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千里走青藏(一)--西宁印象  
移动用户
联通用户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3日 21:21 来源:
进入[东方时空(新版)]>>
专题:两岸四地“千里走青藏”
专题: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六位主持人在发布会上

李心怡,王德恺在西宁车站

陈展鹏、夏嘉璐和当地的歌王

千里走青藏---当地著名的歌王

张羽在清真寺

张羽、卢秀芳在清真大寺

  东方时空消息: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在7月1号全线通车了,而在此之前,我们《东方时空》栏目也做出了一个小小的壮举,我们联合了台湾、香港、澳门,一共六家华人电视媒体历时17天,行程2000多公里,完成了一次大型的采访报道。从今天开始,《东方时空》将隆重推出由两岸四地六家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新闻专题节目《千里走青藏》。

  首先来看一下青藏铁路的线路图,青藏铁路的起点是青海的西宁,终点是西藏的拉萨,全长1956公里。我们这次采访是兵分几路,沿青藏线铁路和青藏公路齐头并进,在这2000多公里的行程当中,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工程壮观,会看到什么样的奇地壮观的自然景观,又体验到什么样的多姿多彩民族风情和社会风情,我们又接受到了什么心理和生理上的高原考验,我们都会一一呈现在节目当中。

  今天就让我们从西宁出发。

  当飞机飞临西宁上空的时候,我们从飞机上看到了远处连绵不断的雪山,我的同行们都纷纷拿出相机开始拍摄,此刻每个人心中都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

  卢秀芳 台湾东森电视台主播:啊,我们到达西宁了,从下飞机开始的第一步,之后每一步对我来讲都是一个新鲜的体验,因为我从来没有来过青海,也没有来到西藏,真希望高原反应不要发作,一定能够把这个报道做好。

  陈展鹏 香港亚洲电视台主持人:很兴奋,很紧张,很有英雄的感觉,我要挑战一个全世界最高的一个火车站,就是唐古拉山,我相信这次的旅行应该非常的精彩。

  李心怡 澳门广播电视有限公司主持人:我希望我能够把整个路程、整个过程,这么伟大的工程带回澳门,让我们澳门同胞与他们一同感受这是中华儿女的骄傲,我们启程。

  王德凯 台湾TVBS电视台主播:西宁,西边安宁,凉夏之都,避暑圣地,我们要在这里接受一些高原的训练,然后开始我们千里走青藏的脚步。

  张羽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到西宁了,当我们的飞机徐徐在西宁上空要降落的时候,你首先就会看到连绵不断的雪峰,然后是黄色的雄山峻岭,最后才是郁郁葱葱的西宁河谷,远处的雪山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且我们的车轮要翻过它,最终达到世界第三级,对这条路,我所要准备的就是要健康的心里、敏感的心和发现力。

  夏嘉潞 台湾中天电视台主播: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在西宁下塌的饭店,这个饭店很高,我们住在15层楼,不过我们已经在海拔2300米的地方,还好,身体上没有很好的状态,准备了红景天,所以这一两天准备开始吃了,这里头的装备是为了未来几天要使用的,所以今天在这里,我们可以好好睡个好觉,洗个好澡,因为未来几天的日子会越来越辛苦。

  2006年5月23日上午十点,我们《千里走青藏》摄制组在西宁火车站广场举办了此行的启动仪式,我的同事白岩松也特意赶来助兴,为我们鼓劲加油。

  白岩松:首先我们要请出这次《千里走青藏》的两岸四地的六位主播,当然了为了表示这种祝福,青海当地的同仁也好,还有观众朋友也好,他们一定要用当地的仪式,献上祝福,献上哈达。

  接下来就要回到主持人的老本行了,这时候我开始不羡慕你们了,开始同情你们了,因为接下来是考试阶段,先把题板拿来,长这么大第一回当考别人的人。张羽。

  张羽:这是白岩松的存折密码。

  白岩松:回答正确。把话筒给秀芳就行了。

  张羽:这个数字,5072是我们青藏铁路最高点,也是世界铁路最高点。

  白岩松:这个数字答对了。张羽到过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多高?

