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开罗10月15日电(记者 林建杨 郭春菊)“都说汉语难,我倒要试试看。”安哥拉学生布兰卡向新华社记者这样讲述她在中国的求学经历。9年的中国留学生活让她深深爱上了中国和汉语。尽管眼下定居埃及,布兰卡仍梦想有一天能和家人一起重返中国。
1996年,24岁的布兰卡离开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前往中国留学。布兰卡那时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喜欢李小龙电影的她听说“中国人都会功夫”。
与布兰卡同行的还有另外10名安哥拉人。他们的留华学习生活始于天津大学,始于学习中文。没过多久,其他10名留学生相继返回安哥拉,原因是“中文太难学了”。只有布兰卡固执地留了下来。凭借这股韧劲,布兰卡在天津大学一呆就是两年。
为了继续在中国求学,布兰卡于1998年9月来到厦门大学。一下飞机,布兰卡就被厦门迷人的风光吸引住了。兴奋的她向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报到,由此又开始了长达7年的学生生活,相继获得广播电视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
而让布兰卡意想不到的是,她在厦大结识的第一个人、来自埃及的留学生阿什拉芙,后来成了她的丈夫。阿什拉芙1997年9月到中国留学,先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后在厦大统计系攻读硕士、博士。布兰卡与阿什拉芙于2002年底在安哥拉举行婚礼,随后返回厦门,继续完成学业。2004年9月,他们的爱情结晶阿卜杜拉在厦门出生,布兰卡的厦大同学给他取了一个中国名字――“阿杜”。
对布兰卡来说,在中国的学习生活经历仿佛梦境般奇妙。布兰卡说,她的母语是葡萄牙语,阿什拉芙的母语是阿拉伯语,她与阿什拉芙从相恋到结婚,汉语功不可没。
布兰卡于2006年3月随丈夫回到埃及。阿什拉芙顺利进入埃及著名的曼苏拉大学教授统计学,布兰卡则安心在家中相夫教子。“我很想念中国,想念厦门,”布兰卡操着流利的汉语说,“我真的很想回去,想跟人说汉语,想看中文电视节目。”布兰卡打算近期到中国旅游,她还希望阿什拉芙能在中国找到一份好工作,然后一家人重返中国。
布兰卡和阿什拉芙告诉记者,他们非常感谢中国政府提供奖学金,让他们有机会到中国留学,也非常感激中国人的热情帮助。
布兰卡说,安哥拉人对中国人印象很好,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安哥拉经商,很受欢迎。中国对包括安哥拉在内的非洲国家也十分友好,她希望非中人民的友谊能代代相传。
阿什拉芙说,越来越多的埃及人希望了解中国,去中国做生意。得知他曾在中国留学后,很多商人和企业找他咨询,他几乎成了一名介绍中国的“代言人”。(完)
责编: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