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今日关注]震撼历史的重生(7月30日)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31日 11:44 来源:CCTV.com
进入[今日关注]>>
专题:记忆?感恩――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





朱立光1周岁时同父母的照片

  CCTV.com消息(今日关注):这是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惨剧,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被夷为平地,地震仿佛一双巨手,抹平了街巷、折断了桥梁、掐灭了烟囱,将列车横推出轨。一场大自然的恶作剧把唐山变得面目全非。无辜的死难者几乎都是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被突如其来地推向了死亡。7200多个家庭从地球上消失了,15000多个男人和女人失去了伴侣,4204个孩子没有了双亲。从此之后,24万亡灵有了一个共同的祭日。每年7月28日,唐山举城皆哀。

  30年前,他们在地震中失去了双亲,也因此在育红学校中邂逅了来自社会的无私帮助和人间真情,30年后,地震的遗孤们从哭泣的孩童成长为国家的栋梁;30年前这里曾经伤痕累累,一片废墟,30年后,城市从创伤中崛起,唐山在废墟中重生。凤凰涅磐新唐山,用30年书写下一个震撼人心的奇迹。

  演播室主持人 王世林: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今日关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年周年特别节目――震撼。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瞬,然而对于唐山这个城市来讲30年却不是一段短促的时光,这30年足够它拭去过去灾难的创痕。

  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我们一起回顾了在那场浩劫中震撼人心的拯救。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再来看一看,30年中唐山如何经历了一个从一片废墟到获得联合国人居荣誉奖的巨变,同时也了解一下那些因为地震而改变了命运的人们,如今又过着怎么生活。

  在今天节目的一开始,我们首先通过一个短片,认识两位从地震的记忆中成长起来的唐山人。

  30年前的那场唐山大地震,夺走了24万多人的生命,造成16万人重伤,一座百年工业重镇毁于一旦。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一些人预言,唐山作为百年工业重镇将成为从地球上抹去的城市。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地震,一夜之间使15886户家庭解体,4200多个孩子失去了父母,沦为了孤儿,这些孩子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出生不过百天。贾力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地震发生的一刹那,父母奋不顾身地用身躯掩护住惊慌的兄妹。顷刻之间房顶滑落,无情地砸在父母身上。大地震一夜之间使年仅14岁的贾力和妹妹永远失去了父母,贾力的左眼和右胳膊也受伤严重。

  伤愈出院后,党和政府筹款为地震孤儿在石家庄和邢台修建了育红学校,配备了专门的生活和文化教师。在那里,贾力兄妹享受到了和其它同龄孩子一样的关怀和教育。

  朱立光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老师。在那场天灾中,正在上小学的朱立光永远地失去了爷爷、奶奶、父母、妹妹和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朱立光成了一个孤儿。

  主持人:

  观众朋友,今天贾力和朱立光两位也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欢迎你们两位来参与我们的节目。

  刚才我们通过背景短片了解了你们两位的经历。你们两位今天是第一次见面对吧?

  朱立光 唐山地震遗孤 河北理工大学副校长:

  第一次见面。

  主持人:

  但是因为你们有着共同的经历,所以你们在一见面的时候是不是没有那种陌生感,有很多共同语言。

  贾力 唐山地震遗孤 唐山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测量队队长:

  我们感到很亲切。

  主持人:

  可以说回忆过去是非常痛苦的,因为那终归是一段阴影。但是今天我们不得不还要回到过去,从过去说起。因为在地震以后,我们知道在邢台和石家庄建立了两所育红学校,贾力是在石家庄的育红学校成长起来的,当时这个学校里有多少孩子,都多大年纪?

  贾力:

  石家庄育红学校有400多人,从几个月大的孩子一直到十四五岁。最大的十四五岁,最小的几个月。

  主持人:

  你当时去的时候是多大?

  贾力:

  我还没满14岁。

  主持人:

  那你当时在那算是比较大还是比较小的?

