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淮安畅通诉求渠道 多部门共同处理信访问题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9日 19:34 来源: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江苏淮安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从信访破题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 杨维汉)行政村内道路、排水、旱厕改造等情况怎样?

    目前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如何解决?

    如何按照新的村庄建设、产业布局要求,对村公路建设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

    ……

    当记者日前翻开江苏省淮安市委市政府开展驻村蹲点调研提纲时,一连串的新农村建设问题映入眼帘。淮安曾是江苏省信访大市,而从2001年起,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与全市400多名副处级以上干部一道,在每年11月至12月间,背起行囊下乡驻村蹲点调研,把农民群众的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

    驻村蹲点调研要求每个干部集中下乡不少于5天,帮助蹲点村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引导群众开展创业致富。干部们要带着问题去调研,于是就有了记者看到的一串问题。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2005年与2001年相比,淮安市赴省集体访下降91%,来市集体访下降79%。如何理顺群众情绪、协调利益关系、处理社会矛盾、建立诉求表达机制?淮安市的回答是: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难展开工作,把老百姓满意作为社会和谐的“第一追求”。

    淮安的干部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驻村蹲点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为蹲点的村办实事1090件,无偿投入资金3973万元;为社区和居民办实事124件,帮扶特困家庭208户,帮助416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群众和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已经连续6年驻村蹲点的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深有感触地说:“住在老百姓家里,跟平常的感觉不一样。从天亮起床到天黑,眼前全是老百姓。干部走村串户,和群众无拘无束地交流,干部和群众更容易贴在一起,打成一片。农民与干部间缩小了距离,群众把干部看成是‘自家人’。”

    在驻村蹲点调研期间,干部们与农民同吃一锅饭,同睡一个屋,同在一块田里劳动。干群间既谈天下大事,也谈生活琐事:种粮食的效益怎么样,农民外出打工的利弊,税费改革为农民带来多少实惠,现在农民的负担怎么样,农村小孩上学有什么困难,农民看病的费用高不高,村干部的作风如何等等。这些看起来是家长里短,但每个问题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淮安市还出台多条举措,建立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和机制,让群众“话有地方说,有话能好好说”:

    ――成立“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以市信访局为主体,劳动、农工、国土、政法等12家重点涉访单位共同派员,集中处理共同信访问题,解决了以往百姓上访门槛高、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弊端。

    ――淮安市软环境建设投诉中心成立几年来,受理各类投诉1.2万余件。淮安市还采取多项强硬措施约束官员,建立起软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八大工程”暖民心。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助残、育才助困、敬老爱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安淮安”建设等工程,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

    用“硬措施”治理“软环境”。丁解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是要建设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目前,在基层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根子应从干部身上找。要谨防干部脱离群众、机关服务官僚化,这是党长期执政过程中必须时刻警醒的一个重大问题。

责编:王茜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