  张羽:我曾经在海拔四千初的一点时候呆过半个小时左右,后来觉得比较难受,因为当时带的两罐随身氧气已经吸完了,实在没有氧气吸了,我说那咱们就下去了。

  白岩松:这一次要过五千?

  张羽:所以这也是我要面临的一个挑战呢,说实话行不行,现在还真的不知道,不光我,我想我们六位,我们六位同行都可能没有达到过这样高度,所以这也是我们人身新的高度,当然走青藏铁路线是人生新的高度,我们希望我们能坚持下来,完成任务。

  白岩松:接下来我们换一个数字。

  李心怡:冻土的那个路段是吗?是什么?展鹏

  陈展鹏:是过四千米的一个路段。

  李心怡:是吗,是,你答对了。对,他答对了。

  白岩松:给点掌声好不好。恭喜你们答对了。

  李心怡:谢谢展鹏。

  主持人:心怡,澳门很热,但是祝你越往上将越凉,你都做了哪些准备?

  李心怡:就是放开,什么都能够制人,不那么紧张,什么事都好办,我把这句话好好的记住,希望这次的路程能把所见到的一切事情待到澳门特区,让我们的同胞们也能够深深的感受这一个世界上的大工程,也是我们华人的光荣。

  白岩松:接下来给展鹏。

  陈展鹏:有提示了,这位女士告诉我,可能是平均的海拔。

  白岩松:把话筒给她。是什么意思?

  王德凯:会不会是新线路段平均海拔高度。

  白岩松:恭喜你答对了。但是展鹏你做了哪些准备,来高原之前,以前到过这么高的地方吗?

  陈展鹏:以前最高去过3700海拔,这一次我过来,其实没有什么心理的压力,我觉得应该可以,因为在香港很多朋友都跟我说,你这次的旅行去哪里,我说去青藏铁路,每人都跟我举起手指,说好吧,年轻人应该去,行吧,没问题,有他们给我的信心,我觉得还可以。谢谢。

  白岩松:好,谢谢,请你把话筒给嘉潞。

  夏嘉潞:这是全长的长度,青藏铁路。

  主持人:全长的长度,回答正确。以前来过这里?

  夏嘉潞:从来没来过。

  主持人:自己最担心的是什么?

  夏嘉潞:最担心是工作人员的状况,几位伙伴们都讨论过,我们其实都算已经比较好的状态了,因为我们不像很多工作同仁,像我们的摄像机要扛这么重的机器在这么高的地方工作,我觉得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所以身体的部分是最大的担心。

  王德凯:这是北京到拉萨行车走青藏铁路所需要花的时间。

  白岩松:我看咱们第一辆车的司机您为什么要说对?您要是开慢一点,她的答案不就错了。

  司机: 我一定要开快。

  白岩松:开快了,她也错了,咱们奔46走。

  司机:那不行。

  白岩松:在高原上速度有没有限制?

  司机:在高原上速度有限制,最高时速要达到120。

  白岩松: 德凯,恭喜你答对了。这还有第二个答案,这是为了完成两岸四地千里走青藏,前后方记者加起来的人数,你最好奇的是什么?在这一条线上,还有未来的十几天,但是让你最好奇的?

  王德凯:说真的,我最好奇的是,在一些行经过附近还没有人居住的地方,会是无人的车站,那么高科技的交通工具行驶在这么荒凉的原野上,那样的对比感觉是我最好奇,最想去看的。

  白岩松:谢谢。

  卢秀芳:41.5,难道是台湾民众走过青藏线吗?点五不可能。

  白岩松: 现在思维方式就是错误的。你的鞋是多大号的?

