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当地时间4月10日、11日,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连续两天来到国会,就英国公司“剑桥分析”挪用Facebook用户数据一事接受质询。
这是Facebook多年来面临的最严重的丑闻。有指控称,与特朗普关联的英国公司“剑桥分析”利用一款应用程序获取Facebook数千万用户数据,从而精准投放广告,干预美国选举。
“我们没有全面地评估我们的责任,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也是我的错误,我非常抱歉。我创建了Facebook,经营这个平台,我对 Facebook当前发生的问题负责。”
第一天的听证会上,扎克伯格反复道歉。
然而,议员们没那么容易买账。一位参议员质问,“从2006年你到国会道歉,为什么到今天你还在道歉?”他的助手还举起了事先制作好的指示板,上面写满了扎克伯格之前所有的道歉言论。“那你这一次的道歉,与以往有何不同?”
事实上,Facebook的发展史,也堪称是扎克伯格的道歉史。
每一次Facebook推出新功能,让用户展示更多个人隐私,都会遇到用户的阻力,扎克伯格为此不只一次公开道歉、安抚用户。
而最终的结果,都是用户退让接受新的形态,比如个人信息放在社交网络上、集合好友动态的信息流、个人信息被分享给广告商……这些如今社交网络常见的功能,在Facebook那里都是在一次次道歉之后演进而来。
一张图来看扎克伯格的历次道歉和Facebook发展的联系。
Facebook成立十几年以来,扎克伯格因为侵犯用户隐私问题说过太多的“对不起”。
不过,每次道歉之后,用户很快就会忘记他们为什么而抱怨。引发争议的新功能,用户也逐渐习以为常,甚至被看做大数据个人定制化的产品,享受其中。而中国的互联网,又何尝不是这种情况呢?
互联网时代,隐私的边界在消融?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