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闻60分]>>
CCTV.com消息(新闻60分):今年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大门50周年。五十年来,中国和非洲,这两块远隔重洋的土地上的人民,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用血汗凝成了兄弟般的情谊。我们《新闻60分》栏目,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手足五十年》,今天播出第一集,为您介绍在中非医疗交流中发生的故事。1962年,经过八年民族独立战争后,阿尔及利亚正式宣布独立。刚刚获得独立的阿尔及利亚缺医少药,各种流行病盛行,人们求医无门。阿尔及利亚政府向全世界请求支援。当时,刚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侵袭的中国迅速做出了反应。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主持下,中国于1963年4月6日正式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医疗队。从此,拉开了中国向非洲进行医疗援助的序幕。
这里是中国援非医疗队在阿尔及利亚的第一个工作地点,是当年中国医疗队的总部所在地。
老院长:当时是有九十多个医生,分成小队,在九个不同的省,每个小队都有一个分队长,他们就在这个地方接受培训。跟总队长一块学习、总结工作,总队长经常会在九个省的医疗站点来回巡视。
中国援助阿尔及利亚医疗队当年来到这里的时候,条件异常艰苦。
1965年1月,一位牧区的危重产妇来到中国医疗队所在的医院,产妇子宫破裂,流血已经5天,急需输血。当时,医院的存血已经用完了。可更不巧的是,正值穆斯林斋月,当地居民白天不吃不喝,献血很困难。
徐贤泽:我们没有预备队,一个科室就是一个人,这个人垮了这个科室就不能工作了,所以队长他蛮注意我们身体的,不让我们搞坏了,当时逼的没有办法了,我们输了,队长也迫不得已,就准许我们输血。
紧要关头,中国医生沈行智和徐贤泽毫不犹豫地献出了600毫升鲜血。鲜血一滴滴流进异国姐妹的血管,产妇和婴儿得救了。
宋颖杰,湖北省中医院主治医师,曾3次赴非洲,累计在阿尔及利亚工作长达7年,被许多阿尔及利亚患者称为“中国妈妈”。
1990年,两个身负重伤的患者被送到这家医院。
宋颖杰:病人直接送手术室,是一个阿尔及利亚的探亲的战士,因为街上那个流氓打架,去救人家他自己挨了一刀,就插在这个心脏上,这个心脏破裂,当时血压是没有了,人是昏迷的。
经过九个多小时的抢救,中国医生硬是从死神手里把患者的生命夺了回来。当宋颖杰带着中国医疗队的外科医生们走出手术室时,身体虚弱的她,疲惫得几乎站不住了,刹时间,在走廊里,阿尔及里亚医生和患者爆发出如雷的掌声。
1991年8月,阿尔及利亚卫生部授予宋颖杰国家勋章,这是阿尔及利亚最高荣誉。
42年来,共有612名中国医疗队员获得非洲国家颁发的各种勋章。
责编: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