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投身海洋的研究员尚晓东:只有掌握科技创新主动权,才会有话语权

社会新闻来源:南方日报 2019年07月31日 10:48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尚晓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走近模范退役军人

  站在甲板上,望着茫茫大海,尚晓东时常会感慨人类的渺小,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他曾是一名英姿勃发的武警部队教员,服役26年为部队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退役10多年来,他怀着满腔热爱,成长为一名物理海洋学家,作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十年如一日跋涉在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大道上。

  无论是身处青春激昂的军旅,还是行进在充满挑战的科研道路上,他坚守脚下平凡而伟大的岗位,孜孜以求,勤奋用功。日前,尚晓东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虽已退役,但血管里依然流淌着军人的热血,只是报效祖国的形式不同。探索海洋奥秘,助力海洋强国建设,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责任。”尚晓东说。

  踏入军旅,专心教学

  1977年,恢复高考,尚晓东的一个同学考上了大学。“高中的时候,我的成绩比他好,他上了大学,为什么我不可以?”当时正在车间做学徒工的尚晓东,再次点燃对知识的无限渴望。1979年,17岁的尚晓东考入太原理工大学(原太原工学院),就读应用物理系。

  1983年,大学毕业后,尚晓东被分配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担任教员。报到的时候,接待的人告诉他:“踏进这个大门,你就算入伍了。”尚晓东心里一愣,感到有些意外:“我还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当兵,没想到居然有一天能实现军旅梦。”

  每天天还未亮,尚晓东就出操了,练了3个多月的基本训练,齐步走、正步走、敬礼……他开始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刚成立的武警指挥学院条件艰苦,下雨水泥路,天晴扬灰路,师资不足,一堂课要给三四百个学生上课。“当时没有麦克风,要想最后一排的学生听到,全靠喊。几节课下来,嗓子就哑了。”

  “那个年代,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很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对接触新知识有热情,如饥似渴,争分夺秒。”由于条件简陋,尚晓东的办公室就是家。白天,他在这里办公,到了晚上,这里就成了他的宿舍。“有些学生学习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晚上一两点来敲办公室的门,向我请教问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尚晓东记忆犹新,“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很让人感动。”

  尚晓东的学生来自各个部队,都是挑选来的营、团职干部,有些后来还当了将军。面对比自己大一二十岁的学生,他觉得教得很开心。“部队纪律性强,学生上课不会调皮捣蛋,听课时,腰杆挺得笔直。”在他看来,自己虽然是老师,但也从这些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

  “这些学生不怕吃苦,无论学习还是训练,都很出色,具有不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品格,值得我向他们学习。”尚晓东认为,“老师”一词只是个称谓,“哪些方面你比我强,我就向你学习,大家互为老师。”

  除了教书,尚晓东也在思考,自己还能再做点什么。当时,部队进行野战训练时,搬运伤员的担架很笨重,他寻思着能对担架做一些改进。说干就干,他找高校合作,花了一两年的时间,研制出可以折叠的担架。“从那时开始,我的心里就萌发了一颗搞科研的种子。”

  潜心科研,填补空白

  当了几年老师,尚晓东愈发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了。“身边的同事开始有了硕士,知识更新越来越快,那种紧迫感会不断驱使你前进。”

  1994年,尚晓东放弃安稳的教师工作,考入了天津大学力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以前,我的学生是30多岁,他们学习刻苦认真,现在我成了30多岁的学生,作为一名军人,自然也不能落后。”尚晓东笑着说,同学都是20岁出头的应届生,虽然刚去可能比不上他们,但年纪大更懂得珍惜,更会吃苦。

  尚晓东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事业中。为了完成一个实验,他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晚上都泡在实验室;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准确,他自己买来零部件,亲手制作实验器材。“对这一行有兴趣,碰到困难,才会坚持下去。”尚晓东说。

