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直通香港]庆祝回归十周年 赠送香港大熊猫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8日 11:02 来源:CCTV.com
进入[直通香港(news)]>>

   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

庆祝回归十周年 赠送香港大熊猫

    如果我问你中国的国宝是什么?相信你一定会脱口而出――熊猫。没错,那个模样憨憨、眼圈黑黑的家伙就是我们的国宝。(准备一张图片)这张图片里的两只熊猫,一个叫安安,一个叫佳佳,居住在中国的香港。是1999年,为庆祝香港回归两周年,中央政府专门赠送给香港的。他们已经在香港幸福的生活了7年多,如今,他俩可算得上是熊猫里的老人家了。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安安和佳佳至今没有添得“一儿半女”,这也让香港市民跟着发了不少的愁。不过啊,前几天的一个好消息相信会让喜欢熊猫的香港朋友开心。国家林业局宣布,今年会再次赠送香港一对大熊猫,作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贺礼,同时也希望这对国宝能在香港尽快“开枝散叶”,也就是生儿育女。

    1月10号,国家林业局宣布,中央政府今年将向香港特区政府赠送一对大熊猫,作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的贺礼。根据中央的安排,国家林业局将在中国大熊猫种质资源丰富的大熊猫繁育基地选择一对活泼、健康、年幼而且具有生殖能力的大熊猫,在今年与香港同胞见面。目前,国家林业局与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局等相关机构已经就赠送大熊猫展开了包括遴选再内的前期准备工作。

    香港有时事评论员认为,香港已经有一对大熊猫,这次中央政府再送一对,可谓是“破格之举”。由于大熊猫本身具有特殊价值,此举既代表着中央政府对香港地位的肯定,也能够加强香港市民对国民身份的认同。

    安安佳佳在香港的幸福生活

    有不少人关注即将赴港的大熊猫,但同时,也有很多香港人说,舍不得有了7年多感情的安安和佳佳,希望新的熊猫过来之后,安安和佳佳还能继续留在香港,过着他们的幸福生活。

    安安和佳佳是在1999年香港回归两周年的时候来到香港的,7年多的时间,它们已经融入香港市民的生活,成了香港最受欢迎主题公园的重要角色,有超过900万人次到海洋公园探访过它们。然而现在安安和佳佳年事渐高,更身患多种疾病。雄性熊猫安安年近20岁,相当于人类壮年,不过天生生殖器过小,难以生育;至于雌性的佳佳已28岁,相当于人类80多岁,身患肾功能衰退、关节炎及高血压等疾病,其健康情况令人关注。

    香港海洋公园表示,欢迎中央政府再次赠送两只熊猫给香港,同时向特区政府反映,这些年安安和佳佳给香港市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加上年事已高,希望它们能获准继续留港生活。

    香港海洋公园负责人:从动物管理角度来看,考虑到(熊猫)年纪大,就算人也不方便舟车劳顿,我们从这个角度反映意见。

    据了解,新的熊猫预计在上半年抵港,但熊猫馆重建工程在零八年底才能完成。在过渡时期,公园会改动现在的熊猫馆的设计,以便让年幼和年长的熊猫一起居住。同时,香港海洋公园还将增加照顾熊猫的人手,并送往内地培训。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已积极展开大熊猫赴港的筹备工作。

    熊猫赴港问题

    看来安安佳佳是和香港当地市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相信香港市民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接纳今年到港的新朋友。那么,也有人对于准备送到香港的大熊猫,在如何遴选等方面还有疑问,我们的记者特别采访了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先生,来回答我们的问题。

    大熊猫如何挑选呢?

    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 曹清尧:选择的标准是,活泼、健康、年幼、具有繁殖力,这个四个标准。

    大熊猫会出自哪里呢?

