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6月22日电 (新华社记者侯德强、拉巴次仁、王圣志):50多年前,一位名叫慕生忠的将军率领筑路大军叩开“生命禁区”,用鲜血和生命打通了一条穿越“世界屋脊”的天路――青藏公路;半个世纪过去了,十万雄师再次挑战极限,用坚韧刚强和现代科技打造出一条通往圣地拉萨的钢铁巨龙。
如今,在青藏高原上,有两条美丽的“彩虹”――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横亘雪域巅峰。跨越半个世纪后,两条交通动脉紧紧相依,成为藏汉相连的金色纽带。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与即将全线开通试运营的青藏铁路格拉段线路基本一致,两条“天路”横跨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脉,穿越长江、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源头雪水河、沱沱河、通天河等九条河流。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为了改善青海、西藏两省区的交通状况,原西藏运输总队政委慕生忠率领筑路大军从格尔木出发,以驼队踏勘先行,靠着简陋的铁锹和钢钎,克服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等重重困难,仅用7个月零4天便修通了第一条穿越青藏高原的进藏公路――青藏公路。
西藏自治区青藏公路管理分局局长白生福介绍说,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青藏公路先后6次拨付巨资改建和整治。1972年至1984年的12年间,青藏公路实现全线铺通油路。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二级公路,青藏公路自建成通车后,一直承担着85%左右的进出西藏的客货运输任务。如今,经过多次改建和整治的青藏公路道路状况良好,日交通量从原来41辆增加到3800余辆。
青藏公路通车后,修建进藏铁路即列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议事日程。在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全长814公里的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于1979年铺通,1984年交付运营。但是,限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高原冻土等筑路技术难题尚未解决,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被迫停建。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春秋,2001年6月29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格拉段在格尔木南山口开工,雪域铁脉从此向西藏拉萨曲折延伸。经历五年艰苦奋战,10万筑路大军在“世界第三极”挑战生命极限,挥洒万丈豪情,攻克多年冻土,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出一个个世界奇迹。
据了解,青藏公路多年来的改造建设经验为进藏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尤其是在高原铁路的“拦路虎”――多年连续冻土方面,青藏公路建设单位、科研部门五十多年来掌握的大量基础数据和成功技术,为修建铁路创造了良好条件。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国家投入12.2亿元实施青藏公路第三次全线整治,从而为保障青藏铁路建设所需的各种大型货运提供了理想的交通条件。
为了保护好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青藏铁路建设单位的环保投资超过15亿元,成为中国交通史上的环保典范。“同样是穿越雪域高原的交通动脉,青藏公路格拉段于今年4月份投入上千万元开始实施环保恢复工程,对沿线的取土场、弃土堆进行平整恢复,与环保型青藏铁路实现和谐统一。最近我们准备申请将环保投资也纳入到青藏公路工程项目之中。”西藏自治区青藏公路管理分局有关负责人李怀君如是说。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张海元老人,半个世纪前曾是一名在青藏公路用骆驼运输物资的驼工。老人回忆说:“当年修建青藏公路真是难得很,工具很简单,干活需要手拉肩扛,有时人不知不觉就倒下了。现在修建铁路用的都是大型的先进机械,筑路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比修公路时要强百倍,这都是国家富强的结果。”
悠悠五十载,中国公路、铁路建设者成功完成两次“世界屋脊”大穿越,并以海拔高、线路长、冻土段长、施工难度大共同书写了世界交通史上的精彩篇章。
责编:霍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