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两岸记者满怀期待 朝着“天路”行进  
移动用户
联通用户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2日 22:00 来源:新华网
专题: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新华网西宁7月2日电(记者陈键兴)经过20多个小时的车程,首趟由北京始发拉萨的T27次列车于2日18时50分提前抵达西宁。

    参加两岸记者青藏行联合采访的记者们纷纷走下站台,在站牌下留影。大家知道,从这里开始就真正踏上了“青藏线”,“天路”将在脚下延伸开来。

    1日晚9时30分由北京发车后,两岸同行的兴奋与忙碌一直持续到2日凌晨1点多钟。2日清晨6点,大家又都早早起床,有的记者在车厢连接处架起摄像机拍摄乘客洗漱,有的记者拿着照相机拍摄窗外出现的西部景色,有的记者则捧着介绍青藏高原地理和人文的杂志“做着功课”。

    上午9时左右,大家开始聊天,西藏自然成为焦点话题。从想像中的高原风貌,说到藏族的民风民俗,甚至还说到了台北街头的藏饰商店。聊着聊着,台湾记者和大陆记者“竞猜”起有关藏族风情的知识,好不热闹,看来大家对这次采访的准备都挺充分。

    东森电视台记者杨钊在寻找专门介绍西藏的书籍,他告诉记者,尽管东森台之前已派记者在青藏铁路沿线进行了三趟采访,有关“青藏线”的文章看了不少,现在还是想再看看有关书籍,为到拉萨以后的采访再做点准备。

    2日下午,铁路部门的有关人士接受了两岸记者的联合采访。赴藏客运列车的特殊设施是记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北京车辆段副总工程师李铁介绍说,列车根据高原的特殊性,在制氧系统、环保以及生活设施上都引入了许多新的设计理念。他举了两个小例子:因为高原上水的沸点低,列车的电开水炉用的都是纯净化的水,让旅客完全可以放心饮用;车窗玻璃加了特殊的胶膜,能够有效阻挡高原上的强紫外线。

    此外,铁道部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朱振声还回答了台湾记者提出的有关青藏铁路的投资情况,以及未来是否继续延伸的问题。

    过了西宁,列车下一个停靠车站就是格尔木了。记者们又坐到一起,谈起一天的感受以及即将踏上的“天路”。

    台湾《联合报》记者赖锦宏告诉记者,今天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简单的对话。他在列车上遇到一位西藏学生。那位学生对他说,虽然自己对青藏铁路的具体技术并不太了解,但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中国时报》记者白德华2日的发稿不太顺利,因为移动网络总是连接不上。对于明天的行程和工作,他说,还是有点担心高原反应,传输稿件也会是一个问题。

    此次青藏行,对于大多数的两岸新闻同行都还是第一次。“天路”就在前方不远处了,大家都充满期待。(完)

责编:张兰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