  贾力:

  对,比较大的。

  主持人:

  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强。

  贾力:

  那是,还有一届比我高,我是第二届的。

  主持人:

  你是说有一届比你高,那就说当时这个学校里头是分年级的。

  贾力:

  分年级的。

  主持人:

  你到那以后上的是几年级。

  贾力:

  初一。

  主持人:

  到那儿就上初一?

  贾力:

  对,初中一年级。

  主持人:

  在学习上老师肯定会付出的比较多,那么在生活上是谁照顾你们呢?

  贾力:

  石家庄育红学校其实就是400多个孩子组成一个大家庭,我们的家长给石家庄各地配制了最优秀老师,有生活老师,还有教学老师。分两个区,一个生活区,一个教学区,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主持人:

  当时你在学校里面生活,有没有觉得跟原来在家里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贾力:

  刚开始还是有的,后来都是一个大家庭,有很多兄弟姐妹都在一起生活,因为我们的经历是一样的嘛,慢慢感觉到老师给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主持人:

  就是从一个小家庭到了一个大家庭,大家在这个大家庭里其乐融融,相互关照,一块生活。

  贾力:

  对。

  主持人:

  应该说离开这个学校有很多年了,你有没有什么从学校带出来的纪念品吗?

  贾力:

  有,我们当时是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多,衣服都是统一的。

  主持人:

  衣服都是统一的。

  贾力:

  衣服、被单、床单。

  主持人:

  就跟现在的校服似的。

  贾力:

  对,但都有个编号,有个人的编号,我自己的编号是122号。我今天把我的一个毛巾被带过来了。

  主持人:

  这个毛巾被你就一直留着。

  贾力:

  一直珍藏着,作为我一个永久的纪念,还有122号也作为我的一个幸运号。

  主持人:

  那你给我们看一看你当时的毛巾被是什么样的?育红学校的孩子们用的什么样的毛巾被?

  石市育红,石市就是石家庄市的简称,石市育红就是石家庄育红学校。这是你的编号――122号。

  贾力:

  对。

  主持人:

  这个毛巾被确实已经用的好像已经没有什么毛了,但是很干净,你一直珍藏着。

  贾力:

  还很干净,我一直珍藏着,作为一个永久的纪念吧。

  主持人:

  对。那么现在回忆起来,当时在这个学校的时候,还有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贾力:

  现在回忆起来,我有个妹妹在那。

  主持人:

  你们兄妹两个在同一个学校里面。

  贾力:

  对,她10岁。当时我们俩互相照顾,当时经常给她买东西什么的。

  主持人:

  朱校长的经历可能跟贾力有所不同,那个时候你11岁。

  朱立光:

  11岁。

  主持人:

  11岁应该对那场地震记忆还是比较清晰的。

  朱立光:

  当时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给我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像一场梦。因为小的时候,男孩嘛,比较调皮,特别想听那些有刺激性的故事,结果常常的睡觉还做噩梦,不是打仗,就是天塌下来了,竟做这种噩梦。7月28号那天晚上3点多钟,自己好像在做梦,梦到房子倒了,然后外边也是哭成一片。但是醒来以后,哎?我今天是不是做噩梦啊?如果是做梦多好啊?结果一睁开眼,当时是土坯的房子,农村嘛。

  主持人:

  对,农村是土坯的房子。

  朱立光:

  然后身上全是木条,一摸后脑勺起了包了,鼻梁骨也砸折了,这才从梦中惊醒――这是地震。这么大的事情根本没有经历过,所以当时就蒙了。两个小时以后,应该说开始清醒了,才开始呼喊自己的父母,那时候什么都晚了。年轻力壮的就要去救人,像我们小孩,还有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被他们送到了公路上。当时也有人在喊,因为当时对地震知识了解也不是很多,说地震以后可能要发大水,或者要地裂缝,所以把体弱的小孩子全给弄到公路上,我始终也没有见看到我父母。

  主持人:

  始终也没有看到?

  朱立光:

  没有。

  主持人

  现在,你印象中的父母就是你11岁之前的父母。

  朱立光:

  对。

  主持人:

  有没有照片留下来。

  朱立光:

  今天我特意,这是我的亲戚前几年从废墟里面扒出来的。

  主持人:

  那应该很珍贵的一张。

  朱立光:

  他们认为很珍贵,就给我留下来了。

  主持人:

  只有这一张吗?