  选择决定了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尚晓东先后在香港和美国攻读博士和博士后。2005年,在美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他放弃了极具优厚待遇的其他选择,毅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国外做得再好,那也是别人的。我就是想回来,为国家做些事情”。这是他家国情怀的直白表述,也是他实实在在的亲身践行。他选择了当时科研力量还很薄弱的海洋科技领域,立志将所学奉献给海洋强国的事业。

  长期以来,海洋观测仪器被国外垄断,成为阻碍中国海洋研究的藩篱。这一点,尚晓东深有体会,也促使他要啃下硬骨头,走海洋观测仪器自主研发之路。

  在尚晓东团队没有研发出“海洋探测快速温度传感器”时,国外将其卖给中国的价格是3.5万,听说尚晓东带着团队在研发,国外又把价格降到了2.5万。尚晓东问,是否能把价格降到1.5万。对方明确回答:“卖到这个价格,自己不赚钱。”

  经过艰苦探索,尚晓东带着团队研制出了国际上响应时间最快的“海洋探测快速温度传感器”,响应时间为7毫秒,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一举打破了被国外长期垄断、卡脖子的高科技产品的封锁。“以后中国市场需要这种传感器,就到尚教授那里买吧,我们无法做出如此质优价廉的传感器。”国外卖家说。

  尚晓东深知,创新是科研的灵魂。多年来,怀揣推动建设海洋强国的愿景,他在科研道路上取得一系列成果。他以实验证明了基于“湍流混合长”理论提出的在浮力驱动的大尺度环流中热量输送规律,澄清了学术界40多年的争论;他首次估算了全球海洋中尺度涡能量的输送、生成和耗散,这一成果对研究海洋物质能量输送及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深远影响;他为国之利器“海翼”水下滑翔机研发传感器,使其“耳聪目明”,能够精确探测海洋环境观测数据。

  此外,他作为负责人之一建成我国首个深海多学科观测系统——西沙观测网,并取得重要科学发现,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只有掌握科技创新主动权,才会有话语权。”对此,尚晓东深有感触。

  带队科考,一丝不苟

  2010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的“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载着50多名科研人员,执行2010年度南海多学科综合航次考察任务。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放共享航次的“首航”,尚晓东作为首席科学家,实施本次科学考察。

  航行在茫茫大海中,手机没有信号、生活必需品短缺等问题不可避免。“海上风浪大,天气时好时坏,有一天早上,厨师做了一碗粥,没等开饭,整锅粥就扣在甲板上。”尚晓东说,在海上航行一个星期后,新鲜蔬菜就没有了,只能吃些能存放久的食材。然而,对于这些科考队员们来说,探索蔚蓝深海的好奇心,足以慰藉海上的艰苦生活。

  历时30多天,首航取得圆满成功。“当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最远到达了北纬8度,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而以往常常走到北纬18度就因经费紧张不得不返航了。”尚晓东说。

  自那以后,尚晓东多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队出海科考。每次出发前,他都会进行一天的安全训练,告诉队员们,在船上一切要小心,按照操作规范来,采集的数据要反复核对,科学考察来不得半点含糊。

  对于科研,他一丝不苟,经常忙到深夜一两点才下班;对待学生,他认真负责,只要学生有研究上的问题,24小时都可以给他打电话。“尚老师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能与年轻人打成一片,他总是充满了能量,感染着我们。”徐驰是尚晓东的博士研究生。谈起导师,他说:“在海上科考时,结束一天繁忙的考察,同学们会聚在一起玩游戏,老师也会加入进来。老师知道,科研任务不仅要保证大家的人身安全,还要照顾同学们的情绪。”

  有人笑着说,尚晓东天生是干这一行的,无论坐什么船,他都不会晕船。而他却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海洋。“面对茫茫大海,人类真的只是沧海一粟,我们要敬畏自然界,探索海洋奥秘,永无止境。”

  南方日报记者 汪祥波

  实习生 王耀龙

  统筹:李强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