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回眸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五十周年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1月06日 08:34 来源:人民日报
专题: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深厚的友谊 丰硕的成果――回眸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五十周年    

  中国宣布支持发展中国家重大举措

    2005年9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促进普遍发展 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讲话。

    胡锦涛主席说,为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促进普遍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提出以下建议:一、进一步深化改革,使国际经济体制和规则更加公平合理。二、尊重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推动发展经验的交流。三、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千年发展目标进展评估框架。四、加强联合国在推动国际发展合作中的作用。

    胡锦涛表示,为支持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将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中国决定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39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优惠范围将包括这些国家的多数对华出口商品。第二,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规模,并通过双边渠道,在今后两年内免除或以其他处理方式消除所有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2004年底前对华到期未还的全部无息和低息政府贷款。第三,中国将在今后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及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用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双方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第四,中国将在今后3年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相关援助,为其提供包括防疟特效药在内的药物,帮助他们建立和改善医疗设施、培训医疗人员。具体通过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及双边渠道落实。第五,中国将在今后3年内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培养3万名各类人才,帮助有关国家加快人才培养。

    胡锦涛访非推进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2006年4月24日至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对摩洛哥、尼日利亚和肯尼亚进行了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此访达到了巩固传统友谊、增进相互信任、扩大互利合作的目的,有利于推动开创中国同广大非洲国家互利合作关系发展的新局面。

    胡锦涛同三国领导人就发展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新形势下发展中国同非洲国家关系发表重要演讲,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中非政治上互信、经济上互惠、国际事务中互助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4月27日,胡锦涛主席在尼日利亚国民议会发表了题为《为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而共同努力》的重要演讲。胡锦涛说,今年初,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全面阐述了中国在新形势下继承中非传统友谊、致力于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明确目标和坚定信念。为实现这一目标,胡锦涛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治上增强互相信任;第二,经济上扩大互利共赢;第三,文化上注重互相借鉴;第四,安全上加强互相合作;第五,国际上密切互相配合。三国领导人对胡锦涛主席富有远见的主张深表赞同。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国王说,胡锦涛主席此访为摩中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同中国的合作不断拓展。尼日利亚奥巴桑乔总统说,尼中关系已走上战略伙伴关系的轨道,希望双方战略合作不断推进。肯尼亚齐贝吉总统表示,肯尼亚期待同中国发展更加密切和良好的关系。

    访问期间,中国与三国签署多项涉及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协议。胡锦涛主席还同三国的企业家、学生、公众及各界人士亲切交流。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国将同各国扎实开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他倡议:推动双方合作从贸易往来向贸易、投资、技术、项目承包等多领域并重的方向发展,从政府间合作向政府、企业、其他经济实体共同参与的方向发展,增加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培训、科技交流等智力合作项目,积极发展初级产品加工增值和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注重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胡锦涛主席的倡议和承诺得到各国政府和商界的热烈响应。

   中非举行教育部长论坛   

    2005年11月27日,由中国教育部、外交部和商务部共同举办的中非教育部长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贝宁、刚果(布)、埃及、马里等17个非洲国家的教育部长及驻华使节参加了论坛。

    此次论坛是2000年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的重要后续行动之一,是中非教育多边合作的一个新尝试。论坛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目前普遍面临的一些教育方面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扩大中非教育合作进行了磋商。

    目前,中国已同50个非洲国家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中国已有20所大学与非洲29个国家的35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双方的教育往来从最初的互派留学生,发展到今天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截至2006年9月,中国访问非洲地区的教育代表团超过100个,接待非洲国家教育代表团组90多个。

    自1998年为非洲国家举办第一期培训班开始,中国先后为非洲国家举办有关高教管理、远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内容的培训班39期,应邀来华受训者达到747人。对非洲的汉语教学工作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截至2005年7月,非洲国家学习汉语的各类学生人数超过6000人,10多个国家60多所学校开设汉语课程。

  中国政府发表对非洲政策文件

    2006年1月12日,中国政府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首份面向一个洲域的政策文件。文件回顾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友好历程,全面系统地宣示了中国对非洲政策的方向和目标。

    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已经50周年。50年来,国际形势和中非各自情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之上的中非友谊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中非合作的基础没有变,中非友好的大局没有变,且历久弥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非双方都强烈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中非友好传统,加强平等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进步。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决定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一项重要的外交行动,表明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非洲和对非关系,始终把发展中非传统友好合作关系置于中国外交的重要位置。

    文件特别提出,中国政府从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致力于建立和发展中非间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扩大对非务实合作

    2006年6月17日至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埃及、加纳、刚果(布)、安哥拉、南非、坦桑尼亚和乌干达非洲七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此次访问成果丰硕,8天内共举行80余场活动,温家宝总理除与七国领导人会谈、会见外,还多次发表演讲,进行实地考察,广泛接触非洲民众和中国在非工作人员。

    温家宝总理在南非的演讲中全面阐述了中国发展平等互信、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主张,并代表中国政府与埃及、南非签署了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合作纲要,与其他五国发表了联合公报,从战略高度指导和规划双边合作。在这次访问中,中国与七国共签署71项协议,涉及政治、经贸、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等领域。中方承诺将继续向七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援助,包括建立农业示范中心和乡村小学、派遣医疗队、赠送抗疟疾药品、培训各类人才等。

    国际台首开对非调频广播

    2006年1月2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肯尼亚内罗毕调频台FM91.9开播,这是中国在海外开设的第一家调频广播电台。该调频台每天播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制作的19个小时英语、斯瓦希里语和汉语普通话节目。节目内容涉及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中非友好交往,以及世界时事等。听众还可收听到特色鲜明的中非音乐等文艺节目,并参与互动节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分别于1957年、1961年、1963年开始使用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和豪萨语对非洲进行广播,此后还逐步开通了汉语、英语、法语、葡萄牙语节目对非洲的广播。

    中国公司承建尼现代化铁路

    2006年10月30日,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和尼日利亚政府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签署了合同金额为83亿美元的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改造项目协议。根据协议,中土集团公司将帮助尼日利亚建造全长1315公里的拉各斯―卡诺双线铁路。

    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主持了签字仪式。奥巴桑乔总统对中国政府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并称这一项目必将对尼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并将有力加强尼中双方友谊,进一步巩固尼中战略伙伴关系。

    拉各斯至卡诺新建铁路项目连接了尼日利亚乃至西非最大的城市拉各斯和首都阿布贾。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标的最大项目,也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承建的线路最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铁路大通道。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论坛共同主席国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等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及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北京峰会。

    胡锦涛表示,为进一步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愿同非洲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加强合作。胡锦涛宣布,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这两个文件是峰会成果的重要体现,也将是今后中非推动发展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和规划未来务实合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中非双方郑重宣示,双方决定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50年,撷取50个瞬间,作历史的书签,是一项困难的工作。

    在历史的星河中,我们匆匆地搜寻,想捕捉那最耀眼的星辰。今天,它们已完整地呈现在您的眼前。或许它们还不足以完美地再现历史的全貌,但无疑,它们都曾是闪亮的一刻。

    我们惊叹,当中非伟人从历史深处走出,执手微笑,跃然纸上;我们震撼,当坦赞铁路越过高山险阻,载着深情厚意,扑面而来;我们感动,当非典和海啸突然侵袭,中非人民相濡以沫,共渡难关;我们振奋,当新世纪炫目而至,中非领导人聚首北京,共商繁荣富强大计。

    让我们铭记,这50年的50个瞬间;让我们期待,未来岁月异彩纷呈……

    ――编 后

责编:逯娜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