  朱立光:

  只有这一张。

  主持人:

  给我们的展示一下。

  朱立光:

  而且这个时候我才两岁,给你看一下。

  主持人:

  在这个照片的背后写的是朱立光周岁纪念。你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父母,什么心情?

  贾力:

  逢年过节的时候,肯定是最难受的时候,最难过的时候。

  主持人:

  你在学校,还不是在家庭里面,那个时候怎么过节?

  贾力:

  在学校比在家还多少好过点。

  主持人:

  孩子比较多。

  贾力:

  对,孩子比较多,老师也给你改善生活,逢年过节嘛。之后自己回到唐山以后是最难过的时候,常常自己在想,想的很多。

  主持人:

  自己有了家庭以后,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可能会更容易想起自己的父母亲。另外你在学校的时候是和妹妹都在那个学校,所以现在是不是和妹妹是最亲的?

  贾力:

  对,我们俩现在还住在一个楼上,从来没分开。

  主持人:

  立光呢?

  朱立光:

  我是在好多,尤其是面对人生的几次重大选择,对父母的这种思念是更深刻。

  主持人:

  那个时候特别想听听父母的意见。

  朱立光:

  对,假如说升学、就业、婚恋,这些都是人生的一些选择。

  主持人:

  应该说你们两个人在30年的过程中,是不是不愿意再回忆,或者说不愿意再触摸到这一段?

  贾力:

  在这30的过程中,不是特别想回忆那段经历,但是也得记住这段经历,这是人生最难忘的一段,终生难忘的。

  主持人:

  但是,也正是因为那场灾难改变了你们的命运,所以也直接影响了你们今天的成就,我们再通过短片了解一下你们两位今天的成就。

  从育红学校毕业后,怀着对党的感激之情和继承父母遗志的决心,贾力来到父母曾经工作过的唐山市水利局工作,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水利测量事业,这一干就是26年。26年里,贾力的一双脚丈量了唐山境内大大小小70条河流,踏遍了辖区内的每一寸土地,留下了一本本合格的测量成果。2000年以来,他先后带领测量队完成了国家省市重点工程测量任务4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400余万元。贾力说“我们地震孤儿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都想干出一翻事业,报效国家。

  朱立光也是当年那些地震遗孤中的佼佼者,虽然当年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是他从未放弃过读书的信念,从大学到研究生,他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1993年他又考入了北京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攻在世界8大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高科技项目――连续铸钢和高速铸钢。毕业后,他本可选择留京发展,但他选择了回唐山,留在母校――河北理工大学。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钢的冶炼、炼铸、技术与凝固理论研究,他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在内的近30项科研课题。朱立光说“是党和国家及亲人的爱给了我一切,支撑起我的信念、理想和精神,也才有一个地震孤儿的今天。

  主持人:

  这主要说的是你们工作以后的情况了。贾力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到唐山工作的?

  贾力:

  1981年7月份。

  主持人:

  回去就工作了。

  贾力:

  回去就工作了。

  主持人:

  我知道你工作的单位是你父亲原来工作的单位。

  贾力:

  父母原先都在这个单位工作。

  主持人:

  父母都在这个单位工作,在上班的头一天晚上你想了哪些,你有什么感触?

  贾力:

  谈到我头一天上班的那天晚上,我也是想了很多,一宿没睡着觉。

  主持人:

  在父母工作过的地方工作,心里边也是另外一种比较亲切的感觉。

  贾力:

  是。父母生前有很多老同事,叔叔、阿姨们都对我相当地照顾。我去了以后,都说往后要有什么事,把我们当成父母。

  主持人:

  我知道你一直珍藏着一枚非常珍贵的奖章,当时我们跟你联系的时候,说让你一定要带过来,我看到你今天也把它带来了。你给我们讲一下这张奖章的含意,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贾力:

  这张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2005年度先进工作者奖章。

  主持人:

  2005年度全国先进工作者奖章。

  贾力:

  对,全国先进工作者奖章。

  主持人:

  那是对劳动者最高的一个荣誉了。

  贾力:

  对,我上班工作以来获过很多奖,但是这个是全国先进工作者,是获得劳动者最高的一种奖励。当时心情特别激动,特别容幸。

  主持人:

  你当时在台上领这枚奖章的时候,想到了唐山大地震吗?