  卢秀芳:我的鞋码,你泄露了东森电视台的机密。

  白岩松:给大家讲一个小小的细节,很精彩,秀芳的鞋码是41.5,最后在进入高原的时候找女鞋,这么大的尺码没有,所以只好配备了给她一双男鞋。

  卢秀芳:对,我双的是男鞋,大家也了解东森电视台的苦心,派一个脚最大,走的快,站得稳的人来。

  白岩松:对,因为41.5,底盘会比较稳定一点。

  卢秀芳: 对,路遥知马力。

  白岩松:秀芳,好久之前当听说有青藏铁路要通车之后就一直有愿望一定要来,为什么?好像我感受这种愿望已经超乎你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的愿望?

  卢秀芳:的确,其实是有私心的。我们看到这次来过程当中,就一波三折,非常的辛苦,但是不管身为台湾的记者,或者台湾的民众,我想青藏铁路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梦想,也是一个奇迹,所以这次我想很高兴,我们三位来自台湾的记者,我们是带着所有台湾观众的眼睛、鼻子、耳朵一块来的,我们要用我们的眼睛去见证青藏铁路建造的历史,用我们的耳朵去倾听所有建造铁路英雄的故事,也希望能听到藏羚羊在草原上的呼唤,当然我们要用我们的鼻子去努力呼吸稀薄但是清新的青藏高原上的空气。

  白岩松:但是接下来从终点要回到起点,是我介绍下一位嘉宾的方式,从1974年一直到1983年参与到整个青藏铁路一期的建设过程中,把铁路一直修到了格尔木,那是那个阶段的终点,我要介绍的这位嘉宾就离开了青藏铁路,但是到了新的世纪,当二期需要他的时候他又回来了,巧得狠,让他回来又回到了格尔木,又是从终点回到起点,让我们隆重地请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副董事长丁原臣,有请。丁总,今天可是把您当成铁道建设者,没当成丁总。

  丁原臣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副董事长:我作为一个铁道兵的老战士,1974年与数万名铁道兵进驻青藏高原,铁道兵第733团驻守在泉井,因为那里有一股泉水,方圆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人能够饮用的水,只有柴达木的咸水,全团3700官兵就靠这股泉水来生活,来施工,不仅在工程上,特别是在生活上,我们的战士、官兵每天都期待着水车的到来。如果今天刮大风、下大雪可能车来不了,脸盆里早上洗完脸的水留到晚上洗脚,绝对不会倒掉,只有水车到达了才舍得把那盆水倒掉,我想借此机会跟我一起战斗在青藏高原常眠于昆仑山脚下的战友们说几句话:战友们,青藏铁路修通了,你们放心了!你们的愿望实现了!几代人半个世纪的青藏梦圆了!!!

  白岩松:我的六位同仁马上就要出发了,他们将兵分三路,在今天的采访过程中,第一路将去离西宁火车站很近的青藏铁路指挥大厅去进行采访,第二路要去咱们西宁的东关清真寺进行采访,第三路当然到了青海要采访著名的花儿了,等待他们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报道。

  西宁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城市,人口有100多万,少数民族占到了23%,这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是从古丝绸南路和唐伯古道的重镇,也是古今东西往来的必经之地。

  20世纪,美国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到,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在2006年7月1号,当第一列火车在青藏铁路线投入全线正式运营的那一刻起,一切已经发生了改变。其实修建通往世界之巅的铁路,这个尝试从48年以前就已经开始。1958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到格尔木段开工,期间断断续续,直到1979年的9月,全长814公里的一期铁路修通建成,1984年正式交付运营。

