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中国新闻来源:华龙网 2017年01月10日 15:2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蓝天白云下的重庆城。(资料图片)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碧空如洗,这是重庆市民的期盼,更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为之奋斗的目标。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指出: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要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一年来,重庆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为保护好三峡库区的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及重庆实施方案,坚持水、气、土壤、声等多要素系统治理、标本兼治,实行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多手段综合防治和多区域联防联控,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加快推进生态环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在重庆已从共识成为自觉行动。

  绿色发展 科学谋划

  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内在统一

  2016年,重庆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守“五个决不能”底线,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及差异化环境政策,严格执行产业禁投清单,超额完成总量减排任务,为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在经济保持良好增长的同时,重庆市把生态环保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环保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2%以上,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水平进一步提升。2016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1天,同比增加9天。重庆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出境断面水质总体优于入境断面水质,长江干流水质为优,长江支流水质总体优良,城乡饮用水源总体安全。重庆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

  2016年10月17日,重庆市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16年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全市环保产业所创造的产值高于同期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发展环保产业已经成为部分区县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措施。

  重庆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面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掌握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减少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依赖,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在此基础上,重庆市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市场化——

  资源与环境交易所已成为全市统一的污水、垃圾、废气排污权指标交易平台,完成交易额3亿多元。

  环保投资公司以PPP模式推进乡镇污水治理,获金融机构授信200亿元,推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实现投资集约化、建设规范化、运营专业化。

  环保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环保产业,已设立5支环保产业基金,储备项目规模50亿元,重点投向三峡库区重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重庆市建立环投网络公司,加快开发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全市一体化的环保物联网。通过“依托现有环保平台,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市场化方式,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探索国家平台与地方平台互联互通机制及市场化运营模式。通过集成共享数据资源,实现不同行政层级之间、不同领域之间、不同管理主体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提高环境监管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此外,重庆市还建立再生资源公司,激活市场配置环境资源的作用,推进资源充分利用。

  防污治污 修复生态

  按照生态环境系统实施综合治理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正逐步成为现实。

  重庆市云阳县盘龙街道活龙村位于长江岸边。过去,由于大量“开荒种田”,使不少地方土地裸露在外。如果从江中的行船上望去,一块块裸露的土地就像是一块块疤痕一样。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在当地的实施,如今,这些裸露的土地已被成片的果树覆盖,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当地村民刘孝林告诉记者,以前他家种了两亩土地,除开成本,每亩一年只有几百元收入;而现在,他家种植的170棵晚熟柑橘已开始挂果,按每株收柑橘20—25公斤,每公斤卖价2元计算,一年可收入近8000元。

  类似的场景在各地不断涌现。重庆市江北区对五宝镇长江滨江路采取乔灌花草结合的方式,高起点、高标准打造长江滨江路绿化示范带;涪陵区对原本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少的北山坪南坡实施绿化工程,共在北坪、永柱等4个村(居委会)栽植杂交竹、黄花槐、女贞等共计2500亩;奉节县持续推动“一江四河”流域、316公里库岸线的库周绿化带建设……

  据统计,2016年重庆市共完成营造林33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50万亩,封山育林93万亩,退化林修复95万亩,持续不断的造林绿化与森林抚育、森林经营,使我市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有效改善。

  不仅如此,重庆市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累计投入588亿元,实施6000余项重点工程与措施,集中力量系统治理。

  重庆市滚动实施城区湖库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乡镇污水处理等重点民生实事。2016年,56个湖库整治民生实事基本完成,累计实施整治项目8000余个,重点整治28条受污染支流,重现水清岸绿。

  去年,重庆市还完成了50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累计完成2700余个行政村整治,700余万人直接受益;完成了403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主体工程建设,累计建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237座,理顺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投、建、管、运”体制机制。

  高位推动 完善机制

  构建新型环境监管执法体系

  2016年11月24日至12月24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重庆,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在督察组进驻之前,2016年我市已实施5批次环保督察,排查出596个问题,并明确了整改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此期间,重庆市借助在全国率先实施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契机,积极构建新型环境监察体系,出台了《重庆市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实施方案》《重庆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重庆市环境保护督察办法(试行)》等。

  为了将环境监察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确保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落到实处,2016年,重庆市还出台了《重庆市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管理办法》《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重庆市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环保法规和工作方案。

  这些环保法规和工作方案,形成了以《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为核心、相关专项法规和政府规章为配套、地方环保标准为补充的环保法规制度体系。

  以环保法规制度体系为依托,重庆市不断构建和完善环境监管执法体系,加强环保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全市1020个乡镇全部设立了环保机构并配置专兼职环保工作人员3312人。目前,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形成市、区县、乡镇三级环境监管体系。

  2016年,重庆市进一步加强环保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建设,构建环保行政部门与公检法联席会议、案件移送、联合处置、信息共享、重大案件会商督办等联动机制。市高级人民法院、5个中级法院和5个区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对全市环境资源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实行跨区域集中管辖。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重庆市行政处罚环境违法案件2784件,处罚金1.56亿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65人,涉嫌犯罪49件。

  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实践证明,用好这个“杀手锏”,将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形成有力的保护,有力助推生态环境恢复,也将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坚实的保障。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