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们是有创意的集体,在布达拉宫作千手观音状 |
| |
为了拍摄拉萨车站即将出站的火车,记者们在3800米海拔上冲刺奔跑 |
| |
在青藏列车上记者需要随时抓拍转瞬即过的景象,有拍摄到藏羚羊的喜悦,但没有观光的轻松写意 |
| |
记者们在采访环保志愿者 |
CCTV.com消息(记者陈卓T28列车拉格段报道):8月8日晚21:00,我正在回家的T28次青藏列车上,前方到站格尔木站。记得上次前往格尔木的夜晚是我与高原反应的“初夜”,不夸张的说那是我此行最黑暗的夜晚。回想这几天的采访,可以说酸甜苦辣,尝尽百味。
我们的记者来自全国各个媒体,而过去的一周时间,我们在青藏铁路相聚,为的同一个目的――向世界报道青藏铁路的情况。我们正是为了介绍真相而来到世界屋脊。此刻,我们也成为了青藏铁路的一部分,成为了青藏铁路上生活的人,也正因为这点我写了关于“梦梦”的报道,并把她放到人物聚焦里面。
很多人认为记者是个“美差”、“肥差”。公费旅游,受人追捧似乎已成了很多人对记者的看法。但事实和主观臆断往往大相径庭。
高原切忌多动多说,记者须反其道而行,务大说特说之!
高原上缺氧,如果你问有高原工作经验的人,他一定会告诉你“动作要慢、说话要少”。而记者必须反其道而行之。
要抢新闻、抓镜头,要跑、要快!
要访内容、谈情况,要说、要细!
我们跑得越快、说得越多,新闻就越精彩鲜活、越翔实生动;我们跑得越快、说得越多,身体就越心慌气短、越头昏脑痛。如果说我们有特别性,那就是别人可以少动少说,我们则必须多说多干。
少吃晚食乃家常便饭
采访展开后,情况多变,再加上交通情况复杂,我们吃饭基本都不准时。中饭3点、晚饭10点一度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标准作息时间。
强颜欢笑、打点精神
不管我们高原反应有多严重,也不管我们前一分钟是在吸氧还是在恶心呕吐,只要我们面对被采访对象,我都必须要体现出精神抖擞的专业面貌。
记者来到新闻现场,就像战士来到烽烟战场。没有记者是怀着观光的心情来到前线。我们欢笑,是因为我们采访到了有价值的新闻,或是我们为藏民的新生活而欢乐。
责编:朱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