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记忆?感恩――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
CCTV.com消息(今日关注7月29日播出):这是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惨剧,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被夷为平地,地震仿佛一双巨手抹平了街巷,折断了桥梁,掐灭了烟囱,将列车横推出轨。一场大自然的恶作剧把唐山变得面目全非,无辜的死难者几乎都是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被突如其来的推向了死亡。
7200多个家庭从地球上消失了,15000多个男人和女人失去了爱人,4204个孩子没有了双亲,从此之后,24万亡灵有了一个共同的祭日,每年的7月28日,唐山举城皆哀。
1976年7月28日清晨,唐山在剧痛中痉挛,在剧痛中苏醒,震后黑色的雨瓢泼般倾斜向废墟,淡红色的血水缓缓流着,汇合成一条条红色的小河,在黑色的废墟上留下了一道道离失了的生命的轨迹。而在黑色的废墟下还有着一个个奄奄一息的生命,这时和死神搏斗、抢夺生命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女人保护孩子,男人救助女人,素昧平生、素不相识的人们成为彼此的恩人,而那些年轻的士兵们不管多少劳累、危险,只要有一息尚存,他们已经扒得鲜血淋漓的双手就不曾停止,唐山用一种残酷的方式考验了人性的伟大。
主持人(王世林):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今日关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特别节目《震撼》。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我们讲述了在地震中发生的许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是《拯救》。在形容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用到这样一个比喻,唐山大地震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离地面16公里的地壳中爆炸。虽然百万人口的城市在顷刻间被夷为了平地。但是在这场灾难中,唐山人并没有全部的倒下,因为他们有着自救抗震的精神,患难与共的精神,而且他们还有着解放军、医疗队和全国人民的救助与牵挂。
30年过去了,唐山人忘不了那段情,一串串的感恩之旅在悄然的进行着。今天我们这一期节目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解说: 30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张信东还是一个刚满10岁的孩子,地震发生山摇地动的一刹那,张信东被压在了自家房屋的瓦砾下,没过多久小信东被解放军叔叔从废墟瓦砾当中扒了出来。张信东永远不能忘记,在唐山抗震的日子里,解放军战士连续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在废墟里寻找幸存者。医疗队没日没夜地抢救伤员,被老百姓当做“定心丸”。从此,在这个10岁孩子的心中,那些穿军装的叔叔成了最亲的亲人。
解放军将受伤的群众送上飞机 |
30年过去了,对解放军叔叔的感恩,在张信东的心中埋藏了整整30年。2006年张信东骑上一辆自制的三轮车,沿着有军徽的地方带着几百万唐山人民的感恩之心,踏上一段感恩之旅。
主持人: 今天我们演播室的第一位嘉宾就是刚才故事的主角张信东,信东我首先想问你一下,在那次的唐山大地震中你们家的情况怎么样?
张信东(唐山地震幸存者 青年书法家): 我家里应该说是比较幸运的,家里没有人受难,但是我家的房子倒了,是子弟兵武装部队的人很快地把我从废墟里拯救了出来。
主持人: 应该说从你们家的情况来看,不像很多家庭一样经历过生死的挣扎,为什么你会存有这种感恩的心?
张信东: 当时子弟兵把我救出来以后,20天左右又因为我饮水不洁,又患上了严重的肠炎,然后发高烧,在解放军的帐篷里,是解放军的军医给我输液、打针,挽救了我的生命,所以说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有想感谢子弟兵的这么一个心意。
主持人: 实际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解放军在地震发生以后,对于唐山人的救助,到底解放军在你当时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儿童少年的时候,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什么印象?
张信东:当时我见到的子弟兵他们都戴着军帽,没有上衣,都光着膀子,都穿着裤子,戴着军帽,都光着膀子,以后我才知道,因为他们一进我们唐山的时候,跑步进我们唐山的时候,我们唐山的很多灾民都是赤身裸体,不管是男的女的,因为衣服埋在废墟里面拿不出来,房子没有倒的,人们不敢进去拿。当时解放军很多人,应该说10个人里面就有8个都是光着膀子的,他们就把上衣脱下来给了这些人,都是光着膀子进的唐山,进去以后,就顶着雨不停地抢险。前三天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几乎没有轮换,现在咱们在一些影视剧里面是子弟兵上去去扒人,然后人下来以后,又上去一批,这是以后的事情,当时那前三天根本没有轮换,他们晚上也没有休息时间,一直在那儿干,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四、五天以后,我小的时候在那儿看,一些子弟兵扒人的时候,临近中午的时候,每人给他们发一个馒头,让他们吃10分钟的饭,就见到好多咬了一口,甚至没咬馒头的战士们就躺在地上睡着了。
主持人: 赶紧打个盹。
张信东: 打个盹就睡着了,然后连长叫醒他们的时候,战士们互相都是摇醒的,甚至有的战士是互相用脚踢醒的,都是这样的状况,他们一点儿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主持人: 你当时跟解放军的亲密接触是什么时候?
