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比勒陀利亚11月1日电(记者薛群 陈铭)大幕徐徐拉开。灯光亮起。一群身着白色苎麻服装的中国少女翩然起舞,那敏捷飘逸的长袖,妙似彩云追月,把南非观众带到遥远的东方文明古国。
这是《唐乐舞》11月1日晚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国家剧院首演时的一个场景,也是为期一个月的“感知中国?南非行”大型文化活动的重头戏。
由陕西省歌舞团表演的《唐乐舞》是文艺工作者根据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改编创作而成,上世纪80年代推出之后,遂成为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经典作品,先后到俄罗斯、美国、巴西等40多个国家访问演出,所到之处留下赞誉无数。
舞蹈表现的是一个古老传说。相传,唐玄宗有一次梦见自己神游月宫,遇见仙女身着霓裳翩然起舞。能歌善舞的杨贵妃便根据他的描述编导了这支舞蹈。非洲观众虽然对这个故事感到陌生,但他们对美的感受却丝毫不受影响。悠扬的旋律、婀娜的舞姿、优美的布景以及华丽的服饰,都让他们感到中国歌舞美不胜收。
大部分观众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中国传统乐器。当排箫独奏《春莺啭》响起来的时候,人们屏住呼吸,沉浸在这清脆婉转的音乐声中。邻座的一位观众问记者,那妙不可言的乐音真的就发自那一排小管子?时而清脆、时而沙哑的唢呐独奏《打枣》,将一家人喜庆丰收的欢乐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被那幽默诙谐的曲调打动,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
尽管这里展现的是1300多年前中国盛唐时期的宫廷歌舞,但音乐无国界,文化永传承。透过中国艺术家的精彩表演,今天的南非观众能充分领略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南非文化历史博物馆的马拉洛女士去年曾到北京、上海、陕西等地访问,对中国文化略有了解,她对记者说,“没有想到中国乐器有这么丰富的表现力,真是太精彩了。”比勒陀利亚公共服务委员会的保格女士过去从未到现场看过中国歌舞表演,她在看完后赞叹道:“真是太美了!”
作为文化使者,《唐乐舞》让看惯热烈奔放舞蹈的非洲观众耳目一新,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万国衣冠花间醉,共赏帝都满城春”。比勒陀利亚淅淅沥沥地下着春雨,从国家剧院出来的人们被东方文化温润着,感动着,心中一片明媚。
责编:霍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