    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 曹清尧:我们准备在四川卧龙基地,成都基地,还有陕西的楼观台(?确认一下)的基地,包括北京动物园几个基地,要选一个符合以上标准的,同时,也是跟香港特区有关部门,进一步沟通以后,要尽快的,保证今年上半年有一对熊猫能够在香港跟广大同胞见面。

    精彩香港行

    齐心协力少年团

    香港制服团体活动一向被认为是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之一。其实,除了强调多元化发展以及全方位的学习,制服团队的目标是致力培育青少年的服务精神。今天给您介绍的这两个制服团体,在培养青少年服务社会方面都有着他们独特的方式。

    民众安全队少年团是我们今天给你介绍的第一个制服团体。不过要了解少年团,就得先来认识认识民安队。

    民安队是政府辖下一支辅助应急队伍,主要的职责是在发生天灾及其他紧急事故时支援政府。而少年团是民安队辖下的一支青少年队伍,负责对年龄在12至17岁的青少年提供纪律、技能训练。我们的采访地点在民安队的九龙训练中心,每个周末和假期,少年团的团员都要到这里来接受训练。

    露营是少年团里一项重要的户外训练,别看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帐篷,如果没有6个队员的齐心协力,在这么坚硬的地面上是不可能搭建成功的。

    光用蛮力可不行,看看人家这边,队员们有商有量,你支秆我拉绳,三两下一个简易的饭桌完工了。

    因为团员们经常会参与林务营、植树和售旗等活动,所以如何在群体生活中与人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少年团的这些训练项目就是想让团员们通过亲身体验助人之乐,积累待人接物的经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及自律精神。

    少年团团员 李浩岚:在这里认识了一班好朋友,所以虽然要每个礼拜要付出两天在这里,但我们都会互相支持,所以我在这里无论是多么辛苦,也可以坚持下去。

    少年团团员 邱嗣培:可以学到很多技能,增加我的自信心,责任心,还学到了很多领袖才能。

    创立于1949年的圣约翰救伤队见习队,主要就是以学校为单位,训练12至18岁的青少年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和家居护理常识。并且鼓励队员利用课余时间,培养他们学习社交和使用的技能,积极服务社会。

    采访圣约翰救伤队见习队当天,正好是香港首支男女混合见习队――何福堂混合见习支队成立35周年阅操典礼的日子,队员们整齐划一的步操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在参加完典礼后,队员们很快又投入到护理知识的学习中。

    圣约翰救伤队见习队领袖 何柏欣:我在圣约翰已经服务了八年了,学了很多技能。这个AED,它代表我学了心脏去颤术,所以我可以终身佩戴。这一个我们叫红章,银色代表了我在社会服务了500个小时,我剩100多个小时,就可以得到这个银色变成金色。所以我会尽力服务社会。

    何柏欣身上佩带的银圈章就是见习队为鼓励队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设立的“特别服务盾”,它根据队员服务社会的时间分为了服务时数达200小时的蓝圈、500小时的银圈和1000小时的金圈。而对于只能在星期日,学校及公众假期才有时间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队员来说,要想获取金圈是个漫长又困难的过程,而能坚持义务为社会服务几十年更是难能可贵。

    第八见习队高级督察 陈言翰:我在救伤队已经做了38年了,从1969年到现在,我们见习队跟其他制服团体有点区别,我们全都是义务的。包括后面这些队员们的制服,我们是完全没有金钱的,都是自己付的。虽然钱用去了,但是心里富有,虽然钱包没钱,但心里的钱多的不得了。

    正如陈言翰所说,对于见习队里的队员们来说,对社会的回馈更重要。陈言翰还告诉我们,在见习队入队誓词中有这么一句:“忠诚为人群服务,不分种族,不分阶级贫富”,就是因为这个承诺,一届又一届的队员们前赴后继,将服务社会的精神代代相传。

    香港八达通

    寻觅创业的影子:文咸西街和南北行

    继续来说说香港古老的街道――德辅道。文咸西街是连接德辅道西和德辅道中的一条交通要道,这里聚集着更多的中国传统商品。街道中,有不少店铺经营各地土产及杂货,货源贯通南北,也被人们称作“南北行”。许多早期进入香港的华人在这里聚居,并在这里发展了自己的传统行业。

