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废墟重生 唐山新城向西北发展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6日 14:18 来源:

    来源:新京报

    地震改变了这个城市正常的发展节奏,最新规划将真正实现城市现代化

    编者按

    不要轻言死去的人,那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三十年前,我们栖身的大地仿佛要在一夜之间将全人类所有的苦难浓缩在一座城市。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造成24万多人死亡。一座城市,带着它的伤痛,几乎从地图上被抹去;三十年后,我们看到这座城市在灰烬与血泊中崛起。大地裂开的伤口,如今早已被生命的藤蔓缠绕得结结实实。

    凤凰山下,新唐山,三十年见证。它见证年轻的共和国遭受的苦难,见证一个时代经历的风雨历程,见证一个古老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我们相信,凡此生命,正如其所经受的痛苦与磨难,不仅属于唐山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与全人类。

    唐山重生30年,她从绝望走向希望,从困顿走向新生。我们制作这个专题,将从城市、企业、家庭、个人中感知一个新城市的醒来和再生。

    李玉林的手和别人不同。他左手小拇指的上半截向外弯折着,呈90度。那是他地震救人时弄折的。这位71岁的老人是唐山地震后第一个到中南海报信的人,如今生活在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两个时空里。

    李玉林所住的常青楼,是地震后按照上世纪70年代样式设计的扁而黑的两层楼房。透过窗外,却能看到90年代末建造的唐山第一高楼―――凤凰大厦。夜晚,他会去那儿乘凉。

    这两个年代相隔500米。

    在现在的唐山市,这样的细节很多。新华道的北面陆续出现四五星级的酒店,南面是整排的比火柴盒还难看的两层楼房;平整的柏油马路使用的是70年代的排水系统,一下雨,过于遥远的排水孔,会将路面雨水积成一汪汪池水。

    “那是因为地震改变了这座城市正常的发展节奏,使得唐山出现了跳跃式、断层式的发展。”赵振中说。

    赵振中退休前是唐山市规划局的副局长,被建筑师吴良镛称为“唐山市的活化石”。他参与了重建唐山市的规划设计,并经历了规划之外的变化。

    地震后,恢复建设规划中的唐山市是当时最现代化的城市,“比那时的上海、北京还现代化还合理。”赵振中说,但70年代的先进是越来越跟不上现在时代的要求了。可许多城市设施又没到老化的年龄,“顶多也就到中年。如要拆除改造,成本会很高。”

    于是,这座城市就徘徊在1970年到1990年的时空落差之间。

    变化从毁灭开始

    1976年7月28日下午4点左右,赵振中坐着一辆公共汽车―――当时从北京驶来的赈灾救援车,进入唐山市区新华道。全市已是一片废墟。

    “人们在瓦砾上刨着,挖着,都没有哭。”赵振中说。这时离地震发生已接近12个小时。

    地震前夕,赵振中在承德,支援承德的规划设计。作为全国有突出地位的重工业城市,唐山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应中央的要求设立了规划科,“当时的城市规划已经开始做了。”赵振中当初是唐山规划科科长。

    但这场突然而至的地震,完全超出了规划的想象和能力。

    震前,唐山整个城市设防的烈度标准是6度。赵振中记得,上世纪50年代,唐山要兴建一个发电厂,请了地球物理研究所来调查唐山的烈度标准,测出结果是6度。依据是:1945年,唐山滦县发生过烈度6度的地震。

    之后,这个电厂的标准也就成为了全市的建筑要求。

    “其实设防6度就等于不设防。”谢宗辅时任唐山恢复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他是1950年来到唐山的。震前,唐山80%居民住的是平房。而且平房是异常沉重的石灰煤渣顶,许多人是直接被屋顶砸死的。还有许多平房直接用砖石垒起来,“都没怎么用水泥,那就更不抗震了。”

    在当初的历史条件下,水泥还是紧缺物资。整个唐山市只有两条水泥马路。一条是唐山主干道―――新华道,而且也只是道路中间100多米铺有水泥,两端仍是石子或土路。

    另一条则是启新水泥厂门口1.5米的道路,“那是因为水泥多了,厂里人自己铺的。”

    即使用了水泥,但由于不是整体浇筑,也不能抵御烈度8度以上的地震。唐山其余20%的楼房是砖混结构,也就是将钢筋混凝土楼板直接搭在砖墙上,“地震一晃,楼板很容易就塌下来。”

    地震中,让谢宗辅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水泥仓,当时他在仓内休息。他醒来时,发现圆仓矮了几米。由于水泥仓是个直径10米的圆筒,地震只是将它的地基震松,圆筒本身没有任何损伤。