  贾力:

  当时想到唐山大地震了,都想到地震完了以后……

  主持人:

  就想到自己成长的经历过程。

  贾力:

  成长经历。

  主持人:

  朱院长,我知道你在北京科技大学上学的时候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且在当年的地震孤儿中也算是一个佼佼者。但是从你的经历来看,你觉得你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吗?

  朱立光:

  有人问过我,说您有没有什么挫折和其他人不一样?往往这个时候我就回答他,我和其他的人我自己没有觉得有什么两样。因为包括上学、就业、最后的工作,除了社会的关爱之外,地震实际上也造就了自己这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品德。再有就是我这一辈子受益最大的来源就是我的学校。在读书期间,我的导师是个女教授,叫宋迟,对我还有我的同学非常好,在自己的生活上、自己的学业上给了很多帮助,我就当着老太太的面叫过“母亲”,就说你像我妈一样,包括给自己改善生活,甚至买衣服,这些做得都非常好,所以到现在,我们始终也忘不了自己的老师。

  主持人:

  的确,在那场灾年中有很多家庭或者说是破碎了,或者说是消失了,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痛苦。我们这儿也有一组数字,就是唐山大地震的一组相关的数据。

  唐山大地震是使得3675位老人成为孤寡老人;4204个10岁以下的孩子成了地震的遗孤;30年以后的今天,近一半当年的地震孤儿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的确,在那场大地震中有像贾力和朱立光这样失去了双亲的地震的遗孤,也有些是被砸伤,造成了终身的残疾。但是,所有在那场灾难中活下来的人们,如今他们都是顽强、快乐地生活着。所以,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个镜头来认识一位特殊的女兵。

  她叫王林梅,曾经是一个特招入伍的漂亮女兵,如花似玉、能歌善舞。1976年7月28日凌晨,那场令许多人命运为之改变的大地震发生时,王林梅正值19岁的花样年画,然而,这一切都毁灭于唐山大地震的瞬间。王林梅的第三、四、五节椎体骨折错位,中枢神经受到严重创伤,导致全身性瘫痪,头部以下完全没有知觉,刷牙、洗脸、吃饭

  、翻身、排便,一切的一切都要由别人协助才能完成。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禁锢了。医生曾经断言,高位瘫痪,只有头部可以活动的她,大约可以活上五年。

  如今,经历了30年的风雨、坎坷,王林梅不仅活着,而且活得的美丽、从容,自信。写字对她来说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却以一种异常艰难的姿势学习打字、上网、浏览新闻、给朋友们发邮件、寄贺卡,她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在电脑的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敲出了一本长达16万字的书。在这本《期待每个黎明――一个特殊女兵的生命叙事》里,王林梅讲述了自己的欢乐和痛处,以及她对生命的感恩。朴素简洁的语言充溢着一个顽强而美丽的心灵对生活的无限珍爱,同时也显现着生命自身的尊严和伟大。

  主持人:

  王林梅在这个星期刚刚当选为了《感动唐山的十大人物》,据了解她在网上网友给她的投票率还是比较靠前的,我们也非常希望她到我们的演播室来。但是由于她的行动不太方便,所以今天我们只能通过电话来送去我们的问候了。

  王林梅,你好。

  王林梅:

  主持人好。

  主持人:

  首先祝贺你获得了《感动唐山十大人物》。第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一下,以前有没有想到过自己会获得这样一个称号。

  王林梅:

  我首先表示感谢,我以前真的没有想过。

  主持人:

  没有想过。

  王林梅:

  对,没有想过。

  主持人:

  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你活下来。

  王林梅:

  经历了唐山大地震那样一个惨烈的灾难,还能够幸存下来,我觉得这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因为唐山地震的瞬间,大家都知道,24万鲜活的生命瞬间就没了,我觉得不论什么时候让人想起来都会让人不寒而栗、痛彻心肺,所以经过这么些年我走下来了,尽管走得比较艰难,我越来越觉得生命实在是太宝贵了。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珍惜生命,来珍爱生活。

