盾,为数千名上访群众解决了工作、生活中的种种难题,被群众称为为民解忧的好公仆。
2001年,由于种种原因,桃园新村停工,开发商不知踪影,这让很多等待搬家的住户十分着急,他们不断找吉林市委、市政府上访。桃园新村涉及的户数多、人口多,集中着13种矛盾,涉及县局级单位18个,科级单位21个。在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陈淳通过资产抵押、政策置换等方法筹措资金1800万元,恢复了工程建设。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桃园新村终于建起来了,居民们也顺利搬进了新居。
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原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600多名员工为了自身的利益,一直在群体上访。在处理这件事的9个月的时间里,陈淳始终耐心接访,一边安抚群众,一边和有关部门协调推进问题的解决。最终市政府领导责成有关部门筹措2000多万元资金,使药厂职工得到妥善安置。
面对原吉林市一建子弟学校剥离和移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陈淳多次协调丰满区政府、学校和相关部门,最终,拖了八年的积案圆满解决。
接待来访有热心、听取意见有耐心、解决问题有真心、改正错误有决心,自1989年走上领导岗位后,陈淳一直坚持用自己的“四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在许多群众送给他的锦旗和牌匾上大多写着三个字“好公仆”,这是老百姓打心眼里对陈淳的称呼。
【详细内容】
主持人:上访本来是件头疼的事儿,然而在他的眼里,上访是让人动心的事。伴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社会矛盾的产生,使得群众上访一时成为老工业基地吉林市的普遍现象。下岗职工的安置、再就业,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国有企业的改制,都是一些老大难的事。可是不管有多难,吉林市的这位编外信访干部,十多年来想方设法为百姓解决了数百件这样的难事,为数千名上访群众解决了燃眉之急,被群众称为“为民解忧的好公仆”。他就是吉林市委副秘书长陈淳。
2007年春节到了,吉林市北极街桃源新村小区的居民们又高高兴兴地扭起了秧歌。这已经是他们搬入新居后渡过的第二个春节了。
李桂英 吉林市北极街桃源新村小区居民:
今年春节我们特别高兴,和去年一样,敲锣打鼓扭秧歌。因为我们搬进了新家,心情非常非常的高兴。
桃源新村的居民们能像这样高高兴兴地过春节,他们打心眼里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吉林市委副秘书长陈淳。没有陈淳,小区的居民们不知还要等待多久才能乔迁新居。
说起陈淳,66岁的老人吴国忠最有感触。2001年,吴国忠卖掉老房子,买了桃源新村的新房。原本以为很快就会搬进新房,全家人挤到了一个车棚里凑合,没想到一凑合就是五年,老父亲没等住上新房就去世了。
吴国忠 吉林市北极街桃源新村小区居民:
一是开发公司没有了,经理跑了,这一个房子到底卖有多少家,没有清理出来,不知道谁卖谁没卖,就是乱套了。
开发区跑了,桃源新村的房子没人盖,钱也不知去向,这让老吴和很多等待搬家的住户们十分地着急。他们不断地找吉林市委市政委上访。2002年的一天,市委副秘书长陈淳接待了老吴他们。
他来了以后接见我们,说你们放心,我给你们跑。
陈淳 吉林市委副秘书长:
首先跟群众承诺,这件事就由我负责,你们谁也不用找了,找了我,自始至终找到我就可以了,我负责到底。
当时,陈淳刚刚接任吉林市企业和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尽管他承诺处理桃源新村小区的事,但居民们并不相信他。他们每天都来找陈淳,每一次陈淳都热情接待他们。
潘桂芳 吉林市北极街桃源新村小区居民: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穿的是布鞋,挽着裤腿,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穿着大背心,掖在裤腰里头。在那儿一坐,他跟老百姓坐在一起,共同商量这个楼怎么建。
赵宏文 吉林市北极街桃源新村小区居民:
他把手机号告诉我们了,他是24小时开机,他打电话说在外地,也告诉我们几点回去,你们几点去。每次谈得非常融洽。不是说躲着你,不是说怕见你,推你,不是。
桃源新村建房的事,在当时的吉林市影响很大,除了群众的户数多,人口多,还集中着多种矛盾,涉及到的县局级单位18个,科级单位21个,在随后的三年里,陈淳几乎每天都在为这件事奔忙。
吴国忠:
我说到我家去看看我家情况去,他到我的车棚去了,我家是一个穿堂小屋,一共是八平方米的屋,我还接出一个屋睡觉。就睡觉这个屋,一进屋,那时候是冷天,陈秘书长一下子脑袋就碰到炉筒子上了,我说你啥也看不到,黑黑的,我打开灯,打开管灯他都看得非常不清楚。他一看就说,我也不看了,行了,我知道了。转身就走了。
通过调查,陈淳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尽快把房子盖起来,才能解决困难群众的根本问题。在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陈淳设法筹措资金1800万元,恢复了工程建设。但是还是存在缺钱的问题。安装暖气时,因缺乏资金,需要住户先垫付两万元。居民们说要交钱也行,必须要有陈淳做担保。
赵宏文:
他在我们老百姓心目中有威信,他签字给我们担保,错不了,差不了事。
在建房过程中,像这样的担保书陈淳签了很多。为了让桃源新村的房子顺利建设成,陈淳以自己的名义担了很大的风险。
陈淳:
毕竟是给老百姓办事,不是给自己谋私利,所以我总觉得给老百姓办事的时候有风险,我总觉得还是比较坦然的。
通过艰苦地努力,房子总算盖起来了,但是又来了新的麻烦事。2006年春节快要到了,突然,桃源新村的小区没有电了,居民们又给陈淳打了电话。
记者:
当时是晚上把陈淳找来的吗?