    谢宗辅钻出仓外,才发现水泥厂那些砖房全倒了。离水泥厂不远的开滦医院,共5层楼,也变成了3层楼高的废墟。

    其实,在发生地震的前一年,因为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唐山也有所警惕。这个城市在当时所能采取的预防办法是,一些唐山人将啤酒瓶倒置于桌面。但时间一长,他们也就把瓶子收起来了。

    而赵振中在赶回唐山后,发现自己的家人坐在屋顶上,并没有伤亡。他们幸免于难的原因是,搁在床头床尾的那两只储衣箱。地震时,几百斤重的屋顶全砸在箱子上。

    “决定生死的好像只是一种偶然。”赵振中知道,从那一天开始,唐山像很多个突然破灭的家庭一样,被这场地震彻底改变了。

    规划几经修改

    震后第一份城市规划出台,只用了三个月。

    “因为都是平地了,做规划就像画棋盘格子。”谢宗辅说,震前唐山的城市建设是杂乱无章的,家家户户都在平房里使用煤球炉。而这次灾难,对唐山来说,也是城市规划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机遇。

    这份由来自原国家建委和全国各地研究机构的专家编制出的规划,名为《唐山市恢复建设总体规划》,总体预算为19亿元。

    “恢复建设”成为关键词,规划的中心是照原样恢复。

    媒体曾披露,当时有关唐山重建的思路有过争论,一是避开市区底下的活动断裂带,放弃原有城市,异地建设,二是保留唐山的重工业城市体系和经济文化特色,在原地进行建设。后来,后一种意见占了上风。

    那时整个城市的行政机构全部解散,人员都归拢到唐山恢复建设指挥部。谢宗辅因为在地震频发的日本学过建筑,所以也就成为了指挥部的总指挥。

    1977年5月,国务院批准同意了规划。

    “变化发生在1978年。”谢宗辅回忆,那一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唐山,希望唐山重建能够先进一点,能体现70年代建筑的先进水平。规划开始修改。

    于是,原国家建委召集了吴良镛、戴念慈等全国各地的建筑大师,为唐山规划进行现代化修改出谋划策。

    会上甚至考虑,放弃砖木结构的房子,对于所有建筑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整个修改方案雄心勃勃,要规划出一个“先进”的唐山。

    唐山以新华道为界,原本只有路南路北两区。计划是打算放弃整个路南区。“因为那儿压着地下丰富的煤矿。”赵振中说,在恢复路北区的同时,再规划一个东矿区,并建一个新区。

    现在唐山的建设路比其他路都宽,“那是因为当初还想在上面修高架。”如果建了,那将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高架路。

    这条城市高架最终还是没修建起来。因采煤而塌陷的路南区也没有放弃。1982年,国民经济全面实行收缩方针。

    节省投资是当时最主要的精神。重建唐山的预算也从25.7亿有所下降。

    1982年1月的《唐山市恢复建设贯彻收缩方针的调整方案》,奠定了现在唐山市的基本格局:控制中心区、缩小新区、利用路南区。原计划从路南区迁出的企业,由92个减少到了9个。

    一些大型建筑的地基原本需要打桩,然后将整体建筑建立在这些铁桩上,“这样,建筑会异常牢固。”

    谢宗辅说,后来为了省钱,就改用10吨重的钢板将地面砸实,在上面直接盖建筑。“那样一栋楼就可以省400多万。”

    新华道是现在唐山最漂亮、最繁华的道路,但它只有4车道,50米宽。当初为了节省投资,将它的运输能力限定在2000辆/小时。

    谢宗辅估算,现在的车流量翻了10倍都不止。

    “当时谁也没想到我们发展得这么快啊。”当时在重建指挥部参与城市规划的白玉生说,就是这个宽度,在当时还引起了争论,不少人认为50米太宽了。他认为,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要求当时的规划。

    超过当时的北京上海

    这座“小县城”毕竟还是发生了现代化的变革。地震前,唐山具备所有重工业城市的弊病:污染重,工厂住宅交错混杂,城市基础设施落后。而这场毁灭性的灾难让它率先尝试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成果。它的改变,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北京和上海。

    “当时北京、上海都还没有污水处理厂。”赵振中说,重建后,唐山就有了自己的污水处理厂,可以不像以前那样直接将污水排入河里了。

    唐山的改变还是全面的,从城市功能分区、完善配套的生活区域,到市政公用设施、城市绿化系统,都力求改变传统重工业城市的混乱局面。

    强胜冠一开始搬入新区时,是兴奋而不适应的。

    他是唐山钢铁厂的工人。

    1981年,他住进了70号小区。他发现所谓小区就像一座“城”。区中心有百货商店,百货店对面还有粮店。

    当初的粮店现在已成为待租的铺位,曾经的百货店如今也成了一个个的小杂货铺。

    看着现在面前一片空无一物的沙地,强胜冠说,当初这里是小区的健身场所,沙地上还有器材呢。

    按照规划,在这些80年代的“城”里都有幼儿园、小学、副食店。三五个“小城”形成一个“大城”,那里有电影院、医疗卫生所、废品收购站、布店、浴室等等。很长一段时间,强胜冠出去逛街,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惊喜。