张信东: 那是我家里一个月以后盖简易房,因为那个时候简易房都是左邻右舍在互相帮助,我记得那天早晨7、8点钟的时间,有一个连的战士从我家里过,连长停下来问我父亲说,你们家里盖房子需不需要人?我父亲说不需要,人很多,来的亲朋好友都很多。然后连长说,那好吧,我们给你们放下两个战士帮助你们,连长的队伍就走了。这两个战士从早上忙着干活,因为也没人注意,到了中午的时候,大伙都洗手吃饭,在谁家盖房子就谁家管饭,然后我父亲说,你们两个把手洗洗准备吃饭。两个战士不洗,我父亲说你们洗洗手、喝口水准备吃饭了。别人都洗手坐在那里等他们两个,他们两个还是在那儿不洗,我父亲说你们两个赶紧洗手,洗洗手赶紧吃饭,大伙都等着你们呢?两个战士说我们不洗。我父亲说为什么不洗呀?洗完手,我们吃口饭,喝口水。他说我们连长说了,不允许吃老百姓家里边的饭,不允许喝老百姓家里的水。我父亲说现在咱们不缺水了,也不缺吃的了,救灾的物资粮食已经很丰富了,水也不缺了,咱盖房子和泥的水都有了,然后两个战士说我们出来连长就是这么嘱咐的,我们饿一天饿不死。
主持人: 然后,你就开始了感恩之旅,你的感恩之旅是从哪儿开始的?
张信东: 这是我当时在3月1号骑着这辆三轮车,上面有宣传邓小平文选的字样,还有宣传唐山抗震的字样,这是从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出发,这是唐山的父老乡亲们在送我。
解说: 张信东带着整个唐山对他寄予的浓浓希望,踏上历时138天,行程几千公里的感恩之旅,张信东出发的第一站是驻唐山某部队,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他见到了他39年以来从未见到过的场面。军容严整的官兵、部队政委、司令员列着长队临门迎候,面对太阳下肃立的官兵,感恩的话语涌上了张信东的心头。
张信东: 凡是人民解放军都是我的恩人,欢迎他们在唐山地震30年之际来我们美丽的唐山看一看,我们唐山人民欢迎他们到这里作客,谢谢!再一次感谢解放军。
30年来,唐山人对子弟兵的无尽情怀都浓缩在这一鞠躬中,千言万语已无法表达张信东此时的心情,他当场挥笔蘸墨写下了“军民鱼水情”的大字条幅。三轮车的轮子在燕京东郊的大地上迅速飞转着,从唐山军分区开始沿途部队对张信东处处大开绿灯,四个月里,他走访了30多个当时曾给予唐山极大支援的部队,送出了800多张书法作品,先后与近6000名官兵见面恳谈。虽然也曾碰过许多钉子,也曾被人怀疑炒作,但是张信东从未动摇过决心,因为无论是感恩者,还是流过血汗的救助者,那一段岁月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
主持人:这一路上可以说你是有一个口号叫:凡是有八一军徽的地方。
张信东:就是我要感恩的地方。
主持人:就是你要感恩的地方?
张信东:对。
主持人:你都去过哪些有军徽的地方?
