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平均预期寿命冠绝全球背后——港人引以为傲的医疗体系

中国新闻来源:中新社 2017年06月19日 11:5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中新社香港6月18日电 (记者 曾平)两座连地库共九层高的大楼、两个位于三楼和五楼的空中花园、210张可见山景的标准房床位、50名驻院医生和400名护士、全港首设的全自动临床化验系统——位于香港海洋公园旁的私家医院港怡医院医疗环境优质,今年3月21日开业以来备受关注。

  这是时隔23年后,香港再有私家医院开业。

  在香港公私双轨制的医疗体系中,完全市场化的私营医疗系统对公营医疗系统进行补足,而通过特区政府注资的公营医疗机构则承担满足大部分市民,特别是基层市民医疗需求的任务,恪守“不容有市民因经济困难而得不到适当的医疗服务”的公共医疗政策原则。

  在毗邻启德码头一片占地16.5万平方米的土地上,香港特区政府正在兴建的,是公营医疗体系内首间集中提供大部分第三层医疗服务而专设的儿童专科医院,部份病房将容许家长24小时探病甚至留宿。新医院的建造工程开始于2013年,预计将于2018年开始分阶段启用。

  在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医疗制度的改革上,特区政府自成立以来始终不遗余力。

  1997年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委托哈佛大学顾问小组对香港医疗制度进行分析幷提出改革建议,小组1999年完成报告。特区政府分别在2000年、2008年发布关于医疗改革的咨询文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香港立法会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2007财政年度至2015-2016财政年度间,香港公共医疗开支每年平均增加6.8%,高于公共开支总额6.3%的增长率。私人医疗开支每年平均增长8.8%,显示香港私人医疗开支占医疗总开支的比例正呈上升趋势。2016年,香港特区还拨出2000亿港元落实整体医院发展计划。

  在不断地改革和资金投入下,香港的医疗体系逐渐成长至全球领先水平。彭博社201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香港在该项研究覆盖的55个经济体中拥有最高效的医疗体系,远超英美等发达经济体。

  面对如今香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特区政府对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加以特别照顾。2009年,香港推出为期三年的长者医疗劵试验计划,年满70岁的老人可获得一定金额面值的医疗劵,至2014年,医疗劵金额增加至每人每年2000港元。今年的施政报告更提出将医疗劵的受惠年龄降至65岁,幷让75岁或以上有经济需要的“长者生活津贴”受惠老年人免费使用公立医院和诊所服务。

  香港医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资料显示,2014年香港大肠癌发病率为16.8%,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病。政府从2016年9月开始耗资4.2亿港元推出为期三年的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为年龄介乎61至70岁的长者提供大肠癌筛查服务。

  受益于完备高效的医疗体系,香港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在2016年成长为世界最高水平。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16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年香港男性平均预期寿命81.3岁,女性平均预期寿命87.3岁。两项数据均超过同期的日本,香港由此成为全球平均预期寿命最长的福地。

  对于港人长寿的原因,本身是执业医生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分析,除了香港婴儿出生率和死亡率非常低、港人生活习惯良好外,“我最喜欢的答案就是香港的医生很棒,香港的医疗体系很好”。

  沈祖尧指出,香港医疗体制完备,医院工作比较有效,老百姓对香港的医疗水平也很有信心。在香港无论贫富,都可以用很低的费用去公立医院看病,而且医院水平高,可以媲美全球任何国家或地区,使港人健康得到保障。

  今年曾斥资投入私人医生集团的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也对香港医疗制度和文化颇有信心——香港有个规矩,不会把有病的人赶出医院,“有病我们先治”。但他同时也指出,香港医生数量紧缺,本地医生群体中盛行保护主义,不愿意让外地医生进入香港执业,特区政府也需要解决医院的土地问题,这些是香港医疗未来值得思考和努力的地方。(完)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