    震前,他住在“小山”―――当时唐山人口密度最高的居住区,也是地震的震中。

    “那差别太大了。”小山的平房一排排都挤着,吃水要到远处的井去挑。

    而强胜冠在70号小区的住房里,有独用的厕所和厨房。厨房里有煤气、厕所里有自来水。他有亲戚在上海,对他说,上海人都住很窄的石库门,每天还要倒马桶,即使那些住在工人新村和老洋房的人都是几家共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的。

    地震后,唐山兴建了自来水循环管网。城市里所有的水拴都不见了。原先要么在几栋楼间,要么就沿街会排列着许多水拴。唐山人喝水就要用桶去挑。

    “然后又有了焦化厂,进行集中供热。”谢宗辅说,城市里许多居民都可以用上煤气,而北京普遍还在使用沉重的液化气罐。

    大企业艰难搬迁

    在规划中,唐山重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企业从老市区搬迁至新区。但这些愿望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谢宗辅说,规划搬迁的有46家企业,但最后实际搬迁的企业连10家都不到。

    启新水泥厂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例子。这个厂在中心区的东部。它每天要排放150吨左右的粉尘。在最初的规划中,就打算将它搬出。

    赵振中说,而且启新也同意搬迁,所以在启新附近规划了各种商业和住宅。“现在启新周围的人只能在粉尘中生活。”

    原先的搬迁计划是,在新区新建一个冀东水泥厂,等冀东投产运行,启新就开始搬迁。启新的宣传部长卢锡林说,最初是这样准备的,冀东的主要领导也都是启新派去的。

    而1986年,当这个亚洲第一的水泥厂建成投产时,一位建材部的领导来到启新,宣布启新不再搬迁。

    唐山在地震之后一共做过4次规划。每次规划中,都要求启新搬迁,但至今启新还在原址生产。启新的所有生产机械都到了使用年限,最近该厂又重新更换了机械,继续生产。

    赵振中明显感受到启新背后的力量。这个厂成立于1889年,而唐山在1938年才建市。这个企业比唐山年长近50岁。它又是中国第一代水泥的出产地,是1954年,毛泽东来到唐山视察过的惟一一家单位。“以前,它是部属企业,要它搬,很难。”

    像启新这样的大型国企在唐山很多,而且它们的成立都早于唐山市。

    1878年,光绪期间,开滦煤矿―――中国近代第一个矿井刚创建时,唐山还是个小镇。之后的唐山机车车辆厂、唐山搪瓷厂、唐山钢铁厂、发电厂都沿着陡河逐个建立。

    这些大企业聚拢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开滦煤矿在震前就拥有了40万人口,唐山市的东矿区住的几乎都是开滦的职工和家属。在大企业的推动下,唐山也从城镇发展为城市。

    但是,这些重工业企业带给唐山市的直接后果是,全市每年排尘26万多吨,排废水11000多万吨,排废渣1000多万吨。

    “它们往往又盘踞在市中心。”赵振中说,要让这些企业搬迁实在不容易。

    原华新纺织厂、机车车辆厂等企业都和启新一样,在新区建起了新厂后,老厂依旧维持生产。“这样,城市很难实现它的合理性规划。”

    唐山“第二中心”

    王雪峰对唐山的希望寄托在1994年―――201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上。他希望这次规划能真正实现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让它回归到自身正常的发展轨道上。

    王雪峰是唐山市规划局的党组书记。他介绍说,整个城市将向西北方向发展。城市的生产力朝着沿海地区推进,发展海洋经济。曹妃甸工业区就是一个典型。整个唐山在经济上,对传统企业依赖少了,城市自身发展的能力和空间也就大了。

    “启新肯定是要搬迁的。”王雪峰在最新的总体规划中,已经将启新水泥厂列入到搬迁企业行列。“等到它的经济实力达到搬迁要求了,它就必须搬走。”

