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时评诗:倾听高原列车的全新声响  
移动用户
联通用户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3日 08:54 来源:人民日报
专题: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原题:倾听高原列车的全新声响

    穿越时空的隧道,从北京开往拉萨的列车,勾起联翩浮想。

    李白出生的时候,文成公主已经去世20年了。他大概不知道,18岁的公主从长安走到拉萨时,已经年满二十。他大概也不知道,跟蜀道相比,“藏道”更加“难于上青天”。

    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是知道的。所以他敢在《游历中国》中撂下狠话:“有昆仑山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保罗?泰鲁错了。踏过550公里长的冻土带,穿过1966座涵洞和160公里桥梁,翻过比欧洲最高峰还要高的唐古拉山口,列车向拉萨呼啸而来。汽笛悠扬,对于幽静的高原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声响”。

    在50年前川藏、青藏公路竣工的车轮滚滚中,我们听到过这种声响;在40年前第一架民航飞机降落拉萨时,我们听到过这种声响;在30年前格尔木―拉萨输油管道的油龙翻滚中,我们听到过这种声响;在8年前兰―西―拉光缆开通的互联网通信里,我们听到过这种声响。

    这是国力兴盛的声响,这是文明交汇的声响,这是科技自强的声响。

    1912年,孙中山到张家口视察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时,“高原铁路”还是伟人心中的一个梦想。1973年,毛泽东告诉尼泊尔国王中国要加紧修建青藏铁路时,他不会想到,由于技术攻关困难重重,这条通往拉萨的铁路会在5年后第二次下马。直到2001年重上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保护仍然是建设者们面临的三大难题。

    困难是创新最充分的理由。地球上只有一个青藏高原,历史上不曾有另一条青藏铁路,西伯利亚铁路的经验在这里失灵,美国、加拿大的技术也无用武之地。“他们不行,非得我去。”青藏铁路第一任总体设计师庄心丹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科技人员的豪情。

    积累是创新最坚实的基础。从1955年第一批勘测人员踏上高原起,尽管经历了“两下三上”的曲折坎坷,青藏铁路的科研和观测却未曾中断。仅风火山观测站一处,40年来就测取了1200多万个科学数据。翻阅从1958年保留至今的初测报告,15米以上的桥梁全都归纳在一个统计表里,连每座桥在什么里程、用什么结构、设几个孔洞,全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詹天佑的后人从来不缺少创新的智慧。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碎石护坡、移植草皮、架设野生动物通道,高原病防治、大规模制氧、数万施工者每天吸氧不少于两小时……整个工程建设期间,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迄今为止,从冻土、植被、湿地到自然景观、江河水质,高原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影响;俄美等国冻土学家齐声称赞,青藏铁路的技术方案是明智和正确的。1956公里青藏线,不只是7.5万公里中国铁路网的复制和延伸,它在驶向海拔新高度的同时,也创造了科学技术的新纪录。

    穿越时空的隧道,从北京开往拉萨的列车汽笛悠扬。如果李白也在车上,倾听这全新的声响,他又该吟诵出怎样的千古绝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主任编辑杨 健)

责编:张兰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