  然而当年的一期线在穿越了80多公里的沼泽地段,一百多公里的风沙区以及42公里像刀刃一样尖尖突起的盐壳地带三大考验之后,再挣扎着延伸到了青海格尔木32公里外的南山口处就再也无法通行了,因为再往后的道路,太荒凉、太冷、太缺氧。这个寂寞的终点在等待了22年之后,2001年的6月,青藏铁路新线终于开始在南山口继续向拉萨延伸。四年多的时间里,四万多名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在一一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那体后,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2005年10月15日,这道耗资超过330亿的世界海拔最高、穿越冻土历程最长的高原铁路终于全线建成。青藏铁路新线从格尔木出发,经纳赤台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二道沟,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北部高原上的安多、那曲、当雄、羊八景一路向南到达拉萨,全场1142公里,期间穿越550多公里的多年冻土地段,全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最高断横跨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亚口、钢铁巨龙一路突破生命禁区穿越雪山昆仑,飞架裂谷天堑,直抵拉萨。

  青藏铁路线的建成不仅仅是一项人类工程史上的伟大奇迹,更是打开了一条绚丽长廊的大门。青藏高原其神秘而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吸引着人们前去探访,这里有极具生命的佛教圣地塔尔寺,这个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增卡巴大师的诞生地,高僧活佛会聚。这里有被评为中国最美丽湖泊的青海湖,其间的鸟岛上鸟群铺天盖地,巍为奇观。这里有登山爱好者初学登山最佳训练基地――玉珠峰,每年的登山节吸引着无数登山者一展身受。这里有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野生动物的天堂、可可西里无人区,藏羚羊穿越铁路线的场景或许可以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绝妙著景。这里又被称为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唐古拉山,站在世界海拔最高的车站悠悠百云伸手可及,而青藏铁路线作为连接内地与青藏高原的纽带,沿途浓郁奇特的民族风情更是吸引着世人前去体验。

  王德凯:心怡,我们青藏铁路之行从西宁开始?

  李心怡:对,到了青藏铁路就在这里,这里就是起点。

  王德凯:不是格尔木吗?

  李心怡:格尔木到拉萨这是第二期工程,第二期工程就是海拔最高的那一段。

  王德凯:在很高的山上?

  李心怡:没错。

  王德凯:那怎么管理这铁路?

  李心怡:我也想知道,大家也想知道对吗?那我们就去高科技第二调动中心看看什么情况。

  王德凯: 高科技调动中心?

  李心怡: 对,没错,走吧。

  王德凯:好,赶快去看。

  奚宗强 青藏铁路公司调度所主任:你们看见的大屏幕上是拉萨列车运行情况,到拉萨全长1145公里,有45个车站。

  李心怡: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列车在什么位置?

  奚宗强:像玉珠峰车站写着55005次,这就是开放拉萨的列车,现在还没有开放,这列车不能开,一开放就以往拉萨方向开了。目前来讲,这套设备是我们国家最先进的。

  王德凯:请问什么可以表现出他高科技的部分?

  奚宗强:是整个行车和传统的方法不一样,是靠着卫星定位,来确定列车的位置。

  王德凯: 那玉珠峰,比如车在这边,这边是控制中心,你们要怎么联络它呢?

  奚宗强:我们有四套通讯设备,可以把列车上和车站联合。

  李心怡:我们现在跟他们先联系吧。你好,我是澳门电视台的记者,我是李心怡。

  王德凯: 你好,我是台湾电视台的记者,我是王德凯。

  李心怡:你感觉怎么了?

  工作人员:感觉反正是好难受。

  王德凯:听说是高度最高的,有人控制车站。

  工作人员:对。

  李心怡:但是我看到氧气桶。

  工作人员:对。

  王德凯:你们坐在屏幕前面监控,一个班到多久时间?

  工作人员:24个小时。

  王德凯:4个下时。

  工作人员:24个小时。

  王德凯:那你都不会打瞌睡吗?

  工作人员:不至于。我还要休息24个小时的。

  王德凯:很厉害,但是24个小时还是很累。

  李心怡:对,好我不耽误你时间好吗?

  工作人员:好吧。

  李心怡: 有空多休息,谢谢。

  工作人员: 好吧,再见!

