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根源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0月02日 17:23 来源:
专题:2006年“十一黄金周”
来源:金羊网
"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
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9月22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以上行为全部榜上有名。 (《南方周末》9月28日)
不可否认,以上描绘的确实是部分"丑陋的中国人"的形象,专家概括为"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可专家们却没有给出 "丑陋的中国人"产生的原因,或者将之归因于传统时代小孩穿"开裆裤"和国人对婴儿排泄习惯的训练太过随便,不能不说有点失之浅陋甚至滑稽可笑。
"丑陋的中国人"的产生确有其深层的文化根源的,那么,这文化的根子是什么呢?
在这些不文明行为中,有一些如果放到私人场合,算不得什么不文明,如脱鞋脱袜、赤膊袒胸、打咳放屁之类,但大多数却是在私人场合并不会发生,只有在公共空间才会发生的行为,如一个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人到了自己的家里往往并不会随地吐痰,恐怕没有一个中国人在自己家里会便后不冲水的,故要挖"丑陋的中国人"的根,应该从后一种行为中入手。
我们中国人对于公共空间里的一切都缺乏责任感,因为在国人看来,公共空间姓"公",并不属于自己,也就不必为它担什么责任。
在1892年出版的《中国人的素质》一书里,美国传教士明恩溥以中国道路的荒废状况为例,谈及中国人的缺乏公共精神时说:
"所有的人都认为,只要自己的个人财产不受损失,就不必去关心或者没有责任去关心公共财产,事实上,道路等属于公众,这样的概念,中国人心里根本就没有。‘江山'(即这个帝国)属于当今皇上,他能拥有多久就多久。道路也是皇上的,一切与道路有关的事都让皇上去操心好了。"
在这段话里面,隐隐透露出国人之所以缺乏公共精神的原因,即在封建专制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江山"是皇上的私产,平头老百姓不必同时也无权去过问――没有所有权,自然也就没有责任。另一方面,封建专制下中国政府在本质上是一个家长制的政府,所要求的是臣民的顺从听命;专制冻结与扼杀了一切自由的思想,驯服的臣民们只是按着来自国家、家族或社会的各种指令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以至于无法形成独立自主的个体意识――不能自主,自然也就不能形成责任感。
专制权力与民众的生存智慧博弈的结果,便是形成了被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称为"耻感文化"的东西。"耻感文化"主导的民众的行为往往受制于外部的强制力,即是迫于外在环境的压力,而不是出于他们内心的自觉,因为他们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在王尔德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里,当作恶多端、劣迹斑斑的道连看到自己画像的丑恶时,连自己都觉得可憎,为了获得安宁,他抓起了刀,向画像刺去,然而,他却杀死了他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副画像,便是他的良心――因为作恶,他受到了无所不在的来自他内心的罪恶感的追捕。而专制文化下的中国人最缺少的,就是这种由自省而来的罪恶感的制约,因此看不到自身的丑陋面目。
显然,中国人的缺乏公共精神的深层的文化根源是"公民权力的缺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耻感文化",以至于不能对公共空间产生认同感,故要改变国人"不文明"的形象自然得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加强外部的制约力量,使不文明行为付出高昂的成本;其二,加强公民教育,将个体从不公正的等级制的权威下解放出来,使个体成为自由思想的独立的主体--"人",以增强个体的自律与对公共空间的所有权的认同感。除此之外,我想,恐怕开不出更好的药方了罢! (宕子)
责编: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