  主持人:

  好,就让我们让你最后这句话来共勉吧!非常感谢王林梅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您。

  王林梅:

  好,谢谢。

  主持人:

  今天我们节目中的几位嘉宾――贾力、朱立光、王林梅,他们可以说都是因为地震而改变了各自人身的命运,但是他们都从地震所带来的痛苦和回忆中走了出来,而且赢得了今天的成就。同样,也有人因为地震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是不是生命的轨迹,而是事业的方向,他曾经写下过这样一段独白:

  经历灾年是一种不幸,因为它带给人的是生死难卜、艰难危难可同时也是一种幸运人生。短促难得在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中,遇到如同唐山大地震这样几百年才发生一次的大灾难,而一旦遭遇并幸存下来就将成为一种珍贵的人生经历,并转化为精神财富和力量惟因,经历了毁灭才更加珍惜拥有惟因目睹了死亡才更加热爱人生――一位地震幸存者的独白。

  主持人:

  好,观众朋友们,刚才这段独白的作者王子平老师也来了我们的演播室,欢迎您,王教授。

  王子平 唐山地震幸存者 地震灾害学家:

  你好。

  主持人:

  我们知道,您原来是教经济学的,但是在地震以后你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地震灾害学来重新研究。地震灾害学对您来说应该是一门全新的学科。

  王子平:

  对。

  主持人:

  这种转变对您来说困难不困难?

  王子平:

  困难是有的,我的专业,我在大学学的和在大学教的都是经济学,所以我是个经济学教授。但是我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这个过程,那种惨烈的状况我亲眼目睹,而且我也曾经投身了那场抗震救灾运动。在这个过程里面我就观察到、体验到许多事情,就觉得许多事情应该记录下来,应该向后人有一个交代,唐山人花了那么大的牺牲,得到的教训和经验应该总结出来传给国人,甚至传到国际上去,让大家在灾害面前能够有一种科学的、冷静的态度和行为。出于这样一种想法,我就开始考虑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灾害。因为地震本身是自然现象,但是地震造成的后果、灾害是社会现象,它需要用社会来研究。实际上我们人类许多知识,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通过灾害,对灾害的研究获得的。

  主持人:

  我注意到您在研究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问卷的调查,我从您的问卷调查中选择了四个题:一个是从废墟中走出来,你当时想得最多的是什么?这当然是您做问卷调查中的一个题。还有一个是抗震救灾中,你听到过哪些谣传,或者叫谣言?地震以后,你有没有和其他几户家庭组成临时的大家庭?还有一个是一年以后,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您为什么要出这些问题,而且答案是什么?

  王子平:

  好。地震出来以后,你当时想的最多的,你最希望得到的、知道的是什么?我可以结合我自己讲,实际上我这个讲法和许多人是一样的,出来以后,当时最想知道的是这个灾有多大,中央知不知我们受灾了?会不会来救我们?实际上当时最怕被遗弃、被孤立。

  主持人:

  但您的问卷可能没有给朱校长,朱校长肯定又给你填的是:这是噩梦还是现实?他当时是这样想的。

  王子平:

  对。我们调查的结果很有意思,比方说地震当天中午前后,中央就派飞机来发了慰问信,这个慰问信在平时,人们说实在的并不是很重要的。但是那一天,那个慰问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生命、意味着期望、意味着我们得救了。人们从废墟里出来以后的那种茫然、那种无助、那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一下子镇定下来了。我们调查的数据大概是这样的:有百分之二十九点几,就是接近30%的人是在看到慰问信以后,心情才安定下来的。

  主持人:

  您你还选择有没有和其他几户家庭组成临时大家庭。

  王子平:

  对。

  主持人:

  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题?