  王德凯: 好辛苦。

  李心怡: 还有刚才说的联系方式有很多。

  奚宗强: 总共有六个电话,主要有程控电话,这是FAR调度点,这GSM―R,另外我们还准备了海事卫星电话。

  我们现在看到的安多车站是青藏铁路进入西藏的第一大站,距西宁1513公里,海拔4702米,汪文德告诉我们,由于考虑到铁路高原的特殊情况,所以准备了这四套设备保证跟列车联系万无一失,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在格拉线45个车站当中,有38个是无人值守的车站,调动中心透过遥控可以监控到沿线的风力大小,并且根据风力来指挥行车,调度员还能凭借多角度的网络监控,向所有的车站机车发动各种调动命令与行车屏阵。

  王德凯:现在这个站又不是刚才那个站了。

  李心怡: 刚才是安多。

  汪文德 青藏铁路公司调度所列车调度员: 这是南山口。这个山以后就进入4000米海拔的地区了。

  王德凯:那这个站有多高?

  汪文德:3080米。

  王德凯:在这边下车会是铁路沿线,这个站附近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如果我是游客在这儿下的车,沿线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汪文德:有好多观景台,下了车可以到观景台去看看周围的风景。还有草地。

  王德凯:说还会经过一些少数民族住的地方是不是?所以游客有可以去拜访他们村落?

  汪文德: 对。

  王德凯: 好想去。

  李心怡: 对,我们明天出发,到时候出发之前,我知道还有其他的介绍吧。

  王德凯:因为我们现在在西宁,好像听说有很好玩的事情,我们去看看其他人在哪里玩好不好?

  李心怡:好。

  张羽: 现在咱们到这儿是一个回民居住区,所以我要带你看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清真寺。

  卢秀芳:我也注意到了,这个清真寺都是在闹区。

  张羽:对,青海的地方,一个是回族,一个是撒拉族,他们都是笃信伊斯兰教的,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清真寺,所以这一块是一个回族聚集区,自然他们就会有清真寺。咱们已经到了,这是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清真寺。

  卢秀芳: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

  张羽:这个青海地区它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像在西宁市像回族就有将近20万,整个青海地区有80多万,他们都是信伊斯兰教的,咱们到了,这个教长出来了,您好您好,打扰了,到您这儿参观参观,来自台湾的卢秀芳。

  卢秀芳:我是台湾东森电视台的卢秀芳,您好。

  张羽:到您这儿看一看。

  教长:欢迎,欢迎。清镇寺初建是清朝,有1900多年历史。

  张羽:这个有一点意思,这个牌楼是伊斯兰风格的,连大殿好像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式的建筑。

  教长:大殿上面3个瓶子是修建大殿的时候,甘肃拉卜楞寺院,就是藏传佛教的寺院给我们送的,标志着我们中国各民族的团结。

  张羽: 它是佛教。

  教长: 给我们送过来的。

  张羽:所以你看挺有意思,建筑风格有伊斯兰风格,还有中国汉族人传统风格,上面还有藏族佛教的印记。

  卢秀芳:是融合的。

  张羽: 所以是多民族,多宗教的融合。

  卢秀芳: 体现了团结。

  张羽: 这就是礼拜大殿了。

  教长:对,这是礼拜大殿。

  卢秀芳: 1500米。

  张羽:我们可以进去参观一下吗?

  教长:女性不让进。

  张羽:不让进。

  卢秀芳:女性不能进去。

  张羽:这是咱们的教规。那不好意思,秀芳,不方便了。

  卢秀芳:没有关系,我的遗憾就由你来完成,待会儿您给我介绍一下。

  张羽:没关系,我给你弥补一下,因为整个周围都是回民地区的特色区,你可以体验体验他们的生活,待会儿我完了去找你。

  卢秀芳:那我在那儿等你,再见。

  张羽:再见。

  张羽:像那边砖雕的装饰。

  教长: 这是当时修建的。

  张羽: 这个砖调很像是汉族文化的装饰,这个建设受汉族文化影响很大。这就是礼拜大殿。

  教长:对,这是礼拜大殿。

  张羽:那个方向是不是就是朝向圣地麦加的方向。我发现这个大殿四周没有太多的装饰,包括我去一些清真寺,从来没有这样的。

  马长庆 西宁市东关清真寺教长:没有,他心目中就是崇拜阿拉,不拜偶像,不放偶像。

  张羽:我们看到像正面的经文是什么意思?

