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光荣而神圣的事业――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七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侧记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李斌)这是这样一群人:像蜜蜂一样成天采访他人,传递消息,传播信念。
今天,这群人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走上领奖台,站在聚光灯下,接受人们的祝贺。
8日下午,北京京西宾馆会议楼一层大会议室。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七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在这里举行。
就在数月前,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七届长江韬奋奖先后揭晓,270件新闻作品获奖,20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喜获殊荣。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历史性的握手》《走近孟二冬教授》……一件件优秀作品,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送到了千家万户;《记者亲历》《新华时评》《人民论坛》……一个个优秀栏目,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了五洲四海;久喜佳、王喜民、汪良……一个个名字,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骄傲和榜样。
欢快的乐曲声中,54位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获奖者胸戴红花,走上主席台。手捧沉甸甸的奖杯,笑意荡漾在他们的脸上。
怎能不骄傲?怎能不笑意盈盈?
作为70万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用镜头、话筒反映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用笔墨、键盘谱写精彩纷呈的新闻篇章,通过辛勤工作和出色表现赢得了党中央的信赖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明白了‘记者’二字的真正含义。”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山东电视台编导范维坚说,“那是一种责任,一种神圣的使命。”
正是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和同事在2005年深入报道了一位乡村退休教师对鲁南地区5000多位惨遭日军杀害的群众的调查,这份5000多人名录的披露,成为对抗战胜利60周年的最好纪念。
新闻也许会过时,思想却不会过时。2005年4月16日,在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网民情绪激烈之际,人民日报国际部副主任丁刚执笔写下网络评论《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用“理性的力量”正确引导群众的爱国热情。
“中国新闻奖颁发给网络评论这是第一次。”报告会上,作为获奖者代表,率先发言的丁刚颇有感触:“我认识到,在重大新闻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时,要更多地组织报社记者撰写网络评论,在网上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先声夺人,积极影响舆论、引导网民。”
“三天之前,是邹韬奋先生的诞辰。”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常务副总编辑翁小绵坦言,“做报纸是个辛苦的事业,又是个神圣的事业。既然选择了这个辛苦而神圣的事业,那就让我们为此而义无返顾、真诚奉献吧。”
说到做到。翁小绵坚持4年多不断评报、鼓励编辑记者前进,还以身作则做好表率、积极为员工创造和谐环境――2005年报社联欢会上,同事们送给他一张奖状,上面除了画有报纸外还有一头汗水四溅的卡通牛。“我喜欢这张奖状,一直很好地保存着。”
走下讲台,刚刚作完报告的新疆日报记者刘枫再也忍不住,任泪水默默流淌。
“我真的想哭。”正是秉承“哪里有新闻,哪里的采访任务急难险重,就出现在哪里”的信念,在过去10多年里,她积极用笔为群众鼓与呼,促进了许多问题的解决。然而,她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哥哥去世时连面都没见着、女儿被车撞却无法照顾,“我对不住女儿。”说着说着,泪水又在她眼眶里打转。
…… ……
6位获奖代表的发言,在全场约500名编辑记者中激起一阵阵掌声。
“他们都讲得不错,各有特点,不愧是我们的代表。”不时在纸上记下些什么的中国教育报记者唐景莉说。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确,为了新闻事业,广大新闻工作者有的历经千辛万苦,走进千村万户,“用脚板写新闻”;有的不畏艰险,不辞辛劳,深入突发事件和抗灾救灾现场;有的不怕流血牺牲,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奔赴伊拉克等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国家,进行战地采访报道;还有的不计得失、不图名利,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编辑工作第一线,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做嫁衣裳……
“我很受感动。他们不畏艰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新闻事业的信念。”虽然显得有些稚嫩,但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年级学生张俊逸的目光里透着坚定。
“压力更大,责任更大。”会议楼外台阶上,手捧印有邹韬奋头像的奖杯,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今晚报社鲍国之的短短8个字,吐露了无数新闻人的共同心声。
责编:霍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