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消息:
高扬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努力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学习江泽民同志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的几点体会
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王家瑞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江泽民文选》1―3卷203篇文稿中,涉及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有近50篇。这些篇章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同当代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努力把握江泽民同志分析、应对国际形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外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习江泽民同志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首先要学习他高屋建瓴,牢牢把握时代主题的宏观视野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基础和依据。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苏东剧变,黑云压城;局部战争,时起时伏;霸权主义,恶性膨胀;恐怖事件,不绝于耳。有人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产生了疑惑。江泽民同志在深刻洞察、冷静分析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政治报告中他一再强调: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虽然恐怖主义、强权政治、民族矛盾、宗教冲突、领土纷争、贫富差距等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但“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两大趋势。“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游离于世界发展的大潮之外。不看世界发展大势,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必将导致国家和民族的衰落;误判形势,自乱阵脚,同样也会对内政外交产生严重后果。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上相互制衡的因素增多,和平力量进一步增长”,极少数国家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建立一个多极世界,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的趋势和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向,江泽民同志在肯定“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的同时,强调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趋利避害,正确引导全球化朝着有利于世界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江泽民同志还敏锐地看到,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这两个趋势的发展都是漫长曲折的过程,中间也可能会有反复,但这个大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加强战略谋划,用好、用足我国所处的战略机遇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江泽民同志告诫全党:总的看来,目前国际形势对我国发展是有利的;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努力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既要看到国际形势对我们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对我们不利甚至严峻的一面;要加强研究,精心筹划,正确决策,扎实工作,力争变不利为有利,做到有备无患。要“以稳定、安全、灵活、多元的思路筹划工作”。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日益发展壮大的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越来越主动,战略空间不断扩展,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在世界战略格局中取得了更加有利的地位。这一切,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用好、用足重要战略机遇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如何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正确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是江泽民同志不断思考的重大课题。他多次提醒全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所谓宽广的眼界,一是要有历史的深远眼光,一是要有世界的全局眼光”。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主动布局,即着眼于世界战略格局运筹大国关系;着眼于地缘战略态势积极经略周边;着眼于扩展战略空间大力开展多边外交,营造有利战略态势,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清醒、主动地掌握我们自己发展的命运。
学习江泽民同志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还要学习他审时度势、不断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的创新精神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和而不同是各类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这个地球上有上千个民族、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发展经历各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应如何看待丰富多彩的世界?江泽民同志指出,“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该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他主张“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强调“无论是打击恐怖主义、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增长,还是消除贫困、保护环境,都需要各国人民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合作来解决有关问题”。江泽民同志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运用到国际关系的实践领域,既赋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气息,也使当代国际社会从中国传统智慧中获得启迪,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新贡献。
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汇集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就必然要承认世界各主权国家和各国人民都有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发展的主体是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应该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商解决国际问题,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历史已反复证明,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应对。任何一个国家和一种力量,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来独自完成这个任务。”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质是尊重主权和不干涉内部事务,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由世界各国通过平等协商共同解决国际问题。离开国际关系民主化,多极化和全球化就将步入歧途,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无从建立,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目标就难以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一新论断,顺应了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冷战思维的新的思维模式,是国际关系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我们正确把握国际局势发展的大方向,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提倡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和平国际环境。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世界。江泽民同志指出,“各国在安全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共同点在增多,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实现其安全目标。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安全挑战,实现普遍和持久的安全”,各国在“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互信,是指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和社会制度的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互不猜疑,互不敌视。互利,是指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平等,是指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协作,是指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从根本上减少不安全因素,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新安全观是对传统安全观的摒弃,反映了江泽民同志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安全问题的新思考、新认识,这种“非零和”的双赢、共赢思想,切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适应了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的时代发展要求,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大贡献。
统筹谋划,奠定我新时期外交工作的总体布局。江泽民同志根据对我国外交工作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提出要“将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重点。江泽民同志继承邓小平同志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的战略思想,强调要“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挖掘潜力,取长补短;团结一致,共创未来”等,得到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赞同。在谈到多边外交的重要作用时,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对我们营造战略态势具有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多边外交,主动参与国际体系的改造和调整,努力在多层面上开展对外工作,不断扩大同各方面的合作,增加彼此间的共识”。在这一外交新理论的指导下,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并先后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和亚欧会议,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的多边安全对话,成功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向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转变。中国政府有声有色的多边外交既大大拓展了中国的战略空间,又在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了建设性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促进了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
学习江泽民同志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就是要继往开来,努力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把一个安全的、和平的、稳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世界带到21世纪。1993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提出,作为有远见的、对人类负责的政治家,应该对世界人民做件大好事,这就是通过共同努力,把一个安全的、和平的、稳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世界带到21世纪,为人类迎来真正的和平与繁荣。历史的车轮已经迈进了21世纪。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愿做负责任大国的意愿,展示了希望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平、繁荣、和谐世界的愿景。在今年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再次指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营造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妥善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正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我国外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方面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加强外交战略的总体运筹和长远谋划,将国内执政理念与外交理念相衔接,体现了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基石、国内战略和外交战略协调统一的战略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体现了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紧密结合的战略思维。这是江泽民同志外交思想在新时期的创造性运用,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必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外交工作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加强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推动各种外交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统筹使用。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腾飞的世纪,是一个继往开来、奋力开拓的大时代。大时代需要大外交。大外交需要整合各种外交资源,提高总体外交的效能。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充分调动我国丰富的外交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对外工作,努力将各种外交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统筹使用,形成合力。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健全外事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在充分发挥政府外交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的优势,形成做好外事工作的整体合力。作为国家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对外交往工作要在中央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着眼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的目标,同心同德、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努力开拓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对外交往工作的新局面。
责编:刘彦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