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号线上特别推出春节年俗动画《六月说过年》。
大家好,我是《农历》的主人公六月,应邀来到“1号线上”,隆重主持年俗节目,带您一起走进中国年!
今天是农历大年初一,六月在这儿给您拜年啦!祝鸡年大吉,万事如意!
要说拜年,首先得介绍一下祭祖。我们在年味儿一节中不是讲到面祭吗,今天就要配上用场了。许多地方,三更时分,就要祭祖了。一家老少先行盥洗,穿着礼服礼帽,或者换上新衣新帽,在供桌上摆好面祭等祭品,然后焚香点烛,向祖宗跪拜致祭。 接着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有祠堂的,一族人在祠堂集体进行,没有祠堂的,在自家中堂祖先遗像前进行。
一些地方在祭祀祖先前要到庙里抢头香。比如《农历》中,我们乔家上庄就是这样的。那场景,可叫壮观,想想看,在醉人的年味儿中,四面八方的人,打着灯笼,往一个地方汇聚,那是啥感觉。抢完头香,再回家祭祖。祭祖之后,三天之内,祠堂或中堂都是灯火长明,香烟不绝。
早饭之后,就要串村拜年了。
正如作家郭文斌在散文集《永远的乡愁》中所说,大年初一的拜大年,先从谁家开始,是有讲究的。不是说谁家有权有势就先去谁家,而是看谁辈分最高,平辈的话,就看谁最年长。无论穷富,无论性别。还有一点,只要人家设有祖先牌位,大年初一都要去上香的,即便两家是仇人。许多仇怨就是大年初一这天和解的。人家都能进门来,在祖先牌位前上香,在祖宗面前磕头,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原谅的,于是握手言和。再大的仇恨,如果这天你不去人家祖先牌位前上香,那全村人都会看不起你;假如你去了,他不让你进门,那全村人从此就会不进他家的门。正是基于这样的民间“条例”,大年成了一个天然的和事老,包括大年初二之后的“走亲戚”,除了体现孝敬、感恩等主题外,还是对乡村伦理的一种自然维护。
让六月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老味儿渐渐变淡了。除夕夜,人们都用手机拜年了。不知大家怎么想,六月还是更喜欢传统的拜年方式,因为再先进发达的技术也替代不了人本身的情感和温度。
对此,我特别赞同《永远的乡愁》中的这段话:
大年初一,儿孙们要很庄严地给祖父祖母和父母高堂磕头,那一刻,你会觉得不如此不足以表达对老人的祝福,当你而且只有当你的膝盖落在土地上的时候才能体验到那种恭敬和崇敬,才能体会到一种你站着或躺着时无法体会的感动和情义,因为那一刻你变成了一种接近于母体胎内的姿态。那本身就是一种孝的姿态,感恩的姿态。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1号线上”。“1号线上”是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宣传新媒体平台,由总编室宣传统筹部负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