  王子平:

  为什么设计这样一个题,这是唐山人在震后生活方式改变当中,也是战胜灾害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但是它是自发的举动。原来一家一户过日子的,地震以后那个情况有家里死人的、伤人的,还有家里全部财产损坏了的,那种状态每一家单独生存下去都是非常困难的。精神上需要互相鼓励,生活上需要互相照顾,粮食上也需要互相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自发的,三两户、三五户、十户、八户,多的到二十多户,大家自愿地、自动地过起了一种集体的生活。这里面有粗略的分工,有的人分工照顾孩子、照顾老人,有的人去上班――抗战救灾,有的人照顾那些有些轻伤、有些病的,这个家庭的功能和平常的家庭的功能有些区别,但是它在灾难的时候,为了救灾产生而产生的一些功能,它承担起来了。我们就想了解都有多大的面,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个活动?

  主持人:

  什么结果?

  王子平:

  结果有近80%的家庭都组织到这里面来,后来我在一本书里面,就是《瞬间与十年》这书里,我把它命名叫做“灾时共产主义大家庭”。

  主持人:

  观众朋友,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30年了,30年,让我们想起了“而立”这两个字。当年在唐山大地震发生以后,西方有些人说,唐山这个城市将要被从地球上抹去了,但是,现在这种预言可以说是不攻自破。

  唐山抗震救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人们精神家园的重建和唐山城市的建设,现在可以说唐山人的精神家庭已经是非常美满了,那么唐山的城市建设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呢?我们再来通过一个短片来看一看――三十而立的唐山。

  这是一个在废墟上重生的城市,马路如织,闹市繁华,宽阔的街道两旁大厦林立。唐山从被称为从地球抹掉的城市发展成为今天工矿企业云集、经济发达、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只用了30年。1989年,进入全国25个GDP超百亿元城市行列;1994年,经济总量提前6前翻两番;1995年经济总量达到490亿元,是震前的7.4倍;2005年,生产总值完成2027亿元,财政收入226亿元,成为河北省经济领头羊。

  主持人:

  我看到一条消息,说最近唐山正在筹备一个叫“专题档案馆”这样一个工程,关于可能要把很多地震的相关的一些资料要收集起来。王教授,您觉得这样一个档案馆应该收集哪些内容?你们几位是不是也有一些想法,要把自己的一些纪念品捐给档案馆?

  王子平: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想法。去年市委宣传部召开座谈会争求大家意见的时候,我就曾经做过这样的建议,应该现在就动手,把地震当中一些带有文物性质的东西收集起来,即便看起来很平常,但是三十年、五十年以后,它会觉得是非常珍贵的。现在政府要做这件事情,这里有好多东西,比如一些实物性质的东西,哪怕是人们日常生活用的用品,只要是在地震期间它存在过,它也经历过地震,都有收藏价值,这是物质的。还有一种是文化符号,在地震当中发生了很多事,现在大家讲了很多感动的、动人的故事。实际上,这些流传在口头文字上的东西,也应该尽早把它收集起来,这些成为一种文化的素材,文化的资源。

  主持人:

  关于新唐山这个问题我们先谈到这儿,非常感谢三位到演播室参与我们的节目,谢谢。

  好,观众朋友,到这里,我们为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特别节目就结束了,在节目的最后,我们要把一首月琴送给那些所有的从唐山磨难中走过来的坚强的人们,以及在那场灾难中曾经伸出过无私援手援助他们的人们,愿灾难从此远离我们,真情永驻人间。

  每个活着的人都是幸存着者,

  大地为你而鸣 ,

  逝者为生者承担了死亡 ,

  生者承担灾难的记忆 。

  30年的时光 就这样一起分担 ,

  他们一刻也没有离开我们。

  他们是我们的音乐家,

  爱情诗人、 劳动模范、 思想家,

  他们就是一块砖,

  已经被砌入新城市的墙 ,

  每一次粉刷是一次纪念 ,

  一幢新建筑就是一次对话 。

  为了明天, 怀念 。

  为了昨天 ,想念。

  为了希望 ,纪念。

  纪念抗震三十周年

  1976―2006

  制片人 杨继红

  主持人:王世林

  策 划 张舒扬

  编 辑 张梦溪 刁伟华 闫 敏 李 萍

  监 制 马 勇

责编:赵巍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