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以心交心,服务企业
2001年南平市提出“工业兴市”,廖俊波抢抓机遇,开始谋划建设拿口镇工业平台。在廖俊波的积极策划下,拿口镇顺利入选国家建设部小城市建设试点,获得启动资金200万。
2002年,廖俊波得知兴达竹业公司老板吴敏达打算在邵武办个竹制品加工厂,立即邀请他到拿口镇参观。参观那日,吴敏达的车刚开到邵武宾馆门口,就看见廖俊波带着镇上的几位干部已经在等候了。
“我很吃惊,没受过这种待遇,也没见过这样的干部。说实话,我被感动了。”吴敏达对说。
2011 年 8 月 30 日,廖俊波向省华闽集团介绍政和旅游资源。(李左青 摄)
吴敏达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把厂址选在当时那个交通不便,毫无地理优势的邵武市拿口镇。按他的蓝图规划,企业应该是放在邵武城区附近的。
参观结束,吴敏达仍心存疑虑,廖俊波前前后后给他打了几通电话,一次比一次深入。吴敏达说:“我能够感受到他已经把我的顾虑了解得十分透彻了,每一次通话都很有针对性地解决我提出的问题。”
2003年1月1日,吴敏达正式与拿口镇签约,1月14日开始推土、平整山坡,2月5日开工建厂,6月份,占地26.4亩,投资500万的兴达竹业公司开始投产。这个速度,远远超出吴敏达的预期。
然而,投产以后,出现了一点小风波。
兴达竹业是股份制公司,吴敏达是大股东,当时小股东里面有一个本地人,二人原本是朋友,因为经营问题产生了矛盾,僵持了半个月左右,要“分家”。廖俊波知道此事后,把二人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我当时比较冲动,因为觉得他会帮本地人。”吴敏达笑着说。
在廖俊波的调解下,本地股东不再僵持,选择退出。廖俊波嘱咐吴敏达一定把企业经营好。
这个结果本身已经让吴敏达很敬佩了。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一段时间过后,廖俊波打电话邀请吴敏达带妻子一起去家里吃个便饭。与此同时,廖俊波也邀请了那个本地股东和妻子。
饭桌上,二人当场讲和。
“我怎么也想不到,廖书记能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如果不是他的一餐便饭,我和那个本地股东这辈子可能就这么结怨了。其实当年根本不是什么大矛盾,我们现在是很好的朋友,一起吃饭还会谈起廖书记。”吴敏达说着翻出手机,给看廖俊波的手机号,“十多年了,他没换过号码,现在我也舍不得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