张信东:从唐山出发到唐山军分区,然后到了北空部队,然后到了坦克三团,到了坦克一师的师部,又到了坦克二团,到了三河武装部,从那里又到了平谷炮旅,然后又到了马昌营导弹部队,从那里又到了通州的小街部队,又到了陆航四团,从那里到了263医院,从263医院到了卫生处十三团,然后到国旗护卫队。
主持人: 可以说在当年的那场惨烈的灾难中,发生过许多非常感人的解放军救助唐山人的故事,像张信东一样,30年以后,很多唐山人也是心怀感激,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
解说: 他叫要庭良,曾是邢台某部的连指导员,1976年6月1日,要庭良转业到唐山市交通局工作,一个多月后,唐山发生了大地震,要庭良一家在地震的摇晃中,被重重的埋在废墟中。经过邻居们8个多小时的救助他和老板终于脱险,可是他8岁和11岁的一双儿女却被深深地埋在废墟的最底层。要庭良和邻居们无论怎样扒,还是无能为力,在这个时候,有人说赶快把咱们的灾情向解放军汇报,请求援助,这时候要庭良马上和另一个人骑上自行车冒雨来到机场,他们被红军机场内发生的一切震撼了。
要庭良(唐山市交通局退休干部): 到飞机场一看,哎呀,飞机场里全部都是伤员。
解说: 要庭良说,在那时候每一分、每一秒都牵动着无数条生命,红军机场成了唐山人民的生命线,要庭良他们终于盼来了解放军。
要庭良: (解放军一来)首先是抢救我的两个孩子,我记得是一个班一轮,一个班一轮,三个班轮流着扒我的两个小孩。当扒的时候哗啦一下,掉下一块废墟,这个时候我真心疼,我说别把我的孩子扒不出来,再搭上解放军(的生命),我说算了吧,别扒了。解放军38军的费指导员说,去你的,扰乱我们的军心。我听了这话以后,我激动的掉了热泪,人家就是这样有一线希望,还要做出最后的努力。
由于压得时间过长,扒出来时,要庭良的两个孩子已经窒息死亡。如今30年过去了,要庭良已经退休了,和老伴在家安享晚年,平静幸福的生活似乎使得地震的惨烈变成了尘封的记忆,然而解放军舍生忘死抢救伤员的英雄壮举,却在他心中似波涛滚滚经久不息。
主持人: 这又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拯救的故事,虽然今天在演播室,我们没有能够请到那位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孩子的解放军来到我们的演播室现场,但是今天我们在演播室请到了一位军医林月朝女士,林月朝女士当时是在北京军区医疗队工作?
林月朝(抗震医疗队员 原北京军区军医): 对。
主持人: 张信东你跟林医生也认识对吧?
张信东: 我是在感恩之旅过程中认识林阿姨的。
主持人: 你是怎么找到林医生的呢?
张信东: 我到了北京以后,得到了北京媒体的大力支持,然后媒体帮我联系到的林阿姨,《华夏时报》在报纸上登了一个寻人的启事,然后就是联系到的林阿姨,我和林阿姨见的面。
主持人: 我听你一直在叫林阿姨,为什么?
张信东: 因为当时我得肠炎的时候,就是地震出来的时候,就是像林阿姨这样一个年轻的、漂亮的女军医给我输的液,打的针,然后我见到林阿姨的时候,就仿佛看到了当年救助我的那位非常亲切的女军医。
主持人: 所以说林阿姨就是你心目中当年的那位军医?
张信东: 对。
主持人: 她是个代表?
张信东: 对,是的。
主持人: 林医生当时你们部队是怎么样到达灾区的?
林月朝: 我们部队当然是驻扎在秦皇岛市,离唐山市大概不到两百公里,一百多公里那么一个状态,我们是早上8点钟的时候接到上级的命令,我们一共组织了13个人,当时因为我们是做外科的,所以很有幸被院长点到名,两辆卡车向唐山进发,我们一路上看到路全都地裂,马路都已经扭曲,而且没有任何一辆车辆,开到谷野、快到开滦煤矿的时候,就已经被眼前的一片惨景给震撼住了。
主持人: 震撼住了,到那儿以后马上就投入到治病救人了?
林月朝: 到那儿了就马上救人,因为当时非常的惨烈,我虽然没有经过战争,但是我看过一些二战的片子和我们国家的一些国产故事片,虽然战争我没有经过,但是我觉得那个不亚于一场非常大的战争,我们就开始自救,唐山的人民就开始自救。
主持人: 您是外科医生?
林月朝: 对,那个时候我们是外科医生。
主持人: 当时可能最需要的就是外科医生。
林月朝: 对,我们就很快地把战备物资架好就开始抢救。
主持人: 作为外科医生来讲,那个时候可能是最忙的?
林月朝: 对。
主持人: 有休息的时间吗?
林月朝: 没有,前三天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休息,也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一个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
主持人: 但是在那个时候发现人的潜能是无限。
林月朝: 对,潜能是无限的,而且也不知道渴,也不知道饿,累的时候就换班,在地上一躺。
解说: 解放军派出医疗队207个,医护人员6300人,抢救重伤员45000人,做各种手术28800例,协助地方向各省市转运重伤员93000人,安葬掩埋尸体99500余具,运送救援物资156000吨,盖简易房43万间。
主持人: 对于林医生来讲,可能这30年的时间里边,那一段印象是不是在您的印象中,还是比较深的,是不是会想起来?
林月朝: 其实这一段历史,在张信东这个感恩之旅之前,我基本上是把它深深地埋到心里了,因为我觉得当时唐山是非常残酷的这么一个场面。
主持人: 当时信东找到你的时候,信东让你给他写一句话,你还记得你给他写的是什么吗?
林月朝: 我给他写的就是他感动了我,中心意思就是他感动了我。
主持人: 你还带来了李医生给你写的?
