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人们在参观湖南省桑植县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本报记者 赵洪波摄/光明图片
【长征路·新故事】
“睡到半夜深,门口在过兵。婆婆坐起来,侧着耳朵听。不要茶水喝,又不扰百姓。只听脚板响,不听人作声。婆婆门缝看,原是贺龙军。媳妇快起来,门口挂盏灯。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军。”这是近日记者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采访时听到的一首民谣,唱的是红军路过此地时,优良作风赢得当地人民信赖与支持的故事。
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当年,贺龙在此用两把菜刀闹起革命,多位桑植儿女追随贺龙加入红军,献身于革命事业。据当地老人回忆,红军招兵时呈现出“招兵一千,只要一天,招兵一万,只要一转”的踊跃参军景象。当地群众还为红军补洗衣服,缝制布鞋,打草鞋,可谓“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在经过多次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之后,1935年11月19日,遵照中央指示,贺龙、任弼时等同志率领红二、六军团从桑植踏上了突围转移的征途。长征中,红二、六军团“启先声、承策应、担后卫”,为策应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战略转移,保全和壮大红军队伍,促成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和中国革命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红军与桑植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着滚烫的鱼水情。
“从1935年11月4日红二、六军团决定长征,到19日行军出发,时隔半个月,这一消息为当地老百姓所知,但国民党的军队全然不知,没有一人走漏风声,这说明群众真心拥护红军。”59岁的桑植县党史研究室主任科员向佐柏告诉记者,红军从桑植转移时,群众自发送行,场面十分感人。
作为革命老区的桑植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2.6%,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今,这片红色土地正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开启新征程。
桑植县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县、乡、村三级扶贫工作队伍,推动脱贫工作从人物督导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解决扶贫队伍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将扶贫资金使用权下放到乡镇,创建脱贫创业产业项目,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近年来,桑植县形成了蔬菜、烟叶、茶叶、油茶、大鲵、中药材六大优势产业。目前,桑植县全县发展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到6.17万亩,茶叶种植面积5万亩,林业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6万亩,农业正从低端粗放型走向规模化、产业化。
通过资金扶持,桑植县还积极发展电商,建立了“大美桑植”农产品交易平台和“桑植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其中,“大美桑植”交易额已达100多万元。
在桑植县洪家关乡,贺龙桥上游人如织。不少人慕名而来,缅怀贺龙元帅的光辉事迹。在贺龙故居的练功房里,三五成群的孩子们鼓足力气摆弄着沉重的石墩,欢声笑语尽显桑植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桑植县旅游服务业正在迅猛发展,成为脱贫攻坚的一大助力——
贺龙纪念馆晋升国家4A景区,洪家关旅游区开园迎客,西线旅游开发顺利推进……2015年,桑植县旅游接待355.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7.08亿元。
产业扶贫,绿色发展。桑植县正在脱贫攻坚的跑道上大步前进。据该县扶贫办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桑植县已完成减贫任务840户2731人,占年度任务的10.2%,避免了年底一次性脱贫、假脱贫、数字脱贫。
离开桑植前,贺龙元帅的堂侄贺学舜老人捧着厚厚的手稿告诉记者,他正在编撰的这本书名叫“红色守望”,讲述的是贺氏家族72位妇女为参加革命的丈夫守节的故事。在贺学舜看来,战争年代,她们守望的不仅是丈夫,更是守望革命,守望未来。如今,“红色守望”仍在桑植这片土地上延续,脱贫攻坚的胜利也必将到来。(本报记者 刘坤 龙军)