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从“学徒工”到技术型管理人才——
甄彦杰:“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
甄彦杰,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技术型管理人才
开发眼科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仅是经验丰富的“海归”、高校博士的专利,还需要将科研设想付诸产品研发的制造人才。公司生产经理甄彦杰的成长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甄彦杰19岁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进入了一家国营企业做学徒工。工厂破产后,他又先后在两家电子公司工作,接触到了数控机床,并自学了画图软件、编程软件,已经具备了独立编程、操作的能力。
2010年9月,甄彦杰加入到初创阶段的爱博诺德公司,入职的第二天,公司就聘请了全球第二大人工晶体制造厂家AMO公司的专业工程师到现场培训纳米级别加工精度的金刚石车床编程与操作。“刚入职的员工就能直接接触到国际顶级高端加工设备和技术,在传统行业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科技创业打破陈规,追求实效的制度优势。”甄彦杰说。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解江冰发现甄彦杰喜欢钻研金刚石车床的编程、操作以及加工工艺,这对于产品试制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公司给予了甄彦杰很大的学习空间。
后来,甄彦杰带头提出一定要通过技术攻关来解决晶体表面的“无瑕化”,以达到甚至超过国外产品的表面光洁度。他带领机加工和后续工序的业务骨干,调整技术参数和工艺,反复进行抛光实验,最终他们琢磨出了最佳工艺流程,使得人工晶体表面光洁度稳定地达到了国外产品的标准,大大提升了产品合格率。
“我们代表中国的眼科中国制造水平,我们的产品必须有超越国外同类产品的过硬质量,这需要有一大批像小甄这样具有‘工匠精神’的年轻人,这个工匠不是一门手艺吃一辈子,是不断学习,不断创造,不满足现状,不墨守陈规。”解江冰在为甄彦杰颁奖时说。
“作为一个加工人员能够参与或者独立从事到科研发明中来,这在很多传统企业中也是不可想象的。”甄彦杰说,在这方面公司秉承的原则是:谁提出原创的创新设想和独特的方法路径,就鼓励他成为这个创新的带头人,在专利署名上不论职级和学历高低,只考虑原创,不搞挂名,也不以简单工作量的多少来排序。
“学习永远在路上”,这是爱博诺德公司强调的企业文化。像甄彦杰这样钻研技术、敢于独创的年轻人在这里有了很大的创新空间。“民营科技企业的鼓励创新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创造力。”甄彦杰告诉,自己通过自考相继获得了大专和本科学历,公司对他的大部分学费给予报销。
爱博诺德相关负责人表示,能够让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一名技术型管理人才,不是有什么神奇的培训方法,而是创业的紧迫感让企业可以不拘一格大胆培养新人、信任新人,能够让员工短时间学习和操作到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在实践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