    中心区依旧是让王雪峰头痛的问题。最新的规划将会从中心区的东南部开始着手改造,“那儿相对落后得比较严重”。王雪峰说,在恢复建设时,那儿都是平房。

    这些70年代标志性的建筑将一点点地在新的规划中被抹去。

    而唐山市西北处的机场新区是王雪峰更为看好的一部分规划。在那里,唐山将摆脱地震、大企业的影响。

    那块地有23平方公里。

    将会出现一个市政广场和诸多现代住宅设施。它将会成为唐山第二个市中心。

    “真正的新型都市将会在那儿出现。”赵振中也听说了这事。那儿原先是一个军用机场。关于这个机场搬迁,王雪峰他们就和相关部门谈了10年。

    现在虽然退休了,赵振中仍会到规划局来走走看看。他喜欢听到有关城市建设的所有消息―――旧的一点点被改造,新的一点点在建设,“也只有这样,通过两面渐进地实施改造、建设。唐山才能从分裂的两个时代,一点点回到一个时代中来。”

    ■历数奇迹

    30载重建历程

    “十年重建”:1986年6月,重建竣工面积1800万平方米,23万户居民迁新居,占总户数98.5%.“十年振兴”:截止到1995年,各类房屋建筑3358.41万平方米,人均居住、供水、供热、供气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十年快速发展”:到2006年,市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比震前扩大了两倍多,各项事业成就瞩目,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居河北第一。

    数字唐山

    1989年,进入全国25个GDP超百亿元城市行列。

    1994年,经济总量提前6年翻两番。

    1995年,达到490亿,是震前7.4倍。

    2005年,生产总值完成2027亿元,财政收入226亿,成河北经济领头羊。

    荣誉唐山

    1990年,成为国内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

    2003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4年,唐山南部采沉区绿化项目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2005年,第三次荣获创建全国文明生态城市先进市称号,第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唐山新名片

    南堡盐场:亚洲最大海盐生产企业。

    曹妃甸工业区:河北“一号工程”,中国未来的“鹿特丹”。

    唐山陶瓷:中国陶瓷工业发祥地创新升级,成为北方瓷都。

    唐山港京唐港区:渤海湾迅速崛起的一颗璀璨的港口新星。

    国家领导人关怀唐山

    1978年9月,邓小平亲临唐山,对重建指明方向。

    1996年,纪念唐山抗震20周年前夕,江泽民为唐山题词“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并亲临唐山视察。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多次视察唐山,做出指示指导工作,给唐山人民巨大鼓舞。(以上资料均据唐山市委宣传部)

    ■故事

    一座“恐高”的城市

    在抗震纪念碑对面,有一栋唐山的标志性建筑―――百货大楼。它只有4层楼高,但有好几百米长,就像一块巨型方砖,横卧在新华道边。

    虽然唐山也有高层大楼,但仅有的零星几幢,更显得唐山的建筑“匍匐”于地面之上。对于高度,地震之后的唐山始终存有某种恐惧。

    曾经的唐山恢复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谢宗辅说,他记得当时手下有一名采购员,去广东出差,对方听说他是从唐山来的,想款待他住很好的宾馆。但这名采购员执意要住平房。可当地早已没有平房。最后他就在门房间过了一夜。

    赵振中也有类似经历。

    他去北京出差时,同样没找到平房,最后住在了一个地下旅馆里。

    地震之后的统计数据表明,平房的死亡率是11%,楼房的死亡率是87%。

    “不要说高层,地震后,四五层的房子都没人敢住。”启新水泥厂在地震后很快就盖好了楼房,但没人愿意入住。为了起到示范作用,谢宗辅是全厂第一个搬入楼房的人。

    现在唐山的路南路北区都是式样呆板、被人讥笑为“火柴盒子”的楼房。“但确实牢固。”谢宗辅说,这些楼房都采用“内浇外挂”的方式建造,整栋房子就是一个整体,内墙不是砖块砌的,而是水泥直接灌注。个别异常坚固的房子,在拆除时,必须通过爆破。

    在唐山,高层商品房与这些火柴盒子相比反而受人冷落。10多年前就已经盖好的高层住宅―――世纪华亭,在最初的销售期间,几乎无人前来购买。

    丁小鹏36岁,地震时6岁,他曾陪朋友看过世纪华亭的房子,“销售情况很惨淡。而且开发商也换了好几手了。”最终,他朋友还是没有购买高层住宅。

    现在好多高层住宅住着的都是些外城市的人。丁小鹏说,“一个大企业就在世纪华亭买了100多套。”

    2002年,丁小鹏买房子了,在一座6层的住宅楼的2楼。有一次,丁小鹏曾听出租车司机说,唐山的地下都是空的,有一辆载满啤酒的大货车在路面行驶,忽然一只轮子将地面轧出了一个坑。丁小鹏就想,看来他选择2层还是对的。(记者 闾宏)

责编:霍筠霞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