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中新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 阚枫 尹力)4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从远期看,若要实现区域空气质量达标的目标要求,京津冀及周边主要大气污染物需在2015年排放量的基础上减排40%-80%,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分别是钢铁、水泥和石化,京津冀三地钢铁产能远期控制在2亿吨。
这个研究项目名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深化大气污染控制中长期规划研究项目”,于2015年正式启动,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依托北京市环保局委托中国环科院进行组织。
据介绍,此研究包括11个专题研究,分别对区域污染传输影响、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及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列表等内容开展研究,参与单位包括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北京市环科院等七省(区、市)环科院等17家科研院所,研究队伍庞大,参与单位级别高,代表了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较高水平。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柴发合介绍,该研究首次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七省(区、市)(京津冀晋蒙鲁豫)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涉及的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氨(NH3)、一氧化碳(CO)等七项,涉及的污染源包括燃烧源、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生活源、农业源、天然植物源等七大类。
根据这项研究的成果,虽然区域空气质量整体有所改善,但京津冀及周边排放总量依然较大,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区域共同实施污染减排。
研究建议,从远期看,若要实现区域空气质量达标的目标要求,主要大气污染物需在2015年排放量的基础上减排40%-80%,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分别是钢铁、水泥和石化,提出京津冀三地钢铁产能远期控制在2亿吨。
研究建议,实施大气环境分区管控,推行差别化的能源政策削减煤炭消费总量,推动区域标准统一和技术改造提高固定源污染治理水平,在继续推行车油路提标管控的基础上,优化区域交通布局和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等。
据介绍,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七省区市70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55g/m3,较2016年同比下降11.5%,较2013年相比下降37.2%(按照2013年开展监测的41城市计算)。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为64g/m3,较2016年同比下降9.9%,较2013年相比下降39.6%。(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