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中新网北京7月20日电(汤琪)日前有消息称,今年国庆前后,京沪高铁或将率先恢复至时速350公里。尽管官方尚未对此予以回应,但多年来关于高铁提速的讨论从未间断。那么,从技术、安全、经济、效率等方面,中国高铁当下是否具备提速的能力呢?
资料图:2011年6月30日15时,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中新社发 石岩 摄
京沪高铁要提速?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国庆前后,京沪高铁将率先提速,最高时速提高至350公里。
不过截至发稿,中国铁路总公司尚未对此予以回应。
2011年,中国高铁开始减速。据媒体报道,这一年,官方表示,高铁减速能更好地确保安全,并令班次、乘车点的调度更灵活,也可以使票价有更大的浮动空间。
同年6月30日开跑的京沪高铁保持时速300公里。此后,武广、沪宁和郑西等高铁也降速到同一水平。
6月26日,由上海虹桥站始发的G124次“复兴号”高铁列车准时抵达北京南站。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技术、安全有保障吗?
从技术和安全角度来看,北京交通大学铁路运输管理学院教授胡思继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分析,高铁提速在技术上完全有保证,安全上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他表示,“现在运行中的高铁设计时速是350公里,而且还留有一定的余地。”
以最新版高铁“复兴号”为例,据公开报道显示,“复兴号”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时速400公里及以上,持续运行时速为350公里。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研究员赵红卫也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和谐号”动车组曾达到时速486.1公里的试验速度,“复兴号”则实现了时速425公里的隧道和交汇的试验,有潜力跑更高的速度。
在2016年6月举行的“十二五”科技成就展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十三五”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贾利民曾明确表示,在掌握高铁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中国已没有盲点,达到350公里的时速从技术上说没有问题。
资料图:“复兴号”率先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提速后实际效果如何?
胡思继对中新网记者指出,一直以来,业界更为关注的是提速实际效果——时速提高50公里,实际产生的效果和速度能否匹配?
据媒体报道,京沪高铁提速后,用时最短列车全程耗时将从当前的4小时49分缩短至4小时左右,其他部分车次也将缩短40-50分钟。
出于效率考量,中国中铁副总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今年3月曾对媒体表示,高铁运营不仅要跑得起来,还要停得下来。
他分析称,目前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列车,在进站前7分钟就要减速,如果提速到350公里,可能就需要提前20分钟减速。
资料图:北京南站始发的“复兴号”列车途经济南西站。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运营成本会否上升?
除了对提速实际效果的讨论,业界对提速后运营成本的提升也持有意见。有观点认为,从现行时速300公里恢复到350公里,这50公里的时速提升,将使运营成本上涨三分之一左右。
而被媒体曝光或将率先提速的京沪高铁,近年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安全运行2193天,累计开行列车58万余列,年均增长18.6%,累计运送旅客突破6.3亿人次,年均增长21.2%。
据媒体报道,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2014年实现扭亏为盈,2015年实现股东分红,2016年及今年上半年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
“京沪高铁对中国铁路的示范作用很大,技术先进,而且具有领先地位,不管是运输管理还是经营,都是走在发展的前头。”胡思继说。
虽然胡思继认为,高铁提速后,运营成本会有一定的增长,但他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现在确实是可以提速的时候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