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说完了观天,再来看探海。就在“慧眼”卫星正式开工的同一天,“海洋六号”科考船圆满收工。
历时219天,五万多公里的航程,“海洋六号”满载而归,它在海洋矿产资源调查、海洋环境与生物调查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海洋六号”带回来最实在的收获,就是一个62公斤重的富钴结壳,顾名思义,富钴结壳就是钴含量高的一种矿产。它里面包含的金属能够大幅度提高钢材的硬度、强度和抗腐蚀性,同时还可以广泛用于生产太阳电池、超导体等产品,是高精尖领域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海洋六号”航段首席科学家 邓希光:全世界内钴的资源储量有700万吨,我们国内在大陆上有70万吨,占世界钴量的十分之一。
2014年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勘探合同,勘探面积为3000平方公里。按照规定,我国要在10年时间内完成合同区域的调查,最终保留1000平方公里作为专属中国的富钴结壳开采区。因此,绘制一张属于自己的富钴结壳矿区图,相当重要。
要把这么大的富钴结壳从深海海底捞起来,“海洋六号”还要靠它的好帮手“海马号”无人遥控潜水器。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海马”号技术负责人 陈宗恒:它既可以看,也可以用手或者配合工具,进行样品的抓取。实际上它就是把人的视觉、触觉,各种感觉延伸到海底去了。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马号可以下潜到4500米深的海底进行作业,并且不受时间的限制,一次下潜可以完成多项任务,大幅度提高了海洋科考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