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收集唐山地震罹难者资料建专题档案(图)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9日 07:32 来源:
唐山纪念碑前,一位女士带着妈妈的照片前来祭拜。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河北举行纪念活动。
王子平 河北理工大学教授,国内灾害社会学奠基人之一。1997年,王子平等人主持的调研报告《唐山地震灾区社会恢复与社会问题研究与对策》通过近2万个调查对象和上百万个数据,详实地介绍了唐山人在地震后种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鲜花慰亡灵。
新京报消息:7月28日是唐山抗震30周年纪念日,上午,河北各界干部群众1000多人集会隆重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
据唐山市档案局官员介绍,我国将着手收集整理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专题档案,其中包括24万多名遇难者的系统资料。
河北各界隆重纪念
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大会在唐山市燕山影剧院举行。纪念大会前,河北各界人士在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举行了向唐山地震中罹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烈士默哀仪式,并向唐山抗震纪念碑敬献了花篮,以表达大家的哀思。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张和介绍了唐山抗震救灾的情况和30年来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30年来,新唐山已经从废墟上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7亿元,财政收入226亿元,跃居河北首位,成为全国18个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之一。
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把唐山震后三十年总结为三个阶段:十年恢复生产,十年全面振兴,十年快速发展。
专题档案开始筹建
据唐山市档案局介绍,目前唐山地震档案虽然已保存了一些,但还没有形成较系统完整的专题档案。根据国家档案局和河北省档案局的安排,目前唐山市档案局已开始唐山地震专题档案的收集工作。征集内容将包括唐山地震预报、震前自然情况、伤亡损失、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等情况,每个主题、每个阶段都将有完整的资料,以便给后人留下这场大灾难的完整信息。
唐山市档案局局长杨振岐说,地震幸存者多还健在,收集整理包括死难者、预报等情况在内的档案资料条件还具备,但越往后难度越大。唐山将制定具体的收集整理保护计划,开展大规模收集整理,特别是加强民间资料征集,尽可能把各种资料集中妥善保管。唐山地震死难人数,一直是外界比较关注的话题。唐山市档案局征集保管处处长王金国说,档案馆过去有一些死难者的资料,是震后不久报上来的,包括当时一些街道上报的名单等,只能说是有,不能说全。下一步将从各个街道和村庄入手,收集系统的死难者资料。
■对话
精神救灾留下宝贵遗产
国内灾害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王子平称唐山人抗灾精神需要传承
本报讯 昨日下午,国内灾害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王子平对话本报,解释他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唐山大地震的原因。
90%唐山人是唐山人救出
新京报:为什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唐山大地震?
王子平:咱们国家对地震的研究时间不短了,但是地震中的社会问题自然科学没有办法解决。
新京报:调研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都有哪些部门参加?
王子平:1990年正式开始。北京方面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唐山方面由有7家单位参加,前后有30多人,发放了近两万份问卷,数据粗略地估计有上百万个。
新京报:你认为这个调研报告的价值在哪儿?
王子平:关于地震灾害和灾害社会学方面的成果,对唐山市是重要的科研成果,对地震后人的心理、行为的描述和论述,对指导防灾减灾应该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个人认为,唐山抗震经验中最基本的是对人的因素的重视。唐山人从受灾的那一刹那起,就拥有了双重身份,一是灾民,需要救援,同时又是战胜灾难的主体力量,唐山人不是消极等着国家来救援。比如,地震后,市区90%以上的唐山人是唐山人自己救出来的。再比如说工业生产恢复,15个月的时间,就把工业生产的规模恢复到震前水平。唐山人还在废墟上解决了100万人的住房问题。第三,唐山人恢复建设全部是50亿元,国家25亿元,唐山自己解决24多个亿。
抗震精神是财富
新京报:你是最早提出精神救灾的学者,为什么?
王子平:我一直在讲两个废墟,一是物质废墟,二是精神废墟。悲观、生存意识减弱,自杀现象,精神病患者增加,社会失范,这都是精神废墟的表现。唐山救灾一个非常成功的经验,就是在物质救灾的同时,进行精神救灾;所以唐山人很快恢复,并投入到生产中去。
新京报:可否这样理解,唐山人给后人留下了精神遗产?
王子平:地震之后,人的心理、行为形成了新的文化,我们叫它地震文化,这种文化需要传承下去,就是精神遗产,主要是抗震精神。十六个字: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前八字回答了受灾时,人与人的应该保持和谐友爱互助。后八个字,讲的是人在困难面前的精神状态,困难对人而言,是平等的,只要人类存在,不管穷人富人,都要面对困难,因此,人类永远都要面对困难,而对后人而言,这就是财富。
■防震
我国农村房屋基本难防地震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称一些城市执行防震标准不够
本报讯 唐山地震30周年,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现状如何?近日,新华社记者对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进行了专访。
陈建民介绍,我国已跻身世界地震预报科学领域前沿。但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最多发的国家之一。全球大陆破坏性地震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我国所有省份都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
“人民最关心的可能就是预报问题。”陈建民表示,从根本上说,中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漏报、虚报、错报的情况远多于成功的预报。“不报,地震来了,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报得不准,可能造成社会不安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很大。这对我们地震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农村房屋基本“不设防”的现状也让陈建民担心。据统计,我国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60%左右在农村。“农村建房缺乏统一的规范、技术指导和相应的管理,这种自行建造的房屋可能一个4级、5级地震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陈建民说。
“与此同时,大城市和城市群将是我国防震减灾的重中之重,”陈建民表示,一些地方对国家最低防震标准的执行还是不够,很多地方还存在无防震处置的建筑设施。“我国老百姓对地震知识的了解普遍不够,知识普及的范围和深度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陈建民表示,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公众的心理接受能力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相关宣传还不到位。
■现场
七月泪无语鲜花慰亡灵
本报讯 鲜花、泪水、哽咽……7月28日,在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在南湖公园地震遇难者纪念墙前,一片凝重、肃穆。随着黎明的到来,纪念碑前花篮和花束越积越多。鲜花里夹着纸条,上面表达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
上午,南湖公园地震纪念墙前堆满了鲜花,陆续前来表达哀悼的群众成百上千,54岁的胡淑娟说:“我是来给当年在抗震救灾中牺牲的263名解放军战士敬献花篮的,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她一边说一边抬起右胳膊,一个深深的伤疤印刻在她有些变形的小臂上。她说,当年要不是解放军把她从工厂的废墟中挖出来,她早就离开这个世界。
胡淑娟告诉记者,她现在是唐山市路北区的老年志愿者,去年印度洋发生海啸她捐了款。“人要有良心,知恩咱得图报。”她指着一枚别在胸前的捐款纪念章说。风一吹,从她所献的花篮上垂下一副悼联:“三十年,英雄救我犹在目;又七月,烈士真情浸今生”。
本版稿件综合本报记者新华社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郭铁流
责编:常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