  马长庆:那个经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每天有五次礼拜,五次礼拜的人有七千左右。

  这时我发现来清真寺的人越来越多,这才明白,马上就要到下午做礼拜的时间了,为了不影响教长讲经,我便与教长握手告别。

  张羽:礼拜的时间马上要到了,我们现在看到这广场陆陆续续来了很多穆斯林的朋友,他们在礼拜之前,实际上还有一个程序,现在教长已经准备给他们讲课了,我们请一个年轻的阿訇带我们去看看洁净的地方。

  阿訇:往前走。

  张羽:在清真寺都有这样的洁净的地方,每次来之前一定要洁净吗?

  阿訇:必须洁净,这是必须的,如果不洁净,这里是不会接受的,现在穆斯林都在洗小净。

  张羽:在进行结晶的时候讲究一定的模式是吧。

  阿訇: 对着,对着水龙头不能洗,因为这样很浪费。

  张羽:所以每次都是先把水接到铜壶当中,用壶里的水来洗,所以一般小净用这样的壶,大概是一壶半的水就够了。

  东关清真大寺学员:对。首先进来以后,呢我要为做礼拜而做小净,心里面要默念,然后进来呢,接上干净的水,在这里先把手洗三次,同时心里面还有一种默念,求真主保护我们不要干一些非法的事情,把手洗干净以后,还要漱口,心里面还要有一种默念,漱口的时候,使我的嘴干净,说一些清洁的话,有意义的话,不要背叛他人,然后呛鼻三次,意思就是以后再不闻歪风邪气。第三就要洗脸了,心里面还要默念,真主啊,我洗了脸以后,做一些光辉的事情。

  掌羽:穆斯林在小净的过程当中,不光是身体洁净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心理洁净的过程。

  阿訇:对对。净身同时净心,是这样。

  张羽:礼拜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也就不便打扰了,正好我可以到旁边的街道找秀芳了。

  通过了解我知道,平时礼拜大殿可同时容纳1500人做礼拜,到了每周五便是伊斯兰的主麻日,来清真寺做礼拜的人将达到两万人,而每年的开斋节宰生节,做礼拜的人则可以达到十万。在清真寺的外面,便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穆斯林农贸市场,当地的回族为了做礼拜方便,一般选择在清真寺附近居住,如今这个农贸市场即将改造,一年之后,这里将会是穆斯林风情一条街,那个时候的建筑会更加突出穆斯林风格,卢秀芳和我分手之后便来到了这里。

  卢秀芳:这边有一个名字叫做穆斯林一条街,顾名思义就是卖的是穆斯林吃、用的一些东西,对于来自台湾的我来讲,一切都是非常新鲜,很难得有机会,平常在台北我都很少逛菜市场,结果来到西宁逛菜市场,非常难得的经验。这是什么瓜?这叫什么瓜?

  老板:菜瓜。

  卢秀芳:这是菜瓜。这个瓜从来没有见过,台湾也有一种菜瓜,可是长得跟这个完全不一样。

  老板: 好看一点。

  卢秀芳:怎么吃?

  老板:就炒着吃,炒肉。

  卢秀芳: 谢谢,要不是我20天后才能够回到台北,真想买一个带回去试试看。当然沿途当中我也看到了很多脆皮蛋糕、烤馍,中午吃饱了,否则真的很想尝一尝这个味道。

  卢秀芳:这两个好像不太一样,这个是材料不一样。

  老板:这是青稞面。

  卢秀芳:是青稞吗?

