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一带一路·合作共赢】中国重汽:国际化战略搭上“一带一路”快车 刷屏沿线朋友圈

央视网报来源:央视网 2017年04月10日 15:2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中国重汽工程车在北非国家工作现场

中国重汽工程车在北非国家工作现场(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亮)中国重汽生产的重卡,如今已卖到全世界96个国家和地区。再过几天,中国重汽亚欧部的刘业辉又将离开济南,前往孟加拉国开始长达六七个月的市场开拓维护工作。

  2016年,中国重汽进出口系统共承接整车出口订单累计32600辆(其中自营23006辆),连续12年保持国内行业出口第一。中国重汽民族自主品牌(SlNOTRUK)在海外市场,特别是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区域,已成为中国重卡的代名词。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中国重汽技术人员在摩洛哥KD工厂培训车辆生产。(资料图)

                                         中国重卡良好的品质获中东客户点赞。(资料图)
 
 

  2011年,刘业辉和同事初到孟加拉时,当地人对中国制造的印象很差,直接说“中国车质量不行”,几年下来,中国重汽工程车占到孟加拉市场份额的7成,刷新了他们对中国制造的认识,中国重卡更成为力气大、能干活的高端产品。

  立足海外,重汽靠得是过硬的技术支撑。

  始建于1956年的中国重汽集团,曾生产出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1983年,成功引进奥地利斯太尔汽车项目,开始生产重型卡车。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跟不上市场步伐的中国重汽集团一度陷入破产边缘。直到2003年,改革重组后的中国重汽终于走出泥沼,成功开发出斯太尔王系列重卡。

  “民族的才是自己的”。中国重汽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引进来,再消化、吸收,加以创新,打造民族自主品牌。

  2007年,中国重汽在香港主板红筹上市,初步搭建起国际化平台;2009年成功实现与德国曼公司战略合作,引进曼公司D20、D26、D08三种型号的发动机、中卡、重卡车桥及相应整车技术,大大提升了中国重卡制造水平。

  有了强大的整车装备制造能力,2013年—2014年,曼平台T系列重卡以及曼TGA的国产化车型——汕德卡全面进入市场,与国际水平接轨。

  海外布局迎来“一带一路”新机遇

中国重汽V7G领衔亮点俄罗斯CTT展会。(资料图)

中国重汽V7G领衔亮点俄罗斯CTT展会。(资料图)

  国际化始终是中国重汽的发展重点,“一带一路”倡议,则给中国重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不仅要搭好‘一带一路’这班车,还要拉好、推好这班车,做‘一带一路’上重卡产业的火车头!”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纯济表示。

  在东南亚、南亚、中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阔的“朋友圈”里,处处都有重汽人和车的身影。

  2011年,中国重汽与尼日利亚一家非洲最大的企业集团签下1500辆的出口订单。2014年5月,中国重汽又与尼日利亚企业在当地合资建设整车生产工厂,辐射西非市场。

  在非洲许多地区和国家,中国重汽的国际品牌“SINOTRUK”,成为用户认可度最高的中国重型汽车品牌,产品被广泛应用在非洲国家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清洁和市政工程等各个领域。

  中亚五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线路。目前,中国重汽已在中亚五国建立了4个代表处,通过与当地汽车销售商合作,发展销售服务网点10多个,累计销售车辆1.5万台。

  王力,中国重汽亚欧部巴基斯坦办事处工作人员,驻外以来,亲眼见证了重汽工程车销量每年成倍地增长。

  “一方面是中国车良好的品质和服务越来越得到认可,另一方面也与‘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当地的工程和投资越来越多有关,客观上形成了更大的市场需求。”王力介绍,中国重汽在巴基斯坦的KD组装工厂已建成投产。

  本地化实现互惠共赢

中国重汽技术人员在摩洛哥KD工厂培训车辆生产。(资料图)

中国重汽技术人员在摩洛哥KD工厂培训车辆生产。(资料图)

  多年来,中国重汽已从简单的卖车到建立售后销售服务网络,发展为与合作方进行国际产能合作,以输出资本和技术的方式实现当地制造,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东南亚区域的越南、缅甸和菲律宾,惟及南亚区域的巴基斯坦等国KD项目均实现当地批量组装生产,北非区域的阿尔及利亚组装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非洲区域的尼日利亚KD工厂具备装车条件;埃塞俄比亚组装项目预计2017年可以实现首批KD件发运。

  中国重汽进出口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16年底,已在全球设立了72个海外代表处和办事机构,在90多个国家发展了263家经销商,253个服务网点和228个配件网点,在14个国家或地区建立17个配件中心库,在7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15个境外KD生产工厂,营销网络基本覆盖非洲、中东、中南美、中亚、东南亚以及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经销商均为当地人,聘用当地员工,为所在国家解决劳动就业。

  通过聘用当地人、融入当地元素、使用联合品牌商标、联合广告宣传等措施,中国重汽很快适应了海外市场所面临的文化、营销、法制等挑战。

  在产品研发和售后服务上,重汽的服务也极具本地化和个性化:对重点大客户提供定点打包服务方案;在保有量3000辆以上的市场设立配件中心,满足市场配件供应;更为贴心的是,重汽还提供了小语种技术文献,包括使用说明书、配件目录、维修手册、培训教材等,全面满足小语种国家市场要求。

  国际化与本地化相结合,中国重汽生产的民族重卡漂洋出海,生根海外,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将会走得更远。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