张信东: 对,我带来了。
主持人: 给我们展示一下,看看林医生当时给你写的什么。
张信东: 这一段就是当然林阿姨给我写的。
主持人: “你的行动让我感动,我相信所有参加过76年抗震救灾的全体军人及全国人民都会为你的精神所感动。”
张信东: 今天我特意为林阿姨写了一副字,我要感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我送给林阿姨。
主持人: “神医降福”。
张信东: 对。
解说: 震后党中央和国务院迅速建立抗震救灾指挥部,解放军和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物资源源不断地云集唐山,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紧张的救灾工作。解放军各部队出动近15万人,唐山机场一天起降飞机达390架次,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铁路系统的2万多名医务人员,组成了近300个医疗队、防疫队,空运重伤员到外省市治疗,共动用飞机474架次,直升机90架次,共开出159个卫生专列。
主持人: 在那场大地震中,除了来自全国各地人民的热情的援助,唐山人自己的抗震精神也一直支撑着他们走到了今天,在唐山地震纪念碑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话,记述了唐山人的唐山精神。
为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 戴连第送上新作 |
“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虽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主震方止,余震频仍,幸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
主持人: 好,观众朋友听完了这段碑文,这段碑文的起草者之一戴连弟先生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欢迎你戴先生!我们知道在唐山地震10周年的时候,唐山开始征集碑文,您是唐山地震的幸存者,同时也参与过当年救助同胞的工作,而且您也是起草者之一,所以我特别想知道,您在起草这篇碑文的时候,您理解的唐山抗震精神是什么?
戴连弟(唐山地震幸存者 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起草人): 我认为当时在那个年代,唐山人能够减少伤亡的第一个要素,是这种自救和互救。
主持人: 当时有一个数字统计,地震刚刚发生4个小时,但是已经有20万唐山人通过自救和互救得以逃生。
戴连弟: 我用我的切身体会来说,我是这儿救了之后,我上我妈那儿去救我妈,可是到我妈那胡同,还没进胡同,已经有好几家喊了,你帮帮我吧,负四号的、四号的、三号的、一号的,我扒了四个才到我们7号,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老妹妹、我大外甥女还在里面埋着,我妈他们倒是爬出来了,我就扒,我大外甥女脸已经憋得又苍白又大,出不上气了,我先把她胸口的石头扒出来,然后再把她扒出来,从她小姨身上扒出来,等扒她小姨的时候扒不出来了,因为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知道她小姨已经是非常严重了,没气了,我出来以后赶紧找石头把房顶砸开,然后把木头和柴火拿开,最后发现是一支木头把她的脚戳穿了,她动也动不了,激发起这个劲儿,尽管当时我也受伤,但是我把妹妹一抱出来,也是鼻子里面流黑血,就是憋得时间太长了。香港的记者就问我,他说你现在后悔不?我说在没人的时候,我潜台词我有后悔,对不起我老妹妹,因为那是个非常有出息的,刚刚上初中的孩子,替我承担了有病父母的好多家务。但是我想我多扒了这几个人,也应该说就补偿了对我老妹妹的这种歉意了,因为他是在呼喊,在救命,如果你见死不救的话,那今后怎么样面对江东父老,所以从这么一种朴素感情,人不能见死不救。
林月朝:在那个时候,在最危难的时候,根本不分什么军队,还有不分唐山本地的人民,大家都是互相帮助,互相的关心,真正的体现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那种非常地亲密、非常和谐的那么一个状态,我觉得经过这么多年,30年以后,社会进步了,而且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觉得对我们而言那个精神更应该发扬,更应该光大。
主持人: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林月朝:人和人之间一个更和谐的社会。
主持人:对,戴先生在20年以前唐山地震10多年的时候,你起草这个碑文,您是起草者之一,当时肯定是有一种感动,现在在唐山地震,我们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又是一个全新的唐山,美丽的唐山,而且我们的时代和社会也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了,您是不是也有一篇新的诗文的感动和冲动呢?
戴连弟: 我30年后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应该把人类之间的博大的爱发扬光大进去,这个包括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爱人民,这个应该是广义的爱,所以说我有所感触,所以说30年的时候,我写了一副。
主持人: 又有一篇新作诞生了?
戴连弟: “卅年劫后理惊魂,夺命颓城悸永心,挣扎青春存你我,翻新家国忆军民,回天浩气思相保,人本长歌唱日真,最是挥之不去愿,天生万物爱宜深。”
制片人 杨继红
策 划 张舒扬
编 辑 闫 敏 张梦溪 刁伟华 李 萍
主持人 王世林
监 制 马 勇
E-mail:jinriguanzhu@cctv.com
责编:刘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