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砥砺奋进的五年】松记水村的水

中国新闻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31日 11:3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水窖上,一把锁锈迹斑斑。钥匙早就不记得放到了哪里。

  宁夏盐池县麻黄山乡松记水村的山路边,72岁的饶文珠来到水窖旁,他想最后看一眼曾连天连夜打出来的水窖。

  他用粗糙的大手摩挲着水泥窖台,上面依稀可辨的字迹,显示这眼水窖建成于1997年7月11日。

  铲车的轰鸣打破山村的宁静,黄土从大铲中灌入水窖,埋葬着这里延续千百年的焦渴历史。

饶文珠在水窖旁。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摄/光明图片

 

饶文珠在水窖旁。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摄/光明图片

  2014年,自来水通到了饶文珠家的灶台旁,用于人饮的水窖也结束了使命。最近,盐池县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按照大家的意愿,一些靠近路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窖将被填掉。

  “这是最后一眼。那些年,房门可以不锁,但水窖家家户户都得上锁。”饶文珠说,很多人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水窖前转一圈。

  宁夏盐池县麻黄山乡因极度缺水而闻名。民谚说,“上了麻黄山,咸菜就干饭。干吃别犟嘴,犟嘴不给水。”“天旱窖枯河断流,渴得麻雀喝柴油。”

  村名叫松记水,但只有沟底的苦咸水。“十几公里从沟底用驴驮上来,做饭都不用再放盐。”村民饶峰说。

  “遇到大旱,沟里的苦咸水都快干了。有的直接带着被子睡在沟里,渗出一点点,就连泥汤子一起刮到桶里。有时候相邻的村庄还会因争水打架。”麻黄山乡水管所所长包海森说。

  水源直接决定着村庄选址。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松记水村的老村落都在山沟里,一方面是没有建筑材料,沿沟好挖窑,更重要的则是距离沟底近,取水更方便。

  1985年前后,盐池县从六七十公里外的大水坑镇红井子引井水,在村头建了个供水点,沟里的人们渐渐在开阔亮堂的塬上夯土建房。然而,这点水却极不稳定。冬天,穿山越沟的水管封冻,直到第二年4月才能恢复供水。很多人就下沟挖冰,人背驴驮,放进锅里化成水救急。

  “最远到四五十公里外的大水坑镇拉过水。拉回来一方水能到80块钱。”松记水村委会副主任饶文明说。

  为了解决吃水问题,在政府支持下,几十年来,松记水村先后有过多次有组织的“打窖运动”。村支书计治国说:“各个年代的都有,堪称水窖博物馆。”

  精准脱贫,水是最大的瓶颈。如果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何谈小康?

  麻黄山乡党委书记罗刚告诉记者,2014年,盐池县开工建设麻黄山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刘家沟水库引黄河水,穿越沟壑梁峁,通过6级泵站加压,到了松记水村。

  当年9月30日是这个村庄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日子,当溅着白花的自来水从水龙头奔涌而出,幸福感瞬间漫过了每个人的心田。

  政府还启动“阳光沐浴”工程,每户只掏71元,市场价1800多元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有专人安装到位。

  “太舒服了!”去年12月,66岁的饶清生平第一次洗了一回热水澡。想到那些从呱呱坠地到长眠黄土、一生都未曾洗过一次澡的祖辈,“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句话发自他的肺腑。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