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南音也称“弦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从中原传来闽南地区,至今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用闽南语吟唱着经典,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成立于1954年的厦门市南乐团,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南音专业表演团体之一,近年来,南乐团大力创新培养人才,一批90后甚至是95后学员的参与,让南音焕发出新“声”机。
南音清唱剧《金石吟》
编撰工具书推广南音 首本电脑工尺谱版年底出版
南乐团自主研发的南音工尺谱电脑打谱软件打出的曲谱。
厦门南乐团位于中山公园西门一座具有闽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历史风貌建筑———“南音阁”内,其前身是厦门金凤南乐团。
南乐团首任团长纪经畝先生造诣高深,被国内外南音界誉为“一代宗师”“南乐泰斗”,生前整理出传统南乐曲目五百多首,并创作了许多新曲目,其中与音乐界同仁共同创作的器乐曲《闽海渔歌》,被誉为南乐第十四套大谱。
得益于纪经畝及白厚、任清水、白丽华、林玉燕等名师的指导,南乐团既恪遵前法,又勇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器乐演奏方面,厦门市南乐团注重乐师之间的默契配合,尤其是箫弦的洞天福地奏技法,在南音界备受推崇;在唱腔方面,讲究“字重韵轻”“字正腔圆”,数十年来一直为国内外南音界所称誉。
近年来南乐团坚持走继承和创新并重的道路,一方面不断挖掘、整理传统曲目,一方面积极创作南音精品,主动参加全国各类艺术赛事,频频获奖。
2010年,南音《相聚在宝岛》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节目奖,成为福建省唯一一个、全国五个之一获此殊荣的剧目。
厦门市南乐团团长杨雪莉介绍,2015年以来,南乐团启动资料抢救保护计划,运用自主研发的南音工尺谱电脑打谱软件,编辑出版《南音古曲选集》,此选集为厦门南音界首创,也是厦门第一本南音曲谱,成为南音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为南音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南音工具书,规范了厦门流派的唱腔曲谱。目前,他们正着手编校厦门首本电脑工尺谱版《南音指谱全集》,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出版。
90后学员加入 焕发南音新“声”机
舞台上的徐达妮
出生于1996年的徐达妮受唱南音的姑姑影响,2011年15岁时进入厦门艺术学校开始尝试学习南音。
“虽然南音是用闽南语演唱,但会说闽南语,不一定能唱南音。”徐达妮说,刚开始学的时候很难,发音吐字要求很高,尤其是很难适应南音的慢节奏。
杨雪莉介绍,南音的确注重咬字吐字,曲调婉转,古朴典雅。
南音的很多姿态、动作细腻小巧,接触的时间越长,觉得越美,南音整体很慢的表演节奏也很容易让人静下心来。学习后,徐达妮爱上了南音,2014年她开始登台表演。
为培养人才,南乐团和厦门艺术学校联合办学,派驻老师傅、顶尖师资参与南音专业教学,跟徐达妮一起学习的共有17人,这批90后学员也为南乐团注入了新活力。
“过去南音的表演形式较为单一,比如是四站一唱。”徐达妮说,他们新加入的学员,在原有的基础上,请教老师傅进行创新,目前创作演出的曲目中则加入了非常多的流行元素,比如伴奏合唱,开头加入打击乐等中西方乐器。
虽然在一些曲目中独挑大梁,徐达妮依然觉得自己跟老师傅们比起来,学到的只是皮毛,尤其是南音最难的部分唱腔更是如此。
杨雪莉告诉记者,新进入的这批90后甚至是95后学员,其实很让人意外,他们技术过硬,坚守传统,不少人在国家、省、市级各大活动和赛事中崭露头角,勇创佳绩。
走出“南音阁” 飞向海外
南音表演《相聚在宝岛》荣获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南音,南乐团主动走进校园、社区公益演出,周日会在南音阁免费演出供市民观看。
杨雪莉介绍,南乐团定期与厦门市区南音社、中小学联合开办南音培训班、南音夏令营,或选派优秀南音演(奏)员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开展授课,每年举办一届厦门南音唱腔比赛,至今已举办十九届,挖掘培养了一批新人,创作生产了一批新作,使南音重新焕发生机。
南音流传于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各国闽南人聚居地,特别是台湾地区更是传播广、根植深。正因为此,南音被赋予特殊历史使命,在推进两岸艺术交流、增强两岸文化认同、维系两岸情感纽带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厦门南乐团代表厦门市赴台参加由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南音进校园”活动,走进台湾11所高校推广演出。
近年来,南乐团应邀出访菲律宾、新加坡、日本、法国、新西兰、捷克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对外艺术交流演出,通过国际舞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世遗南音的价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