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她从小生活在大都市
如今却背着背篓
行走于悬崖峭壁间
两年来
散落在云南怒江贡山县
丙中洛高山峡谷间的
46个村组,她整整走了4轮
麻花辫,白大褂
送医进山300多次
她像一缕高原阳光
用行动诠释着
“医者仁心”
仁心:辞家远赴贡山支医扶贫
今年51岁的管延萍,是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三灶医院社区办副主任,从医已有28年。
1991年,从吉林医学院医疗专业本科毕业后,她先后经历过外科、妇科、产科等多项工作。
2017年3月初,金湾卫计部门下发通知,需要派几名医护人员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北部、靠近西藏的丙中洛镇工作,帮助当地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和家庭医生模式。
“拥有全科基本医疗经历,以及公共卫生领域的丰富经验……”
看到这些符合自身条件的要求,管延萍坐不住了,“在那里应该有不少工作可以让我做。”就这样,管延萍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2017年3月中旬,管延萍启程奔赴贡山。
贡山县丙中洛镇东临碧罗雪山,西依高黎贡山,怒江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形成两山夹一江的雄奇地貌。
这是怒江最偏远的乡镇,还有很多村落未通公路,出入全都依靠在悬崖峭壁上凿出来的羊肠小道。
出发前大家都没有心理准备,真正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条件艰苦程度远超想象。——管延萍
从珠海出发,搭乘两趟飞机,又换乘大巴,管延萍当晚12点才赶到酒店。第二天,她又坐着汽车在山路中“摇晃”了8个小时才到贡山住下。
这一记“下马威”,让一行的医护人员累得没人再说话。第三天,被分配到丙中洛镇卫生院的管延萍,再一次坐了半天车才抵达目的地。
真心:背着“背篓”送医进山
原本的“送医进山”,由于缺乏技术和人才,通常是称体重、量身高的一般性体检,缺乏实质性效果,村民们的积极性也不高。
而管延萍却不同,第一次送医进山,她就要带上心电图机等仪器,给群众做全面细致的检查。
让她震惊的是,因为没有人会用,丙中洛卫生院的心电图机、B超机都在仓库里“睡大觉”,根本没有拆封,她只好先培训同事仪器的使用方法。
进山前,管延萍用一个大纸箱装上医疗设备、药品、方便面,足足有十几斤,随行的男同事还帮她扛着心电图机。
进村的山路几乎挂在云遮雾绕的悬崖峭壁上,许多地方是五六十度的陡坡,令人胆战心惊,沿着骡马踩出来的脚窝窝,大家手脚并用才能上去。
医院的救护车将他们送到了山脚下后无法继续前进,他们只得徒步进山。
第一次送医进山,从未爬过大山的管延萍,不到十分钟就气喘吁吁。越往高处爬,腿越是打颤,手上的纸盒越来越沉,管延萍的十指被勒得发紫,但她硬是端着大纸箱爬上了半山腰。
山上的毛毛刺沾满了她的裤腿,会刺到双腿脚踝处,她用绳子扎紧裤脚,将刺一根根拔掉后,又继续忍痛前行。
一行人好不容易走到村里,却发现没有村民到场来看病,村小组组长只得用喇叭一遍一遍地广播。
听说广东的专家到了,一些村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过来看看热闹。
听说管延萍一行人不仅能看病,还能够体检,先来的村民又回去一家家地劝,大家都闻讯赶来,人越聚越多。
大山里的少数民族同胞有些听不懂普通话,管延萍靠翻译、靠身体语言,不断跨越障碍,耐心细致地为村民看病治疗。
这一天,管延萍一直忙到天黑。
由于提纸箱上山很不方便,回到镇上后,管延萍便买了背篓。
此后上山下乡,她便背着一个大背篓,里面装满各种诊断仪器、干粮和水,“背篓医生”的称呼从此传响。
如今,只要听说“背篓医生”管延萍要来,村民们都要让她瞧一瞧、看一看。
触动:主动申请支医时间延长至三年
作为一名医生,管延萍一再告诫自己,既然选择来支边,就一定要将工作做好。
不过她慢慢发现,当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水平与珠海差距巨大,想要做好着实挑战不小。
管延萍在丙中洛第一次下乡,就了解到一位只有20多岁的青年男子,几天前因高血压离世了。
这不是个案。因为过量饮酒等饮食原因,根据管延萍的调查,当地很多人都死于高血压、脑出血,而且死亡年龄较发达地区低很多,这给她带来不小的震撼。
更大的震撼随之而来。2017年6月,在贡山县举行的“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评审会”上,管延萍痛心地发现,当地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是珠海地区的三到四倍。
当时觉得整个人都被震住了,作为医生不能漠视这种情况,继续留在贡山指导他们工作,应该可以帮助不少人。——管延萍
考虑到当地条件艰苦,珠海派往怒江的医护人员半年便轮换一次。
但是,管延萍主动向上级提出将帮扶时间延长5个周期,这就意味着她将全程参与整个珠海市金湾区对口帮扶贡山县医疗卫生工作,驻点丙中洛镇卫生院帮扶三年。
两年多来,丙中洛镇分散在高山峡谷之间的46个村民小组,管延萍已经走了四轮。
除了起早贪黑地给村民看病,上山下乡免费给村民健康体检,管延萍和同事还对全镇5143人建档立卡,为贫困人口实施了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她还计划在做好公共卫生工作的同时,真正走向基层,针对当地易患的疾病,积累大量素材做研究报告。
目前,她正努力调查近五年来当地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病例,希望分析病因找出规律。
我希望当我离开的时候,能够拿出一份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为当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提供决策依据和启发。——管延萍
从珠海到怒江
从海滨之城到偏远地方
路途遥遥、吊桥晃晃
阻不断管延萍的出诊路
她和同事们一起
用“医者仁心”的无私大爱
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健康
送去了最真诚的援助和关爱
这是她挡不住的热切守望
这是她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