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甲铸)从中学到大学,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现代化道路。然而很少有人思考:我们真的走完了吗?10日下午,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教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系列预热讲座上以此举例认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战略耐力,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经得起历史考验,走得更远更平稳。
在过去几年,王文和同事曾在42个国家宣讲、对话与参会,看到了很多“一带一路”建设案例。王文以肯尼亚蒙内铁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苏伊士运河中埃泰达合作商贸区等合作项目举例说“一带一路”建设的的确确超出预期,在很多方面进展非常的顺畅。
“但是,各位肯定听过我们过去三四十年,走完了西方国家三四百年现代化的道路这句话。可是我们真的用三四十年走完人家三四百年的道路了吗?”王文反问。
王文认为,在物质层面,中国的某些城市、某些区域的确走完了,比如上海。“中国走出去的国际影响力,真的没有走完,比如在拉美,几百年来,巴西讲葡萄牙语,阿根廷讲西班牙语,但是我们发展三四十年不可能人家都讲汉语,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王文说。
“还比如我去吉布提,中国建了第一个海军基地,国内舆论说太厉害了,中国都建海军基地了……而法国人1844年就在那里建军事基地了,有四千多人的部队还驻扎在那里;美国二三十年前在那里也建了军事基地,连日本在那里都有军事基地,都比我们早……所以,实际上我们要做的事情恐怕还有很多。”
王文认为,中国在金融实力、文化实力和思想实力等各个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人民币国际化率大概只有3%左右,美元的国际化率大概是61%,这个差距也不是四十年能够追上的。”
“再回过头来看‘一带一路’建设,它真不是一年、两年、三年、四年,甚至不是十年、二十年的过程,而是一代、两代,甚至更多代的过程。”王文说,这样才能使“一带一路”走得更远,走得更加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