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李文模:长征中走出的“飞将军”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6年10月22日 08:5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初心,是80年前在顶风冒雪的烈火青春中铸成;初心,是80年来在无畏无惧的砥砺前行中继续。

  初心是长征的力量,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让他们谱写了一段雄壮的史诗。

  长征是对初心的守护,以血肉之躯保存下一粒革命的火种,播种下一颗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七个有故事的人,七段热血人生,却是一样的初心,一样的选择,一样的今生无悔。他们是长征的亲历者,他们是初心的守护神,他们是我们继续前行的擎灯人。

  ——编者

  人物介绍:

  李文模,10岁参加红军,是长征中最平凡的“红小鬼”。22岁进航校学习飞行,成为我军第一代飞行员;27岁入朝参战,驾驶战斗机打下世界头号强国的飞机,此后履立战功,是我国从长征中走出的有名的“飞将军”。

1

  10岁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在父母的呵护下嬉笑玩闹?在设备齐全的学堂里学习英语、电脑?还是在游乐场里与小朋友们玩游戏、过家家?

  80多年前,很多孩子的童年可没有如此幸福,他们或因战乱与父母骨肉分离,或因家境贫寒忍饥挨饿,或因革命需要背井离乡……1925年在四川阆中出生的李文模,就是其中之一。

  长征之于很多人是历史、是奇迹、是不可能完成的路程。但是对于这位亲身参加过长征的“红小鬼”来说,却是真真切切,融入血液里的,难以忘怀的岁月。

  80年光阴流逝,“红小鬼”变成了耄耋老将军,但是,“长征”始终没有远离过他的生活。他爱看长征的影视,爱讲长征的故事,爱读长征的书籍。

  “在长征之前,我只是家乡土洼洼里的一个不懂事的娃娃,是长征教会我懂得了什么是红心向党,彻底革命的崇高理想;什么是官兵一致,团结奋斗的精神品格;什么是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长征使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李文模无限遐想的回忆着。

  几经生死 步步惊心

  李文模5岁的时候,因家中贫苦,被卖给当地一个商户做养子。直到1934年秋,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阆中成立乡苏维埃政权,他才得以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参加乡儿童团。

  在乡儿童团成长的李文模鬼机灵,在一次放哨中,识破了一个化装成叫花子的敌军侦察员,截获了重要情报,由此被选入区儿童团。1935年4月,李文模因表现出色,被破格批准加入红军部队,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很多小红军头戴红星八角帽、身穿羊皮背心、背挎小马枪,模样威武神气,但是,实际中却不是这样。因为个头太小,很多小红军都是穿着不合身的衣服。李文模就是套着红军打土豪时缴获的一件女式花衣服做的袍子,双脚裹着破布在枪林弹雨中行走。

  抢渡大渡河,过铁索桥,李文模走得步步艰难。敌人不断反扑,远处枪炮声声,铁索桥只剩光溜溜铁链,伴着桥下汹涌的河水在摇晃。李文模心中害怕,幸亏两个战友一直前后护着他,给他添了不少勇气。前面的战士还解下自己的绑腿布,两条合一股,一头系在李文模的腰间,一头缠在自己的手腕上。

  到达河中心时,桥的摇晃幅度更大,李文模一脚踏空,直直向桥下坠去。前面的战士看到李文模踩空,一下子拉紧绑腿布,硬是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然后两名战士几乎是拎着李文模,走过了铁索桥。过桥以后,他们就自己追赶队伍去了。

  新中国建立后,李文模想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却杳无音信。他说:“如果不是这两个战友,我早就没命了。”

  有了战友的一路相护,李文模已不再那么害怕了。他觉得跟着红军队伍走,就是走向革命的胜利,再苦再累也有希望。

  爬雪山,越往上走,雪积得越深,李文模每一步,都深陷在积雪中。在刺骨的雪地里,单衣已不能御寒,高山缺氧又让人头晕目眩,有的战士摇摇晃晃,身子一歪,就湮没在雪中,再也没起来。

