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神奇魅力

中国新闻来源:宣讲家网 2017年10月14日 15:4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从党的一大,到即将召开党的十九大,96年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太多的不易。几度苦苦追寻,几多艰辛探索,一路走向辉煌。从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者,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基础上的创业者,再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曾经,这个被称为“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遭受的嘲讽、谩骂、诋毁一直不绝于耳:蒋介石逃离大陆到台湾时曾断言“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终结论”,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崩溃论”等等,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信仰的火炬,扛起开路先锋的旗帜,带领她的人民奋勇走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最前列,力挽狂澜、击楫奋进,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给了世人太多的“意料之外”。

timg (1)

  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日益临近,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这个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450万个基层组织的第一大党。解读这个政党“昨天为什么能、今天为什么行、明天必然更强”的内在秘码的神奇魅力和无穷的磅礴力量,就是,这个政党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极端负责,对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

  旧中国“诸路皆走不通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寻求真理之路的指南

  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四分五裂,所面临的最重大的历史任务,就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报国无门;各种政治势力轮番登场,无果而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次次轰轰烈烈的维新求变,祛除不了“东亚病夫”颓废衰败的病根,终结不了内忧外患的梦魇,未能改变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命运。

  哪种政治势力能够从中脱颖而出,主要取决于“三个一”:能否用一种先进的学说把民众武装起来,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把民众组织起来,用一种正确的道路把民众带动起来。俄国十月革命的火种,点亮了在黑暗中寻路人的希望。毛泽东说选择俄式革命的道路,是“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这高度概括了中国近代以来多少仁人志士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历程。1921年7月,13名来自各地党组织的革命者在上海法租界秘密集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而正是马列主义的先进理论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使得她从众多政治势力中脱颖而出,带领人民得解放,民族得独立,国家得富强,正迈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从历史的维度看,96年前,诞生伊始的中国共产党,不过是当时中国300多个政党中的一个,今天却已成为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这个“行动的马克思主义者”,创造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版本”,让这一理论始终充满活力和实践威力。在西方,无数人把探寻的目光投向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共学”成了海外中国研究中的“显学”,每个月都有大量论文和著作面世,试图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这些回答中,最为贴近的答案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东方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的古语,提出“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

  能否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为了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为了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为了全民奔上小康路……中国共产党96年来的历史,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

  共产党人永远铭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老百姓是共产党的生命源泉。常有外国学者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时不解:中国共产党有什么能力,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凝聚起来?又是什么魅力,赢得人民的忠心拥戴?美国记者斯诺早就作出了回答,他曾把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植根群众、服务群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誉为“东方魔力”。

  赢得群众鱼得水,失去群众树断根。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起点上,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更加严峻,脱离群众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从毛泽东同志“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到邓小平同志“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到江泽民同志“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到胡锦涛同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到习近平同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核心理念,也是党的建设实践矢志不渝的政治信念。只有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共聚党心民心,真正汇集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保证

  “美国人在那儿吵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开始干了”,“中国人建设新机场的速度比德国快多了” ……曾经对中国百般挑剔的西方媒体和政客,如今发出越来越多的这种感叹。相比许多国家存在的人走政息、决策短视、党派相互攻讦拆台等问题,中国的政治制度优势显而易见。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中国的制度优势有利于激发发展活力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产生、奠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完善于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适应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新要求,在不断发展完善上述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践证明,这些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合理、正确,有没有优势和生命力,实践最有说服力,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大举向世界推广西式民主。一些国家在政治制度选择上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出现严重挫折,导致严重后果,有的停滞不前、进退两难,有的踌躇纠结、左右摇摆,有的误入歧途、社会动荡。苏联东欧剧变,殷鉴不远;西亚北非动荡,就在眼前;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制度选择错误而积贫积弱,触目惊心。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题为《北京共识》(Beijing Consensus)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进步,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国创造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中国以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成功,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正确。

  中国没有也永远不会“背书”西方的政治制度。当前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既要不懈坚持,又要不断完善。坚持,就是面对国际国内“八面来风”,特别是企图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套用西方政治模式的所谓“改革药方”,我们一定要有政治定力和主心骨,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咬定青山不放松”。完善,就是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广泛、更充分、更健全的人民民主,集中力量办大事、凝聚力量办好事,让事业和发展有统一性、稳定性、持续性、广泛性、共识性。历史和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制度,不可动摇,坚持到底。

  “硬实力不强一打就败,软实力不强不打自败”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并强调“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领导人民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奋勇前进的精神支柱。

  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浩浩长卷中,灿烂辉煌的文化激荡着中华各民族的雄风,展示着魏晋风骨,辉映着盛唐气象,标注着宋朝文化的精神高度……这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的价值认定,这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界追求,这是“内圣外王”的人生抱负,这是“参天地之化育”的浩然正气,这更是“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

  近代以来,当文化观念的束缚成为封建传统的最后藏身之地的时候,以最彻底革命的姿态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怀着对家国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使命,奋起抗争,“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慷慨悲歌,悲愤泣血,在战斗中失败,在失败中战斗,揩干牺牲同志身上的鲜血,以命相搏、救亡图存,直到胜利,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我们不难看到,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传统优秀精神的创新性继承。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打开了合作共赢的筑梦空间,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被写入了联合国大会决议等诸多国际组织文件中,从世界视野注解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句名言: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重要基础。实现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文化自信不可缺席。

  “成长,就是和自己的缺点死磕”——党强党兴是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

  党强则国强、党兴则国兴。如果说,带领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壮丽征程,那么,让一个党员比一些欧洲大国人口都多的大党时刻保持初心,不断焕发生机活力,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时刻面临如何理解自身的命题。96年前的党,和今天的党,中间隔着的不仅是岁月,还有她在岁月中防病治病的刮骨疗毒,还有烧红的铁淬上水的千百次锤炼。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要不断锻造和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治党兴国的组合拳效果显著。不仅国内的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也在国际上赢得赞誉。以反腐为例,党的反腐决心大、力度大、成绩大,打虎拍蝇绝不手软,从严治党螺丝紧拧。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能力,敢于直面困境,不惮刀口向内,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八项规定、纠治四风,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以空间换时间,以霹雳手段清障,以制度建构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听到了一个政党生于忧患的时代之声,看到了一个国家昂然前行的姿态,感受到了一个民族深沉稳健的心声。

  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更伟大的成功在砥砺前行中孕育,更艰巨的任务仍在前方等待。中国共产党面对自身的缺点,自我革命、死磕到底的决心不会动摇,也不会一劳永逸。加强党的建设,没有最严,只有更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只有更严更好,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九大即将开幕,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她的人民怎样改变世界,影响世界,让我们共同期盼、拭目以待。

  (吴郁德 王喆 作者单位:96819部队政治部)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