    历史学家 丁新豹:华人在香港是在18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那个时候刚刚有一些有钱人,从广州跑到香港来。他们手上有资本,所以就利用这个地方来发展贸易,利用香港这个非常优越的海港,还有非常好的地理位置,所以我们所说的南北行,就是一种出入口的公司。

    香港南北行的发展,要追溯到19世纪。1848年,美国加州和澳洲悉尼分别发现大金矿,被称作旧金山和新金山。大批广东农民经香港前往这两处开采金矿。据1852年纪录,约有3万多华工从香港乘船前往旧金山。华人大量移民北美、澳洲和南洋,加大了海外对中国土产货品的需求,加速了这种货物的流通,俗称南北行的行商,就这样在香港、澳门、北美等地越做越旺。

    香港因为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自然成为南北行转口地。在19世纪后期,南北行的贸易额,占了当时香港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见多识广,头脑敏锐的南北行商人,为香港华资的崛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历史学家 李欢:南就是香港的南面,面向南货就是南洋生意,北就是北望神州,就是祖国大陆,这个就是我们南北行,就是起到中间的作用,137年前我们祖辈已经开始做这个生意,当年这个地区比现在的中环还厉害。

    资料显示,1870年,南北行街一带商人所交纳的税款占香港税收的9成,成为当时香港主要税收来源,随着南北行规模的扩大,商人们决定成立自己的行业监管组织。1868年南北行公所成立,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南北行公所在行业自律与监管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李欢:从历史上我们这一代南北行做生意的人都是守规矩的,过去来讲不用写合同,我们叫牙齿当金使,这个牙齿讲话当黄金这样好来厉害的,不用签合同,讲完就算的,讲完大家公正嘛,这样的话你就售规矩。

    在今天看来,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倒茶动作,但在当年公所的行规里它却有着自己的特殊意义,对于那些没有按照公所行规办事的行家,在公所开会时要接受一种被称作做茶围歼的处罚。

    李欢:这个茶是倒出来每个人一杯的,受罚那个没倒茶给他喝,完了以后呢大家等于公认你犯规,因此行业的人就不让与来往,处罚,要停他,要停他一个月,如果一个月守行业了,他又改过来了,那么慢慢通过理事会他才能恢复。

    这是文咸西街百长唐的老茶位,泡茶用的茶叶是老板曾先生,珍藏了近十年的精品,今天的茶位,也不再有监管的作用,纯粹是为了服务顾客。茶位的设计很贴心,下面有一个可以打开的小抽屉,在冬天寒冷的日子里放一块小小的炭火在里面,可以让茶冷的更慢一些。

    曾先生已经是百长唐的第三代传人,1929年这个创建于广州的中药店搬到香港文咸西街12号,此后就没有再离开,店里的摆设也都尽量保持原来的样子,让人有时光倒流70年的感叹。

    神农先生,亲尝百草,疗病除疾,中药问世,草本经传,中医中药同仁志士,造福人类。21世纪适应时代,中医中药发扬光大,香港中药联商会全体同仁鞠躬。

    除了海味店、南北行,德辅道西一带还聚集着香港的传统中药行业,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曾经隶属于南北行公所的中药行业,已经分离出来。成立了自己的中药联商会。

    李应生:香港中药以前港英政府是没有推广的,所以它们全部都是自律,可是有些当然是做得不大好的,所以有些市民对我们的中药信心就没有了,回归以后我们中药就有一个推广的制度,香港2004年开始全部有主色了,全部得需要有专业的资格才能等级注册成为医师,慢慢我们香港市民对我们中药的信心就大增,所以现在香港的中药销量每年都有增加。

    这里是香港中药材的集散地,每天中午都是各家店铺最繁忙的时刻,与其他日渐萎缩的华人传统行业相比,香港的中药行业发展得非常红火,这些我们大多叫不上名字的药材,将被运往香港的每一家医院和药店。

    坐在电车上,沿着德辅道西走到尽头,眼前出现了一个杂糅了哥特式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这里过去被称为上环街市,现在则是传统手工艺品和布匹店的天堂。请继续关注香港德辅道之四――风采依旧的西港城。

责编:赵巍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