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送别“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航天泰斗 敢于担责

央视客户端原创来源:央视网 2017年02月16日 16:3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今天,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人们共同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院士送行。任新民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2月12日因病离世,享年102岁。

  送行的队伍里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是和任老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事。和任老一同奋斗的岁月里,他们一起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建立,也见证了任老一生择一事的不懈追求。

  任新民院士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曾领导和参与了我国最早的液体导弹的研制工作,并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此后,他先后担任我国多个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因其对中国航天的卓越贡献,他和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并称为 “中国航天四老”。

  任新民:九个问题 75天解决

  1999年,任新民和其他二十余位老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表彰他们在我国航天和国防事业中做出的突出成就。任新民不仅参与了我国多型导弹的研制工作,1970年4月24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任新民就是火箭系统的负责人。火箭专家韩厚建当时和任新民一起为送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而奋斗,任老的敬业和专注至今让他无法忘怀。

  已经76岁的韩厚建47年前曾和任新民院士一起参与长征一号火箭的研制,并一起见证“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时至今日,他还保留着当年任老总批阅过的文字资料。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专家 韩厚建:这是1970年元月31日,任老当时是“长征一号”火箭技术负责人,他写了一个便条。

  就在写下这条便签的前几个月,1969年11月16日,我国首次研制的中远程火箭发射失败,历经75天的艰苦分析,1970年1月30日,中远程火箭再次发射取得成功。经历了这样的起伏,任新民的心情实在无法平静,因为马上,中国人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就要发射了。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专家 韩厚建:大家都庆祝什么的,但是作为当时任新民任老总,他是赶紧把我们在前面这七十多天所发现的问题,各个单位上报上来的,他一个一个的,看完以后做了个记号,这九个就是九个问题。

  韩厚建说,这样的文字资料,当时在任新民的案头有很多很多。东方红一号发射前的最后几天,周总理常常点名要任新民过去汇报情况,甚至现场做重要的决定,这些细致的文件,让任新民每一次都能在关键问题上做出负责人的判断。1970年4月24日,当东方红卫星从大漠戈壁中腾空而起时,任新民就在离发射塔架最近的地下掩体中,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任新民:航天泰斗 敢于担责

  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任老平易近人,同事说他“很接地气,甚至,还有些土气,是个好老头”。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专家 韩厚建:底下都叫他“任老头”,因为他很亲切,走讲话也不着急,平常就骑个自行车。哪里有问题,他都在那个现场,就问,掌握情况,然后拍板下决心,对的不轻易动摇。所以他的决断,他是很慎重做决断的。

  这个生活中平易近人的“好老头”,在工作中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力量。

  1975年3月31日,毛泽东亲自批准了由任新民参与制定的《关于发展中国通信卫星工程的报告》,由此有了中国航天史上著名的代号为“331”的通信卫星工程,当时,任新民市被大家称为“总总师”。 韩厚建,至今还记得任老总说过这样一句话:“光环是属于大家的,而失败的原因一定是‘总总师’没有做好工作。”

  一次在发射场做试验,火箭发动机的一个元件突然损坏,造成发动机不得不返厂维修。发射场和生产厂都在为谁该为此负责而争论时,任新民站了出来。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专家 韩厚建:(他说)这件事情跟基地同志无关,本人作为一院试验队现场负责人,愿意承担责任。这当时在那个气氛底下,这问题就很简化了。这样紧接着我们就商量怎么处理问题了。他(任新民)形成了我们国家整个设计师队伍或者研究队伍、工厂什么的,形成这样一个传统的作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科学办事,该负责的时候绝不躲躲闪闪,我觉得这里的老专家带出来的就是这样的。

  任新民:耄耋之年 依然远见卓绝

  “我几乎是看着中国航天事业成长起来的。对它有非常深的感情,想要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到了晚年,任新民经常说自己“人老心不老”。就在十年前,已经92岁高龄的任新民曾为一部航天出版物做序,即使到今天,我们从这篇短短的序言里,还能看到一位航天泰斗的智慧和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这本《世界航天运载器大全》在1994年出版时曾找任老做序,当它在2007年再版时,任老自然又成了为全书做序的不二人选。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专家 韩厚建:老人了,所以编委会很自然就想代他起草一个稿子,本来就想着走个形式,看看他签个字,这个过程就算过去了。任老来了以后,开始就说你们的稿子不能用。

  于是,当时已经九十二岁高龄的任新民,改写了书的序言,其中的很多内容,如今看来都让人感叹这位航天巨匠的远见。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专家 韩厚建:他说对于运载火箭设计思想已经不再单纯地追求性能高,在满足主要性能指标要求下,要降低成本,发射准备时间要短。你看今天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发展)。最近大家都感觉到很热,他就谈到,运载火箭的重复使用问题,包括美国SPACE X(太空探索公司)现在正在搞的工作,他是怎么讲呢?重复使用是个方向,但是这个有艰苦的路要走。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专家 韩厚建: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这样的精神,始终贯穿他一辈子的始终。愿任老走好。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