吴国忠:
晚上。
记者:
当时是几点?
吴国忠:
晚上也就是八点多钟,一直在这看着安装、实验,然后一直到1点多钟才送电。他在外面坐着,就在外面坐着,找个车子,靠着车子坐着。
记者:
那也是个数九寒天吧?
吴国忠:
冬天,冷。那心情说实在的,一个是激动,一般都要流眼泪,这是我们亲眼见的好干部,老百姓的贴心人。
陈淳用自己的一片热心,让苦苦等待五年的桃源新村的居民们搬进了新房。而在担任市委副秘书长的14年中,陈淳处理最多的还是企业改制中出现的上访事件。
1998年以来,吉林市这个老工业基地,进入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此间,陈淳两次被委派兼任市企业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工作期间,他主动和信访办商量,凡是涉及企业改制方面的上访,全都由从陈淳处理。从此,这间企改办的办公室每天都门庭若市。
记者:
像这样每天来这儿,比如说来找您办事,反映问题的,每天都有吗?
陈淳:
每天都有,最多的时候是每天有十几批次。
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原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600多职工的安置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群众们一直在群体上访。当时,职工的情绪十分激动,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委派陈淳处理这件事。
朱燕芹 吉林市国资委企业改革处处长:
一开始职工对这件事特别不理解,对秘书长也有许多误解,进来都是骂骂咧咧的,说秘书长和收购方穿连裆裤,而且能有接近二、三百人,一直在我们那块24小时三班倒跟着秘书长。
当时,药厂的职工们把陈淳叫到这间大礼堂,陈淳一个人坐在主席台上,700多名职工在台下向他提出各种尖锐的问题。
艾平春 原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陈淳也受很多委屈,职工有时候有怨气冲他喊,冲他叫,场面很乱的,等大家说完以后,他就耐心给大家解释。
陈淳:
开始的时候,谁挨骂心里都不痛快,但是这个时候也得耐心来反复解释,耐心就体现在,刺耳的话要听得进去。第二,要反复不怕曲折,不怕麻烦来履行这个职责。
在处理这件事的9个月的时间里,陈淳始终耐心接访。一边安抚群众,一边和有关部门协调推进问题的解决。最终,市政府领导责成有关部门筹措2000多万元资金,使药厂职工得到妥善安置。
陈淳的热心和耐心得到了很多人的信任。现在,走在街头,陈淳时常会被人拦住向他反映问题。
陈淳:
你这样吧,我把电话告诉你,我问完以后,我给你反馈一下。
群众:
反馈一下,多少号你告诉我。
陈淳:
我把号码写在你手上行吗?
群众:
行。
对待群众除了热心耐心外,陈淳说还要有真心。这一点,原吉林市一建子弟学校的教职工们有着切身的感受。去年年底,这个学校的田蕾、马桂荣老位老师搬进了新家,他们乔迁新居与桃源新村的居民们虽然不同,但也离不开陈淳的帮助。原吉林市一建子弟学校在企业改制后移交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剥离和移交工作停止了八年。教职工们每月只有400多元的工资,而且十年没有涨过工资。
马桂荣:
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就是说将来能有个归属,所以大家都在努力,学校不能黄了,黄了我们就没有饭吃了。
陈淳接到反映后非常重视,他多次协调丰满区政府、学校和相关部门尽快解决这件事。
王奔 吉林市丰满区实验中学校长:
陈淳秘书长他不管教育,他也不管财政,但是他研究了当时的教育法规,如果他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他没有必要面对这个问题。当时他做协调工作的时候,他拿出了有关的文件规定,用哪一条政府的规定来说服别人。
经过近三个月的协调,陈淳依据政策找到学校和地方政府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学校顺利移交给丰满区政府。现在,老师们的工资从过去的每月400多元,提高到了近2000元。田蕾、马桂荣老师也敢贷款买新房了。为了表达感谢,教职工们再次来到陈淳的办公室。
高明 吉林市丰满区实验中学教师:
我们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除了努力工作之外,我们就是真诚地向他鞠一躬。他确实是真心为老百姓做事。
接待来访有热心,听取意见有耐心,解决问题有真心,改正错误有决心。自1989年走上领导岗位后,陈淳一直坚持用自己的“四心”为老百姓办实事。
在许多群众送给他的锦旗和牌匾上,大多写着三个字“好公仆”。
吉林市燃料公司职工:
在我们秘书长的身上看出人民公仆,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实实在在办实事。
吉林市燃料公司职工:
能拿我们老百姓的事当一回事,我们就感觉到特别的欣慰。
金东范 吉林市退休职工:
党员中多一些这样的干部,老百姓就好了,社会就和谐了,真的。
徐建一 吉林省省长助理、吉林市委书记:
我们党的每一个员干部都应该向陈淳同志学习,做一个人民群众的好公仆。这既是我们党建设的要求,也更是老百姓对我们党员干部的期盼。
在吉林市的街头,生长着很多柳树,陈淳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我不是雄鹰、海燕,也不是劲松、纯钢,我只是普通一兵,平凡的共产党员。我要做一棵普通平凡的柳树,以朴实的一生为党和人民献出我的年华,永远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
主持人:陈淳在担任领导干部的18年里,牢记自己的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解疑难、办实事、谋利益。尤其在吉林市的改革关键时期,陈淳勇挑重担,成功地处理了很多老大难的问题,推动了改革,维护了稳定,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信任,而陈淳更看重的是百姓对党对政府的信任。
责编: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