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博客两个变化:是非之地与政务公开窗口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8日 09:52 来源:

美国研究预测2007年博客发展将达顶峰
截止到11月3日 全球中文博客用户数近两千万

    来源:北京青年报 
 
    美国《时代》周刊2004年的年度人物是美国总统布什,2005年是比尔?盖茨夫妇和爱尔兰摇滚歌手博诺,而刚刚揭晓的2006年度人物不是一个或几个人,而是全部互联网使用者。入选的依据是“由于互联网使用者控制了全球媒体,建立并为‘新的数字民主社会’奠定了框架,无偿提供内容并击败职业人士”。

    的确,在即将过去的2006年,博客、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社交网站MySpace等互联网用户自创内容,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和影响力,尤其是博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1.23亿网民中约有2800万人经常使用博客,占网民总数的比例为23.7%,半年增长了1300万人。2005年下半年,大型门户网站和明星名人的“联姻”,带动了“全民皆博”的风气。今年上半年,随着“老徐”、“韩寒”等博客的人气不断攀高,名人博客达到了注意力巅峰。

    大半年过去了,博客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首先,博客正在成为是非之地。名人博客虽然仍是随便写三五笔便能招来几万眼球,稍微煽煽情、爆点料便能过10万点,可是靠记点吃喝玩乐的小段子就成为舆论焦点那是不可能了。太多的名人加入了博客阵营,成为眼球中心的门槛自然就抬高了。这时候,网站为了更高的流量以吸引广告,明星们为了炒作自己而博出位,跟风写手们为了兜售观点而耸人听闻,三者共谋把博客变成了一个丑闻集散、黄腔泛滥、假话遍地的场所。博客俨然成了“热点新闻”的策源地,“坏人坏事”随便上来点把火,再由其他类型的媒体跟进爆炒,把这些无法辨别真假、没有社会意义的恶臭信息张扬得世人皆知。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博客发展给人的最深印象。前一段,张钰大肆散布“性交易”视频,饶颖重提旧事公开床笫细节,使博客的粗鄙化现象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事实上,绝大多数博客写手们仍然恪守着基本的网络道德,坚持着“我手写我心”的不带功利色彩的写作,可是他们的文笔再好、观点再新,由于不能在短时间内招来尽可能多追蝇逐臭的鼠标,就得不到网站编辑的欢心,上不到网络的黄金地段,最终沦为了“沉默的大多数”。“黄风阵阵”不是博客的真正形态,而是被人为“选拔”和歪曲之后的面貌。某些网站走火入魔式的助推,已经使博客的整体形象蒙羞。

    下半年也出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景象,那就是博客正在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12月4日,河北省公安厅新闻中心开设的“中国第一公安博客”点击总量已达1014万,成为全国惟一一家访客超千万的政府博客。政府部门开博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以个人身份开设实名博客。其中,海南省临高县县长符永则被称为“中国官员博客第一人”;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被称为“中国部长博客第一人”;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是全国最早开博客的市长。前一段,“宿迁官员集体开博”更是被媒体广为报道: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开博与群众沟通,而且带动宿迁市12个部门“一把手”开实名博客。虽然,也有议论说政府博客和官员博客都是赶时髦的应景之举,但毕竟通过这个途径可以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政策规定,民众有想法和意见也可以留言交流,起到一定的政策公开化、决策民主化的作用。

    这一正一反两个变化,都是博客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现象。黄风泛滥是不得人心的,它将很快被大众所抛弃。而公众借助网络参政议政,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博客只是它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边解构一边建设,一边表达一边吸收,博客正在改变我们生存的世界。

责编:何伟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
多哈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