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砥砺奋进的五年】看广西如何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糖业“第一车间”的蝶变

中国新闻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2017年07月09日 20:3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糖业“第一车间”的蝶变

  ——看广西如何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袁 琳

  广西糖业生产成本高于国外,主要就是因为糖业“第一车间”——糖料蔗生产成本偏高。

  2014年2月,广西启动“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试点;2015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联合印发《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广西蔗糖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3年的克难攻坚,如今八桂大地已有250多万亩“双高”基地。

  据测算,按规划建成500万亩甘蔗“双高”基地后,广西每吨糖价中原料的成本有望降低200元,与国外基本持平,竞争力将大大加强。

  三年克难攻坚 今朝形势大好

  2016/2017年榨季,“双高”基地的农民收入比其他甘蔗地每亩增加1430元。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示了“双高”基地建设的优势。

  从2014年开始,广西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展“双高”基地建设,无成功经验可循,无典型例子可鉴。

  3年多克难攻坚,广西迎来了“双高”基地建设的大好形势。截至今年7月3日,全区“双高”基地建设完成253.4万亩,重点市县接近完成任务的一半。

  行走在八桂大地,已经建好的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连片“双高”基地并不少见,在经历了“小块并大块”的蝶变后,“双高”基地田成方、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蔚为壮观。

  土地的整划,为甘蔗高产高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投入应用,搭建起广阔而高标准的平台。与此同时,自治区财政资金为“双高”基地建设土地整治和水利化建设拨付率达到67.79%。

  据统计,本榨季“双高”基地种植良种率达到86.7%。其中,我区培育品种达30%,而柳城甘蔗研究所研制的05-136又占到10%,自治区甘蔗研究所培育的39号、42号、46号等品种也都占据了较大比重。

  耕作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新植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大型机收设备也由原来的不足50台增加到现在的162台,促进了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

  经组织专家抽样测产,已建成的“双高”基地平均亩产达7.2吨,平均蔗糖分接近15.44%。

  广西趁势而为,提出了力争在2019年全面完成全区500万亩“双高”基地建设的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

  各级形成合力 推进有条不紊

  “双高”基地建设是“不差钱”工程。这一句在行业内的调侃,道出了全区上下对制糖产业“第一车间”探索农业现代化建设、尝试加快糖业转型升级的重视。

  推进“双高”基地农机化、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方案、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等问题,成为各成员单位的案头重点。

  自治区财政厅积极统筹整合、划拨资金;国土资源厅专门举办全区“双高”基地建设土地整治耕地保护培训班,破解整县推进与“双高”建设重叠、工程复核难等问题;水利厅派出多个工作组深入基层,解决水利化建设难题,突出抓好建后管护工作;农机局积极向国家部委争取购机作业补贴,举办农机驾驶员培训班,指导各地开展机械深耕深松,推动收获环节机械化。

  各市县在糖业行情好转、农民种蔗积极性提高的情况下,进一步出台政策奖励农民改扩种糖料蔗,扩大“双高”基地建设范围。来宾市多种建设模式并举,积极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突出农民合作社在“双高”基地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崇左市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目前基本落实2017年“双高”基地建设任务。防城港市采取“先集后分”,即先将农民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后再分给农民,并实施“六个统一”(统一开展原料蔗砍运、统一进行土地整治、统一土地重新分配、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机耕机种、统一交由农户自主经营)的办法,对“双高”基地建设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目前,全区“双高”任务10万亩以上的县有14个,占全区500万亩建设任务的80%。据了解,重点任务县前3年的任务已基本完成,2017年的任务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突出主体地位

  建设热情高涨

  在来宾市,90%的“双高”基地建设都是采取合作社的形式推进。通过蔗农自己组建的合作社来作为建设主体,农民参与“双高”基地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据统计,在已完成的253万亩“双高”基地中,由农民合作社作为建设主体的面积占78.6%,农业公司与大户作为建设主体的面积占12.8%,制糖企业作为建设主体的面积占9.6%。

  自治区“双高”办负责人介绍,以并户联营模式建立农民合作社,作为“双高”基地建设实施主体,统一规划、统一耕种、统一管理,是今年来“双高”基地建设的一大亮点。

  该模式实现“双高”基地建设利益最大化,示范带动作用逐渐增强,各级主体的思路从“政府要我干”向“我要政府给我干”转变。“有些主体主动请求乡镇政府安排‘双高’指标,还自发自觉把前期工作都做好做足了。”该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制糖企业参与“双高”基地建设热情高涨,各显神通:南宁糖业、南华糖业先租地,然后转租给农业公司和农民合作社具体建设经营;东亚糖业采用澳大利亚新技术建设20万亩甘蔗“现代农场”示范园;其他制糖企业也积极投资扶持蔗区内“双高”基地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制糖企业共投入“双高”基地建设金额达到6亿元以上。

  农业种植公司高标准建设“双高”基地,成为业内榜样。广西惠利民生现代农业公司完成的2.3万亩“双高”基地,创造了“一平二整三良四防五水”建设“双高”新思路,“一平”是强化土地平整工作,“二整”是加强土地深耕深松,“三良”是重视种植高产高糖优良品种,“四防”是注重防虫防草,“五水”是突出水肥一体化建设。“达到万亩7吨的目标,没问题!”该公司负责人自信地说。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