  老板:对。

  卢秀芳:那这个呢?

  老板: 是白面。

  张羽:秀芳,还在这儿高兴呢?

  卢秀芳:张羽。

  张羽:玩得挺高兴的。

  卢秀芳:没有,我正在研究这个。

  张羽: 知道这个是什么吗?

  卢秀芳:这个是用青稞面做的,这个是玉米面的,这个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张羽:我带来一个朋友。

  卢秀芳:你好,你好。

  张羽:卢秀芳,东森台的。

  卢秀芳: 谢谢你。

  张羽:带我们去一个人家,就住旁边,非常有传奇特色的,穆老家,这个街,他跟我介绍过,当年张大千在他们家住过。

  卢秀芳: 张大千。

  张羽:在台湾非常有名吧。

  卢秀芳:对,非常有名,他的画可值钱了。

  张羽:那看看他家里还有没有。

  卢秀芳:是啊。

  尹处长:穆毕业于复旦大学。

  张羽:穆老师毕业于复旦大学,后来到的青海。

  尹处长:他就是青海人,上的复旦大学。

  卢秀芳:张羽,你看这房子多特别,在高楼当中,独树一帜。

  张羽: 室内桃源,自己一个小院。

  尹处长告诉我们,这个小院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面墙就是清朝末年雕刻的,如今83岁的穆老已是四世同唐,一家17口人都生活在这里,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城市改造,有人要拆掉这个小院,穆老一再坚持才得以保留下来。当年张大先生在这间小屋里居住了十多天,现在我们仍能看到张大千在这里居住的痕迹,这块砖雕就是根据先生的画雕刻而成的。

  张羽: 穆老,大千当时为什么到您这儿来住呢?

  穆老:大千先生当时由我父亲陪着,他跟我父亲关系相当好。

  张羽:他来青海做什么?

  穆老:他在青海,他是到敦煌去的,我父亲到敦煌去把他接回来,接到青海来,马步芳请他的。

  张羽: 当时到敦煌临摹壁画。

  穆老: 对。

  卢秀芳:那时候您好像还是个孩子。

  穆老:对,我十几岁,1944年。

  卢秀芳:您那时候是个孩子,他那时候已经是非常有名的画家了,他对您的态度怎么样?

  穆老:他非常喜欢我,他要吃饭,我给他端来,这样他非常喜欢。

  卢秀芳:大千先生也是一个著名的美食家,很讲究吃的,你们做什么给他吃呢?

  穆老:他最喜欢的就是青海的炸酱面。

  张羽:大千先生在这个屋里住了多长时间?

  穆老: 住了十几天。

  张羽: 你那个时候没有跟他学画画?

  穆老: 我没学,他说要好好念书啊,我这个名字是张大千先生起的,我原来是穆仁,他后来给我起的穆雍,康熙雍正的雍,然后他给我起了一个肃国,给我哥哥起了个珍贵,给我起了肃国,甘肃的肃,肃国。

  张羽:后来您就考入了复旦大学。您好好学习。从复旦大学回来以后,打算做什么工作?

  穆老:回来在家里面当老师,当教员。

  张羽:我们听说青海民间有一个花儿,您会唱吗?

  穆老:花儿,大部分都会唱。

  张羽:您会唱吗?