  李文模自己也走得头昏脑涨,突然,脚下一滑,就跌进了雪堆里,他想挣扎,想呼喊,但嘴巴却发不出声音。走在他后面的一个红军战士,看到石岩边的一个雪堆里,有个东西在动,就爬下去扒开雪堆,把小小的李文模挖了出来,拉着他走上山去。

  李文模第二次被战友救了,并在红军大哥哥的救助下,走过了夹金山,闯过了长征路上第二道天险。

  李文模也曾三过草地。1936年6月的一天,他随部队行进在草地中,突然乌云密布下起大冰雹,他拿面盆遮挡得慢了些,就被两个鸡蛋大的冰雹砸中头部。

  进入草地不久就断粮了,李文模吃草根,喝马尿,活嚼泥鳅。学着大人的模样,将脚上的牛皮鞋底和牛皮裤带(缴获的战利品)在火上烤软,掰成一小块一小块,吃一块喝上两缸子水。有时找到野菜和草根,就拿一块皮革一起煮来吃,就这样坚持走出了草地。

  立志云霄 战功赫赫

  长征路上,不仅有天险考验着人的意志,还有敌人的炮火和围剿。特别是天上的飞机,不断阻击、扫射。从那时开始,李文模知道了有飞机这样一个厉害的家伙。

  红军会宁会师后,李文模随红军大学到陕北定边县城。这里,也几乎天天有敌机侦察、袭扰。一阵狂轰滥炸之后,大批民房被炸毁,很多平民和战士惨死。李文模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当红军的飞行员飞上蓝天,为死难的战友和百姓报仇雪恨。”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成立航空学校,他再三申请赴航校学习,直到1948年底终如愿以偿。他成了我国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

·

  1950年底,李文模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朝作战期间,他曾率一个大队十二架飞机起飞拦截敌机群,打得敌机掉头逃窜。也曾亲自驾机,与敌机展开空中缠斗,击落一架美军战斗轰炸机,荣立战功。

  那一天,李文模带领僚机陈恒发现两架美军F-84战斗轰炸机。他迅速锁定敌机,连续三个点射,均被敌机规避。李文模在空中与敌军缠斗5分钟后,仅剩下4发炮弹。

  “就是同你机毁人亡,也要把你撞下来,绝不允许你把桥炸断!”危急之下,李文模迅速提前在0/4角度上,再次把敌机准确套入瞄准镜,用三门炮长连射,打中敌机。

  这一仗,保卫了清川江大桥的安全,李文模获得二等战功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三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各一枚。

  此后,李文模被调往华北空军十七师。1954年,全师归建海军航空兵,李文模随部队先后进驻上海大场机场、宁波机场、浙江黄岩路桥机场。配合陆军和海军舰艇部队,参加了解放东南沿海岛屿的所有战斗及炮击金门等战役。

  不忘初心 薪火相传

  1989年,李文模离休。但他始终不忘初心。他常向子女说起,长征日子虽然艰难无比,但是战士之间、官兵之间同甘共苦守望相助,人人心中有盏明灯。他这个才10岁的小红军,就是凭着跟共产党走、跟红军走的坚定信念,在首长和战友的关怀鼓励下一路成长,是红军这座革命的大熔炉锤炼了自己。

 1

  他对夫人和子女最基本的要求是:“认真、严谨、责任、总结”;最基本的准则是:“身教重于言教,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他从来不给孩子们讲他以前的战功,或者说他工作上怎么突出、怎么有成绩。也从来不对子女刻板说教,而代之以言传身教。

  李文模坚持学习,每天戴着老花镜、放大镜坚持读书、看报、做笔记。参加“百老讲师团”“百名将军看上海”等活动。他将长征精神薪火相传,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他的一举一动也为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点起了一盏明灯。

  (文/李珊珊)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