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艾滋病防治从“道德至上”迈向“理性多元”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2日 11:15 来源:新华网
专题:共同关注高致病性禽流感

  新华网宜昌10月22日电(记者江时强 黎昌政)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近年来,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已从“道德至上”的观念迈向“理性多元”,防治工作正日趋务实理性。

  中国是个传统观念深厚的国家。从传统观念出发,对商业性行为者、吸毒者和其他边缘化、易受伤害人群的保护型艾滋病干预,往往被认为是对卖淫嫖娼、吸毒、同性恋等不道德违法行为的容忍和放纵。在这种情况下,感染者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同时也使防治工作面临不少困难。

  面对日益严峻的艾滋病防治形势,中国政府选择了务实理性的态度。保护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合法权益,规定艾滋病检测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对艾滋病感染事实进行保密,为已感染的人提供关爱和治疗,确保法律不阻碍针对吸毒者和性工作者开展的减少危害策略。

  静脉注射毒品是中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为实施全面及时的防治,中国除将措施写入法律法规、加大对重点人群的检测、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外,2001年以来还陆续制定了《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艾滋病防治条例》等,为防治措施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

  日前在宜昌举行的艾滋病防治高层论坛上,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主任吴尊友博士介绍说,这些防治措施,不仅可以控制吸毒人群中的艾滋病,而且还可以预防或延缓向一般人群扩散,对全面控制将起决定性作用。据了解,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已有100多个区县开展针具交换工作,目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数达2.6万人。

  中国男同性恋人群中的HIV感染率已超过1%,已成为仅次于静脉注射吸毒的第二大高危人群。2003年,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协会成立社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2005年,中国卫生部以公开的官方文件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危人群行为干预队”要面向同性恋人群开展工作。在全国逾20个大城市建立以当地同性恋志愿者为主体、通常专业人员仅提供技术指导的工作组。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医生、被称为中国“在同性恋人群中进行艾滋干预第一人”的张北川教授说,近年来,中国男同性恋者由明显沉寂和孤立的隐蔽个体,演变成部分半公开或公开的、活跃的一定组织化群体。在现实社会和网民中,男同性恋问题出现了越来越多被主流社会接纳的现象。这对同性恋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是有积极意义的。

  吴尊友认为,目前全面落实这些措施还面临着一些困难,社会吸毒人群不易接受,使他们很难重返社会;部分基层干部对美沙酮、针具交换等防治措施认识不到位,影响措施落实;防治队伍人力不足和经费不足。尽管面临着这些困难,但防治工作将继续推进。(完)

责编:刘彦妤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