  穆老: 我们小的时候,也唱,王洛彬在青海住过,青海是一个好地方。青海是一片片好地方,青海是一位美丽的姑娘。

  穆老唱起的花儿是山歌的一种,大部分是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间对唱的情歌,由于歌词朴实、鲜明,并且韵律优美,人们又称花儿为西北之魂。

  夏嘉潞:展鹏你看到雪山了,应该快到了。

  陈展鹏:快到了。

  夏嘉潞:这里看起来很漂亮,如果在这边听到有人唱花儿,在山里唱会感觉很棒。

  陈展鹏:对啊。

  夏嘉潞:迫不急待了。

  陈展鹏:这样看上去很漂亮。

  夏嘉潞:所以在这边听花儿,感觉一定很好,赶快给我们找来唱花儿的人。

  陈展鹏:开快点,开快点。

  出发前当地人告诉我们,土族有一位66岁的女歌王,她从10岁就开始唱花儿了,于是我们决定去找这位花儿歌王。驱车30公里来到了土族自治区,在快到她家的地方听到了一阵清脆嘹亮的歌声,歌王的女儿告诉我们,这是她的妈妈在唱歌,我们寻着声音找到了歌王。

  陈展鹏:阿妈,你小的时候为什么要学花儿呢?

  马明山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花儿”歌王:我妈妈要离婚了,领着我在邻居家改嫁,改嫁以后,我有一个后父,对我特别不好,经常打骂,我气得很,因此出去唱花儿,有的时候唱花儿就哭,有的时候高兴,唱花儿就笑。

  陈展鹏:说第一次碰到自己喜欢的男孩,就要唱花儿。

  马明山: 谈恋爱的时候十八九了话,那个时候有个男孩,他嗓子特别亮,唱得很好,他那边唱过来,我这边唱过去。

  夏嘉潞:他怎么知道是你唱的呢?

  马明山: 一听就知道,他知道,这个地方我唱的最好。

  陈展鹏:是歌王。

  马明山:我唱的棒。 他在那个山上五天,那个山上必定听到我的声音,有十五六里路,那边他劳动,我在这个地方走路,这时候还要对他唱,唱过去,你爱我吗?我爱你吗?都是这样。

  夏嘉潞:哦,他说你爱我吗?你说我爱你,好浪漫。后来呢?

  马明山:那个时候我的身份不好,我爸爸是马步芳手底下的一个军官,男方是共产党员,家庭身份好,他19岁去当兵了,骑着马,走的时候他唱过来的时候,我唱过去的时候,但是我们俩离开了,那个时候唱的是离开的话,人家当兵走了,我是在家劳动,他一当兵回来,我的身份不好,他是共产党员,不能结婚。

  夏嘉潞:不能结婚,后来怎么办?

  马明山:后来怎么办呢?很遗憾啊,后来这个人是包办婚姻一点感情都没有,不行。

  陈展鹏:跟现在都很不同。

  马明山:我的日子一点意思都没有。

  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又听到了老人的歌声,在我们看来生活其实就像五味瓶,甜、酸、苦、辣、咸都品尝过了,才是完整的人生。

  卢秀芳:今天除了体会到不一样的人文风情,我也体会到两岸之间的工作作业模式很不一样,对我来讲,今天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学习。

  陈展鹏:今天我们拍了一个爱情的故事,因为他们唱歌是花儿,内容全部讲一些感情的,我自己拍了一个阿妈差不多50多岁了,但是她心里面很有火。

  张羽:就是很热情。

  夏嘉潞:我今天跟展鹏一起看阿玛,我们拍摄真的很辛苦,所以最后一天来到这边,我心情稍微平衡一点了。

  李心怡:今天晚上我也很厉害,因为吃了很多东西,很好吃,这个夜宵很棒。

  王德凯:今天我跟心怡一起去看高科技的调动中心,用监视器可以跟几千公里以外铁路工作人员通话,觉得那个感觉真的非常奇妙,觉得科技缩短了两个人的距离,因为我们要出发看铁路,在出发之前,要吃苦之前,先来吃一点补,先来吃一点小吃。

  张羽:工作了一天确实比较累,刚开始最担心有高原反应,但是来看,虽然说空气,氧气可能比较稀薄一点,但是空气是干净的,非常的干净,在这儿呼吸,我感觉比北京更畅快。

  卢秀芳:因为你吃了很多羊肉。

  张羽:吃羊肉,吃羊肉,羊肉串。

责编:扈航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